我市多举措打造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皖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12 08:32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近日,我市成功获批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标志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迈入了新阶段。近年来,为夯实创新根基,我市从强化主体、搭建载体、畅通渠道、优化环境四方面发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在“强主体”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四年增长超30%,2024年末总数达885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720家,增速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应流航源跻身安徽省科技领军企业行列。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30.9亿元,同比增长15.1%,研发投入强度1.46%,创新“硬核”不断增强。“搭载体”方面,产学研合作与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我市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大学等共建安徽工研院六安院等院地合作平台,拥有省级研发平台151家。金安区与上海松江区共建六松现代产业园,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18个园区建立合作,创新“朋友圈”持续扩大。

同时,“畅渠道”为创新成果转化提速。我市建成安徽科技大市场首个市级分市场,已开展技术对接服务112场次,挖掘企业技术需求95项,推送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45个;举办7场安徽“双创汇”走进六安活动,签约项目47个,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优环境”为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我市推出“研发贷”“研发保”等科技金融产品,截至目前,“研发保”保障金额3650万元,“研发贷”放贷6069万元;设立总规模1亿元的市科创种子基金,有效解决“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