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29
15:46浏览量:
六安是农业大市,物产丰富,素称江淮粮仓、白鹅王国、茶药宝库、丝绸之府、水电之乡。六安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粮、油、麻、栗、茶、茧、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产量居安徽省前列,2011年农业总产值32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43元。基本形成了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生猪、家禽、水产品、茧丝绸、油茶、六安大麻、中药材、草竹柳编等一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3家,省级59家,市级266家,2011年农产品加工产值358亿元。全市已通过申报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57个,绿色食品119个,有机食品56个。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皖西白鹅获批国家证明商标,霍山石斛、六安瓜片、霍邱柳编、迎驾贡酒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30个,26种农产品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称号。全市有农副产品出口实绩的加工企业40多家,创汇超过2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0%左右,出口企业涉及草竹柳编、羽绒、茧丝绸、果菜、水产、茶叶等行业。

六安霍邱秋稻喜获丰收
粮食:2011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53万亩,总产475.1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为629.6万亩,总产332.9万吨;小麦种植面积379.2万亩,总产119.9万吨;玉米种植面积37.2万亩,产量10.8万吨。目前优质稻、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分别达到600万亩和330万亩,“十二五”期间将分别扩大到650万亩和400万亩,占总面积90%左右。全市有三个国家商品粮生产县,商品粮率在40%以上,其中霍邱县是全国十大粮食生产标兵县。
油料:2011年全市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1.6万亩,总产量15.6万吨,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115万亩,产量12.4万吨;花生播种面积12.3万亩,产量2.83万吨;芝麻播种面积4.3万亩,产量0.34万吨。全市有优质油料作物种植基地100多万亩,双低油菜已列入全国优质农产品布局,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
蔬菜:201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139.5万亩,总产量129.4万吨,产值39亿元。其中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和食用菌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形成了沿淮反季节蔬菜、城郊速生菜、大别山区食用菌和高山菜、圩湖地区水生蔬菜和出口创汇菜五大蔬菜基地。外销蔬菜量占总量的30%以上。已创建省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面积60万亩,培育了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30个。

茶叶:六安市是安徽省两个主要茶叶产区之一,全市现有茶叶种植面积50万亩,2011年茶叶产量达1.64万吨,茶叶产值9.64亿元。全市名优茶比重高达60%以上,其中六安瓜片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获得了首届中国茶博会“茶王”称号,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选为办公用茶和接待外宾用茶。另外还有霍山黄芽、金寨翠眉、舒城兰花、华山银毫等知名品牌。六安茶叶90%分布在金寨、霍山、舒城三个山区县,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茶业集散地,打入了国内外5000多家商场。“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和有机茶基地的建设,无公害茶叶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有机茶6万亩。
畜牧:2011年全市肉、蛋总产分别为49.3万吨、13.5万吨,畜牧业产值126.2亿元。年出栏肉猪381.5万头,家禽9142万只,牛存栏18.5万头,羊饲养量128.8万只,六安是安徽省生猪重点发展的江淮优势产区,已列入安徽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家畜优良地方品种有寿霍黑猪、大别山黄牛、淮山羊等。家禽优良地方品种有皖西白鹅、霍固麻黄鸡等,皖西白鹅具有生长发育快、体型大、肉味鲜美、羽绒朵大纯白等特点,享有“世界羽绒之最”的美称,年饲养量达1490多万只。六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集散地,羽绒加工业初具规模,拥有一定规模的羽绒加工企业25家,年出口创汇超过1亿美元。

首届中国国际羽绒节在六安市隆重举行
水产品:全市可养水面160万亩,优质水产品养殖水面60万亩,2011年水产品总产量27.6万吨,名优水产品12万吨以上,现已形成了以大别山五大水库为主体的优质鲢鳙、河蟹、沟鲶、鳗鱼生产基地,以沿淮湖泊为主体的河蟹、河蚬、银鱼、青虾、龙虾、黑鱼、田螺等创汇渔业生产基地和以精养鱼塘为主体的鲫、鲂、鳜、鳖、鳝等名优水产品生产基地。六安水质优良,水域广阔,已成为安徽省有机水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万佛湖系列水产品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通过国家环保局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全国第二、安徽第一的有机鱼生产品牌,其鲢鳙鱼全部定向配送到上海等大中城市。除万佛湖品牌外,还有响洪甸牌、天堂湾牌、安丰塘牌、望湖牌等10多个渔业品牌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证,六安优质水产品深受城市高端消费者欢迎。
茧丝绸:2011年全市有桑园20万亩,蚕茧产量5296吨,白厂丝产量1000吨。六安是我国桑蚕茧的传统产区之一,“十二五”期间,将扩建优质桑蚕基地10万亩,全面推进茧丝绸一体化经营。六安茧丝质量优良,产品大量出口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其中“源牌”白厂丝获“安徽省名牌产品”,“中国质量达标放心品牌”等称号,“雪珂”牌真丝织服装被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评为“中国丝绸推荐品牌”。
经济林果:六安市现有板栗生产基地75万亩,油茶生产基地35万亩,2011年板栗产量55000吨,油茶籽产量11000吨。另外山核桃、油桐籽、松脂、生漆、竹笋干的产量也具有一定规模。
麻类:六安一直是我国重要麻产地和销售集散地,有"中国麻都"之称,2011年全市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20221吨,其中黄红麻10000吨,苎麻500吨,六安大麻6500吨。六安大麻是著名的地方特色品种,具有条杆长、色泽柔和、纤维质量好、麻皮薄、胶质含量低、易于脱胶等特点,适合魁麻种植的土地面积达30万亩,六安适合种植大麻面积达30万亩。
中药材:六安素有“西山药库”之称,境内有中药材1866种,总蕴藏量约2亿公斤。201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万亩,产量约350万公斤,野生药材收购量达500万公斤。药材品种有茯苓、天麻、丹参、皖贝母、金银花、绞股蓝、荫风轮、百合、杜仲、厚朴、莘荑花、火麻仁、灵芝、霍山石斛等上百种;引种品种有西洋参、玄参、白术、生地、薏苡、日本三岛柴胡等数十种;野生收购品种有野菊花、断血流、葛根、夏枯草、鱼腥草、枣皮、虎杖等百余种。名贵药材品种有霍山石斛、茯苓和皖贝母。霍山石斛一直被认为是石斛药材中的珍品,仅产于六安市霍山、金寨深山区,其价格在东南亚市场上堪比黄金,素有“千金草”和“软黄金”之称。目前霍山石斛人工繁育技术已取得突破,人工栽培示范基地逐年扩大。茯苓自古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皖贝母则是安徽省独有的名贵药材品种。

六安柳编
草竹柳编:六安现有毛竹种植面积70万亩,年产毛竹近亿根,年加工产值8亿元;已建立了席草种植基地6万亩,年产值6亿元;杞柳生产基地12万亩,年总产值9亿元。草竹柳编制品已成为六安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出口创汇超过1.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