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上线培训会
为认真贯彻中央、省稳大盘、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7月1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上线培训会。各县区营商办、数管局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市直有关单位分管领导及经办人参会。会上通报了“免申即享”工作整体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平台建设方就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功能和使用操作进行演示及培训。
会议指出,今年5月以来,我市在借鉴外地经验基础上,按照“121”总体思路,即搭建一个免申即享平台;建立“两库”即政策条件库与市场主体库;优化一套流程,将原来“申请、受理、审核、提交收款材料、核拨、拨付”6大流程精简为“数据比对、意愿确认、拨付到账”3个环节申请,惠企资金企业“一键领取”,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攻坚会战,取得了初步成效,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目前 ,市场主体库总数403820家,其中企业118228家,目前“免申即享”平台已汇聚市场监管等政务数据、水、气等社会数据245.2万条,上线“免申即享”政策63条,平台累计发放各类奖补资金3166.61万元、惠及企业1510家。
会议强调,免申即享平台投入运行后,一是必须用。此项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都有明确要求,要精简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企业有呼声,改变过去层层申报、部门审批的繁琐流程,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办事率。二是习惯用。“免申即享”平台刚投入运行,从开始到熟悉使用有一个过程,各地各部门要逐渐适应新事物的发展,突破创新,敢于接受新事物。三是要会用。通过培训各地各部门要快速掌握平台操作要领和操作流程,把握“121”总体工作思路,抓住关键环节,尽快让免申即享平台成为我们工作的得力助手。四是优化指标。树立底线思维,排查风险隐患,优化提升18项营商环境指标,对标对表,确保在全省争先进位。
会议要求,一是全面启动平台。即日起,各部门要全面启动免申即享平台,大力推广应用,压实责任,落实专人,各司其责,对本部门政策进行更新和维护。各县区要按照市里工作模式,进行政策颗粒化和数据归集等工作,及时通过平台接口运营县区模块。二是加强部门协同。“免申即享”是个系统工作,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明确职责,特别是政策兑现所属部门,承担资金兑现牵头作用,要严格按照“免申即享”工作流程要求,让惠企资金快速兑现。平台建设方要实时做好平台运维工作。三是巩固完善提高。“两库”即政策条件库、市场主体库是基础,政策与数据具有动态性,需要坚持长期实时更新。各地各部门要及时调整政策项目并进行颗粒化梳理,主动提供市场主体库数据,为大数据比对、资金兑现提供基础支撑。四是严格工作督促。所有“免申即享”惠企政策资金一律从“免申即享”平台走,由各部门发起与办结,市、县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市营商办将会同市数管局定期通报各地各部门“免申即享”运行情况,此项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县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和市直机关效能考核。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