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紧盯指标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以“企业开办及注销”“市场监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3项营商环境指标全面提升为重点,坚持问题导向、任务导向,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开透明的监管环境,奋力推动全区市场监管事业再上新台阶,全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安徽酷豆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场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并针对具体业务问题答疑解惑。据了解,该企业前期通过参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需精准对接会,取得了1000万元贷款,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方面,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鼓励全区企业发明创造,挖掘专利,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激发了金融资本与创新主体深度融合。积极申报培育了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5家贯标企业;组织了由银行和20多家企业参加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需精准对接会,现场签订质押融资意向书,促成银企合作,帮助企业把知识产权有效转化为金融资产。
在市场监管方面,区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将“一业一查”作为推进跨部门双随机监管的基本模式,印发了《“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方案》,制定金安区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紧密结合,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让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持续创优营商环境。
据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刘学军介绍,今年以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一改两为”会议精神,立足市场监管职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先行一步抓改革。在全市率先开展了“照证注销联办”改革,实现多领域行政许可事项“一次办、马上办”。二是创新发展提服务。在金开区建成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创立金安区知识产权融资项目数据库,促进政、企、银三方质押融资供需精准对接,成立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奖励机制,“全方位”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三是信用赋能优监管。探索新兴产业包容期“守信免查”,落实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抽查针对性,做到对企业“无事不扰”;加大信用修复力度,助推失信主体重塑良好信用,以信用“赋能”企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