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四送一服”下功夫出实效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金安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深做实“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得到了企业好评。
在包联走访上下功夫。金安区一直把服务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今年根据全区“四送一服”工作部署,安排394名各级领导干部包联企业(项目)494家。坚持企业需求为导向,如安排区生态部门包联对生态需求较高的安徽中久润滑油公司,安排区人社部门包联用工需求大的安徽工美服装公司等等。坚持走访为基础。今年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开展疫情防控“四个一”走访、汛期走访、服务业大走访及常态化走访企业共3600余次。各地各单位主要领导带头包联企业,深入企业现场采取集中座谈、走访调研等方式,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准确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现状,了解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广泛征求企业对政府职能的意见和建议,为制订、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全年累计收集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742条。
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有了企业所需的摸底清单,服务企业就有了努力方向。“办理不动产权证需要的一系列材料仅仅用了3天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区‘四送一服’办先后带领自然资源、消防、住建等部门上门帮我们完善资料,提出整改意见,后又亲自带我们去不动产权中心协调办证,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鼎瀚建筑材料公司总经理丁大伟深有体会地说。
对企业提出的具体困难与问题,金安区企业包联单位积极作为,能解决的迅速解决;不在职责范围内但应该解决的,及时向区“四送一服”办反映,转办相关职能部门;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认真做好解释说明。这样的服务态度得到了企业的称赞。六安新宇包装公司办公室主任彭文仪说:“金安区包联单位领导经常带队到现场了解企业需求,并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所反映问题快的话两天就解决了。无法立即解决的,区“四送一服”办也会及时告知协调进度和对问题解决情况进行答复。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全年下来,金安区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达724件,办结率高达98%。针对企业反映较为集中的融资难问题,通过税融通、新型政银担、专项再贷款、复工复产贷等帮助企业解决各类融资14.2亿元。召开2场徽商银行专场对接会,为吉宝建材等7家企业办理纯信用贷款1525万元。不断扩大担保接续资金规模(已达5800万元),为38家企业办理过桥接续3.1亿元。
在服务上下功夫。金安区积极当好企业服务员,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落地生根,快速发展。安徽酷豆丁科技公司是城北现代产业园的一家龙头企业,作为一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拥有员工一千多人,主要从事童车童床外贸出口。“金安区出台了一系列企业扶持政策,单从外贸出口、科技投入、技术改造等方面就给了我们130余万的奖补资金,极大地激发了酷豆丁的发展动力。”该公司财务总监王帮林说。
为解决企业用工问题,金安区不断拓宽思路。安徽工美服装公司是辖区内大型服装生产企业,用工需求大,今年年初响应政府“退二进三”工作要求,从市区搬迁至金安经济开发区,原有工人大量流失,用工难题急需解决。包联单位区人社局得知信息后,结合企业搬迁后位于多所学校附近的优势区位,积极协调区教育局,联合各学校,积极向各陪读家长宣传该公司招聘信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近200名。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金安区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专家们带来的技术和经验高度契合企业发展需要,如同一场及时雨,解决了企业的很多问题。譬如指导环友科技有限公司解决硬质合金刀具表面真空涂层处理技术,帮助丰乐源油茶基地解决“花而不实”的怪现场,全年下来金安区邀请合工大、安大、安农大、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副教授级别以上专家103人次,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厂房车间,开展现场指导223场、技术交流166场,培训专业人员4226人次,把最新的技术快速推广到各行各业。
为培养专业人才,金安区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今年金安区为帮助我们解决专业人才下了大功夫,帮助我们对接六安技师学院和六安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解决专业人才需求,邀请专业教师深入车间,开展现场‘带教’活动,为我们解决人才定制化需求,又帮助开设专班,成建制培训。”人和智能总经理张元山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激动地说到。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区已有5家高新企业与高校院所签署了校企业合作协议,大大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的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