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四链融合打造区域科创高地
金安经济开发区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 “培育主体—汇聚资源—优化生态” 全链条创新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2024 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30 家、专精特新企业 17 家,规上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88%,科技创新势能持续释放。
培育创新主体,激活科创 “动力引擎”。构建 “分层培育、精准滴灌” 企业成长体系,建立 “初创企业—规上企业—高新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梯度培育库,2024 年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 30.93%、24.64%。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明天氢能、格恩半导体等行业领军企业承担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在燃料电池、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突破一批 “卡脖子” 技术。鼓励豪斯特、正阳机械等企业建设省级研发平台,联合工研院六安院、中科大等打造 “映山红” 双创学院,开展创新知识讲座 20 余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汇聚创新资源,厚植科创 “发展沃土”。建立 “三库一平台” 资源整合机制:科企培育库收纳格恩半导体等 35 家潜力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技术供需对接库收集 18 家企业 26 条技术需求,成功对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科技攻关项目储备库储备半导体材料、智能装备等领域战略项目 19 个。开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19 家企业共享电镜、X-Ray 探伤仪等 99 台设备,设备原值超 2000 万元,实现创新资源高效共享。
优化创新生态,筑牢科创 “生态根基”。工研院六安院牵头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已招引科技项目 29 个。六安市软件园聚焦工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六松数字化平台对接 G60 科创走廊资源,为正阳机械等 8 家企业搭建高校合作桥梁,促成与浙江大学、东华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2024 年组织长三角产学研对接活动 6 次,签订技术合作协议 12 项,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