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四”举措实现招投标“闭环管理”助推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创优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该县在提升效率上想办法,在改进服务上谋思路,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公平公开的招投标市场环境,助推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推进服务流程精简化。实现招投标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全流程电子化率100%,现场办事频次压缩至0次,确保业务办理“零跑腿”,极大提高办事便利度。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制定标准化服务细则,构建和完善形式直观、易看易懂的办理流程。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坚决落实一次性告知制和首问负责制,为市场主体办事提供清晰指引。推广“集成服务”,在六安市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平台“一站式综合服务”栏集中发布20项高频事项办事指南并附咨询方式和在线办理网址,确保实现“一窗通办”“全程网办”“一点就能办”。
推进市场竞争有序化。加强招标文件全流程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截至目前,开展4次“双随机、一公开”县级交叉互查和部门自查,检查项目134个;利用“交易文件在线检”“关键字检索”等智能化手段,对招标文件中可能存在的隐形壁垒和设置不合理条件等问题进行筛查,对136个项目进行了“交易文件在线检”,对46个可疑字段进行研判分析,发现问题12个,均已整改到位。 引导、鼓励招标人不以企业业绩、奖项作为评审条件,保证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该类项目达102个,占比71.32%;预留不少于40%份额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中小企业中标金额达32.55亿元,占比79.41%;推行中小企业全免除投标保证金制度,共有5个项目对中小企业免除投标保证金,实际免除1690万元,免除率57.76%。
推进投标成本最小化。规范招标代理费的收取,原则上收取限额不得超过收费标准的70%。招标文件免费向市场主体提供,交易平台全面免收交易服务费用。持续压缩制度成本。全面推行以保证保险、保函等非现金形式递交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鼓励招标人对中标人免除质量保证金,对已经采用现金缴纳的,企业以保证保险、保函进行置换,招标人不得拒绝。积极对接县内各大银行、担保机构,确保市场主体办得到、办的快、成本低。截至目前共为市场主体减少资金占用投标保证金约8.94亿元,履约保证金约5700万元,质量保证金约7100万元。全面推行在线投标、开标,为企业降本增效。交易过程由“线上办”升级为“掌上办”,CA全省“一证通用”,市场主体无需重复注册。督促招标人及时发放中标通知书,不得设置任何前置环节。截至目前,实现在线投标、开标项目共134个。
推进交易市场诚信化。持续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水平。信用信息采取统一集中发布方式,实现信用信息及时、完整、全量归集公开、共享。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加强与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工作联动,招投标监管信息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的标准之一。截至目前,共与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工作联动5次,移交问题1个。建立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共对4家招标代理机构、1家投标人、5位评标专家进行了信用惩戒。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全面运用,信用等级越高中标概率越大,倒逼企业诚信履约。截至目前,信用评价结果在该县108个项目中运用,房建市政以及水利项目AAA级企业中标48个,交通项目AA级企业中标13个,高信用等级企业中标占比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