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加快知识产权建设助力营商软环境持续优化
日前,舒城县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标志着全县知识产权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截至目前,全县知识产权创造量增长势头强劲,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35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9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87,近三年年均增长120%。新增注册商标921件,有效商标注册拥有量达8706件,有效商标拥有量年均增长20%。知识产权效益大幅提升,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成效斐然,全县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5笔,融资金额达8320万元,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一是育主体,壮大创新原动力。把知识产权工作放在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中谋划,持之以恒实施知识产权强县战略。强化政策引领,先后出台《舒城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激励政策,将知识产权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6家,打造了一支280余人组成的知识产权专员队伍。
二是创品牌,开拓发展新路径。把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作为推动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帮扶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制定《舒城县“十四五”地理标志产品培育计划》,建立特色农产品培育库和乡村地理标志培育库,组织开展“进田头、进企业、进农户”活动,每年走访企业达200余家。采取培育、申报、使用、管理阶梯式发展模式,挖掘地域特色产品。截至目前,全县共拥有舒城小兰花、舒城山茶油、舒城薄壳山核桃、舒城油桐、舒城茶油等地标产品5个,舒城小兰花、舒城山茶油、舒城县童车童床等商标品牌示范基地3个,做到“用好一件地理标志,打造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有效提升本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是强运用,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大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导航,推动企业开展“产学研”有机融合活动。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动力电池储能装置及新能源车辆(专利号ZL201921532037.3)专利,成功应用到储能产品中,助力实现年销售额3000余万元。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手机玻璃后盖的成果转化中实现273614.22万元营业额的成绩。同时高价值培育行动持续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数据库已初步建立,今年以来,PCT国际专利获批2件,新申请3件。全县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参加市级高价值专利项目培育评选,舒城县经济开发区被省知识产权局列为省专利导航建设基地。
四是建机制,强化系统保护力。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以专项整治为载体,依法履职,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1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1个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1个,商标品牌指导站3个。截至目前,接受知识产权类投诉、咨询、举报等131起,开展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1起,帮助企业向国家商标局提起商标权维权申诉(恶意注册)3起,办理知识产权案件35起,较好地维护了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