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浏览次数: 征集单位:市经信局 征集时间:[ 2023-01-29 00:00 ] 至 [ 2023-02-28 00:00 ] 状态:已结束
  • 征集公告
  • 征集渠道
  • 网络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其他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
  • 文件
  • 解读

按照市政府要求,市经信局代草拟了《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全市政府网站意见征集平台”(http://yjzjk.luan.gov.cn/yjzjk/index.html)或六安市经信局网站“征集调查”栏目(http://jxj.luan.gov.cn/hdjl/yjzj/index.html)留言;

2.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六安市行政中心7号楼2楼市经信局综合法规科。来信请注明“《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字样。 

3.形成书面材料签字或盖章传真至3379211。

4.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ahlajxj@163.com

联系电话:3379895。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2月28日。

附:《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docx


关于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情况汇报


 

一、起草背景和过程

202212月底,市经信局启动《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起草20231市委出台《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决定性工程实施方案》,我局围绕决定性工程关于工业发展五年规划目标,结合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细化2023年度具体目标任务,形成《要点》初稿。经征求各县区、市直相关单位意见,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要点》征求意见稿。

、主要内容

《要点》征求意见稿聚焦2023年工业经济重点工作任务,谋划实施十大行动,每个行动细化若干措施,明确责任单位,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主要目标。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

(二)主要任务一是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实施“3310”产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铁基钼基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培育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体系。二是实施工业项目积树成林提速扩量行动。坚持不懈栽工业项目之树,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招引力度,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项目占比,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速项目签约落地,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投产50个以上。根据项目投资总规模,探索设置建设周期要求,提高项目建设管理精细度。三是实施工业企业老树发新干改造覆盖行动。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技改项目400个。四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引育行动。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优质企业梯队。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380,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380户、10亿元企业突破30五是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聚焦企业、聚焦产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快融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5%以上培育三首产品5个左右。六是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夯实质量基础,加快产品升级,打造质量品牌,培育经济发展质量新优势。七是实施降本增效行动。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企业家分类短训工程,持续提高行业及企业效益水平,增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八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加强产业和园区对接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促成一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项目推动产业链接合肥,持续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打造长三角、合肥产业配套基地。做强园区平台,大力实施“1310”行动计划和开发区三年倍增计划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九是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进一步健全运行监测、助企纾困等长效机制夯实工业经济运行基础,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十是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赶超发展激励机制评比,持续开展工业和民营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园、先进企业、重大和突出贡献企业家考评表彰。优化企业服务,加大资金、土地、人才、产能等要素保障。





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征求意见稿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开发区创新升级、双招双引三位一体决定性工程,紧盯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以工业主引擎牵引经济加速度,推动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

一、育强主导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产业,加强六安高端装备制造基础零部件基地建设,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金诚储能、科大国创动力电池、晖煌材料等项目,力争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增长15%(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为落实主体,以下不再列出)。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春兴精工5G通讯科技产业园、舒城县智慧电子小镇、格恩半导体、天通5G软磁新材料等项目,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10%(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升级铁基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张庄铁矿超级铁精粉生产线技改、中晟年产150万吨球团项目、刘寺铁矿年产300万吨铁矿石等项目,力争铁基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5%(市经信局)。做优食品健康产业,加快推进临水玉泉工业园技改九信中药健康产业园西商现代农业食品产业园等项目,力争食品健康产业产值增长10%(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提升新型建材产业,加快推进优胜美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中钢联高新金属复合材料大自然智能家居等项目,力争新型建材产业产值增长10%(市住建局、市经信局)。

二、培育优质企业。持续开展规模工业企业递次纳规行动,完善项目入库纳统、企业升规入统机制着力育强产业龙头,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40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380户、10亿元企业突破30(市经信局)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库,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左右,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左右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造创新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40家左右(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三、强化项目支撑。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双招双引攻坚行动,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力度,进一步提高制造业项目占比,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个,其中5亿元以上**个,10亿元以上**个,50亿元以上**100亿元以上**个,招商引资合同项目中制造业项目数占比不低于**%(市投创中心)锲而不舍推进重点工业项目积树成林工程,推动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项目集聚,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投产50个以上,每个县区争取落地50亿元工业项目1个(市经信局)。深入推进规模工业企业老树新干工程,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持续优化工业存量,力争实施技改项目400,亿元以上技改项目80(市经信局)。

加快数字赋能实施智改数转诊断行动,依托“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诊断,力争实施入企诊断服务100家以上。树立数字化改造样本,力争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4个,建设省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个,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台,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10个以上。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整体数字化转型,力争建设数字化改造区域样本1个。促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普及,组织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交流和对接活动10次以上,推动企业上云”200家。大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辐射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力争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市经信局)。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运营商、服务商,推进六安电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立方数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市发改委)

五、加速创新转化。推深做实“攀亲结缘”工程,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推动安徽工研院六安院创新发展,引入第三批创新创业团队(市科技局)。加快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建设,建好建强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分市场(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5%以上,通过认定高企70家,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8%(市科技局、市经信局)。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应用,力争培育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三首产品5左右(市经信局)。

六、提升品质品牌。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制造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以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左右(市市场监管局)。完善以定标率、贯标率、达标率、首检合格率为基础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认定标准化示范企业2家左右(市市场监管局)扎实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借助“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视宣传、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力争培育省级消费品三品示范企业2创建制造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4(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落实“安徽工业精品”提升行动,力争培育省级新产品10个、安徽工业精品5个(市经信局)。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力争培育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0个左右、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左右,争创省级示范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和信息消费创新产品(市经信局)。

七、做强园区平台。瞄准开发区工业发展主平台定位,大力实施“1310”行动计划和开发区三年倍增计划,力争1-2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前列,3-4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前60名,8个开发区全部进入全省前100名。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促进连片集聚建设,预留移区扩区空间。适当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容积率,严控单层厂房建设。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推深做实六安高新区、霍山开发区、叶集开发区管委会+公司试点(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委编办)。

八、推进融长入圈。推动产业链接合肥,持续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深度对接合肥整车企业、核心配套企业,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启动建设合六(金安)市际合作园区(市发改委、市投创中心、市经信局)。推深做实合霍现代产业园合作共建(市发改委)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六安产品与上海市场、六安资源与上海资本、六安制造与上海创造精准对接,谋划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引领项目(市发改委)。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科技资源,开展飞地”“反飞地合作,搭建科技成果异地孵化平台(市科技局)推进上海—皖北帮扶合作,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市发改委)

九、壮大孵化平台。持续开展小微企业园认定、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引导全市小微企业园明确产业定位,强化小微企业园企业培育孵化功能,鼓励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配套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力争全年小微企业园新建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新入驻小微企业200家以上(市经信局)。加强孵化载体建设,指导六安大学科技园等争创国家级孵化器,重点提升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新增入驻企业数众创空间入驻企业数量,力争全年新备案市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5家。

十、深化亩均改革。一步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完善评价办法,拓展评价范围全面推开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制定亩均效益领跑者评选办法,发布亩均效益领跑者名单。持续扩大亩均英雄贷覆盖面,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加强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落实用地、用能、创新要素与亩均效益挂钩政策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0%以上(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税务局、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六安银保监分局)

十一、推进绿色制造。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开展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实施差别化用能政策,保障高质量发展项目用能需求(市发改委)加强园区企业节能审查,用好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成果,实施“一企一策”,挖掘节能潜力(市发改委)。推动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绿色产品2个、绿色园区1个、省市级绿色工厂10个(市经信局)。

十二、优化企业服务。推深做实千名干部联万企行动,深入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活动,加大企业诉求收办力度,完善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分办、交办机制,着力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市营商办)围绕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依托“羚羊”皋企吹哨平台,推动产业配套供需对接,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市经信局)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建立市企业家活动中心,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沙龙”活动。持续实施企业家分类短训工程,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新徽商培训工程,加大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力度,力争开展企业家培训20场以上,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管2000人次以上(市经信局)

、推动提质降本。贯彻落实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制造业提质降本若干措施,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降低企业用能、用水、用地、用工及物流成本。加强统筹协调指导力度,强化工业企业成本常态化监测,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大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治理力度,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对无分歧欠款发现一起清偿一起。

、加大要素支持。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加快涉企资金拨付进度,助力企业纾困发展(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更新调整工业基准地价,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出让起始价,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供地方式,降低用地成本(市自然资源局)。持续深化标准地改革,力争市开发区新工业用地100%实行标准地供地(市发改委)加大土地使用税征缴力度加快清理处置工业闲置低效土地(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局)推动铸造产能有序退出,加快落后铸造产能退出,严格新上项目把关,不断提高铸造产能利用效率(市经信局)大力实施技工强市计划,深入推进“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着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市人社局)。

、加强运行监测。持续开展工业经济运行筑基行动,完善用电、税收、信贷投放、公路运输周转量、能耗等数据共享和会商研判机制,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市经信局、市税务局、六安供电公司、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市交通局、市发改委强化市县两级重点企业梯次监测机制,市级监测百强企业产值、用电、税收、利润情况县级监测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运行情况(市经信局、各县区)。开展临规企业负增长企业纾困帮扶,加强负增长企业成长性预警(市经信局、各县区)深化“僵尸企业”处置,强化府院协调联动,加快存量资源盘活(市经信局、市法院、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

十六、强化激励引导。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开展工业和民营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园、先进企业、重大和突出贡献企业家考评表彰进一步浓厚重工强工氛围市经信局开展工业“赛马”,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赶超发展激励机制评比,按照月度监测、季度小考、年度大考的方式,将考评前3名的县区作为激励对象,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激励引导(市经信局、市财政局)。设立季度“工业发展先进县(区)流动红旗”、“工业发展落后县(区)流动绿旗”,年度“工业发展先进县区”、“工业发展落后县区”、“工业发展速度最快奖”,在资金、土地、能耗、排放、铸造产能等要素上给予支持,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凝聚发展工业经济的有效合力(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

网络渠道发表意见

电话渠道
0564-3379895
来信来访渠道
六安市行政中心7号楼2楼市经信局综合法规科

其他渠道意见及采纳情况

2023129日,我单位对《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征求意见,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38条,其中采纳26条,部分采纳4条,未采纳8条。采纳与否的理由见下表。
序号 反馈单位 反馈意见 采纳情况及原因
1 霍邱县 ①第一条育强主导产业中:升级铁基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张庄铁矿超级铁精粉生产线技改、中晟年产150万吨球团项目、刘寺铁矿年产300万吨铁矿石等项目,力争铁基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5%(市经信局)。因涉及供地需求,建议责任单位加上市自然资源局。 ①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2 ②第四条加快数字赋能中:大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辐射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力争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建议修改为力争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辐射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力争培育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 ②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3 ③第十二条优化企业服务中: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建立市企业家活动中心,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沙龙活动。建议加上指导县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相关活动 ③未采纳。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指导在日常工作中。
4 ④建议把推进霍邱铁矿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列入要点。 ④未采纳。该项工作已列入国家和省定期调度清单,要点不再列出。
5 市发改委 ①第3页四、加快数字赋能中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运营商、服务商,推进六安电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立方数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市发改委),建议责任单位增加市经信局,修改后为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运营商、服务商,推进六安电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立方数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①采纳。表述更准确。
6 ②第5页八、推进融长入圈中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六安产品与上海市场、六安资源与上海资本、六安制造与上海创造精准对接,谋划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引领项目(市发改委),建议修改为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六安资源与上海企业、六安制造与上海研发、六安产品与上海市场、六安基地与上海总部精准对接,谋划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引领项目(市发改委)推进上海皖北帮扶合作,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市发改委),建议修改为推进与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市发改委) ②采纳。表述更准确。
7 ③第6页十、深化亩均改革中无发改委职责,建议责任单位中删除市发改委。 ③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8 ④在一、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2.发展铁基钼基材料产业中,根据省经信厅等单位联合印发的《安徽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议在加快推动金寨沙坪沟钼矿资源开发,扎实开展前期工作责任单位中增加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 ④部分采纳。钼矿开发尚未核准,前期工作尚未涉及经信工作。
9 ⑤在一、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中,建议将“6.延展新能源产业责任单位调整为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因无市发改委具体工作,同时建议将“7.增强产业基础能力中的责任单位调整为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⑤未采纳。市发改委负责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市发改委负责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统筹衔接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10 ⑥在二、实施工业项目积树成林提速扩量行动——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以及3.加快项目转化进度中,根据精重促相关文件精神,工业项目积树成林工程由市经信局负责具体推进、管理、指导和服务,市发改委主要负责统筹调度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情况,建议两项工作责任单位删除市发改委。 ⑥采纳。表述更准确。
11 ⑦在三、实施工业企业老树发新干改造覆盖行动中,建议删除“3.实施绿色化改造中的发布单位能耗税收、单位能耗营收排行榜,将用好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成果,实施一企一策挖掘节能潜力修改为能耗要素优先保障产出高、耗能低的高质量项目 ⑦部分采纳。用好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成果,实施一企一策挖掘节能潜力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12 市投创中心 ①将第2三、强化项目支撑中年度工业项目招引相关数值及表述修改为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双招双引攻坚行动,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业项目占比,力争新签约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5个,其中10亿元以上40个、50亿元以上5个,力争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依据:根据2023年度全市招商引资指导性任务设置,并在2022年新签约工业项目占比上作合理上浮,依次推算出20235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工业项目招引目标。考虑2023年招商引资不下亿元以上项目数任务【直接下5亿元以上项目数任务】,建议也不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引数任务。 ①采纳。表述更准确。
13 ②一、建议第4页中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招引力度……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责任单位修改为市经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删除市投创中心。修改原因:市投创中心只负责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并督促落实,市工业项目主管部门为市经信局,因此建议工业项目招引任务由市经信局牵头负责、任务分解至各县区。 ②未采纳。市投创中心统筹负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
14 ③二、建议第4页中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修改为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0个以上,同时将该项工作责任单位中由市经信局牵头、市投创中心配合。修改原因:工业项目主管部门为市经信局,因此建议工业项目落地开工情况由市经信局牵头负责。 ③部分采纳。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为《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决定性工程实施方案》(六办发〔20231号)中内容,责任单位修改为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
15 市科技局 P3.五、加速创新转化。“……建好建强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分市场修改为“……建好建强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市场。修改原因:规范名称表述。 ①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16 P3.五、加速创新转化。“……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8%”。修改意见:增加市发改委为责任单位。修改原因: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标,由市发改委负责。 ②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17 P5.八、推进融长入圈。“……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科技资源,开展飞地’‘反飞地合作,搭建科技成果异地孵化平台修改为“……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科技资源,探索上海、六安两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修改原因:1.“飞地”“反飞地工作职能不在市科技局,建议删除;2.根据上海-六安科创合作谋划重点事项内容,建议将搭建科技成果异地孵化平台更精准表述为探索上海、六安两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③采纳。表述更准确。
18 P5。九、壮大孵化平台。建议将“……力争全年新备案市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5表述删除。修改原因:根据202315日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及省科技厅《关于征求重塑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1+3”方案意见地通知》精神,全省范围内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要进行全面改革,不再认定省级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为与省科技厅要求精神保持一致,2023年市级创新平台也需要改革,不再提具体建设目标,因此,建议将该表述删除。 ④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19 市产投公司 该工作要点中的十、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中的3.加大要素保障内容中的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本、产业基金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内容。建议修改为: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采纳。表述更准确。
20 市人社局 第十项:深化亩均改革。此项不涉及人社职能,建议将市人社局从负责单位中删除。 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21 市住建局 ①一、育强主导产业。提升新型建材产业,加快推进优胜美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中钢联高新金属复合材料、大自然智能家居等项目,力争新型建材产业产值增长10%(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因市住建局日常管理的主是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建筑材料企业,文件列举的企业非我局管理对象,建业责任单位删除市住建局。 ①部分采纳。内容调整为以部分企业为重点,不涉及具体项目,修改后内容与市住建局职责相关。
22 ②七、做强园区平台。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促进连片集聚建设,预留移区扩区空间。适当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容积率,严控单层厂房建设。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推深做实六安高新区、霍山开发区、业绩开发区管委会+公司试点(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委编办),因该项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适当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容积率,属规划部门职能,建议责任单位调整为市自然资源局。 ②采纳。表述更准确。
23 市金融监管局 ①建议将第七条第1 着力促进企业减负降本中,规范环境检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代理、产权交易、融资担保评估等中介服务收费,依法查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行为(市营商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调整为规范环境检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代理、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收费,依法查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行为(市营商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理由:融资担保公司仅针对担保额度收取保费,相关评估服务收费不属于地方金融管理范畴。 ①采纳。表述更准确。
24 ②建议将第十条第3加大要素保障'中,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调整为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②未采纳。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25 ③建议删除第十条第3加大要素保障'中的建立民营制造业、中小微服务企业融资白名单,力争白名单授信企业数占比达80%删除理由:该白名单由省级各行业主管部门推送给省金融监管局,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各地市无法自行建立白名单 ③采纳。表述更准确。
26 ④建议将第十条第3加大要素保障'中的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产业基金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市财政局、市产投公司、市金融监管局)。调整为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市财政局、市产投公司、市金融监管局)。 ④采纳。表述更准确。
27 市司法局 ①建议起草单位进一步核实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按90%征收的依据。根据《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22100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12号)等文件规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减征应当由省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关于我省中小微企业减征地方水利基金的通知》(皖财综〔2022299号)虽然规定了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按90%征收,但是该文件执行期间为202211日至20221231日,建议起草单位进一步核实我省现行有效的文件是否规定了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按90%征收。 ①采纳。3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90%收取。
28 ②建议起草单位就《要点》内容征求相关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②采纳。已征求行业协会意见。
29 市税务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规定:不得违规对税费收入指标进行考核排名,同时《2023年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正式文件中,也未对亩均税收增速进行设定。建议在市里下发正式文件中取消对亩均税收增速的目标设定。即取消加强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采纳。表述更准确。
30 市财政局 建议将十、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3.加大要素保障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产业基金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修改为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理由是规范表述。 采纳。表述更准确。
31 市市场监管局 ①建议将第六部分中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项左右修改为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项以上。理由: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时间周期一般为23年,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我市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为4项,其中仅有1项为工业领域标准,故将目标数字定为2项更加合理。 ①未采纳。《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责任清单的通知》(六办发〔202212号)提出,支持企业每年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项左右。
32 ②建议第六部分“1.夯实质量基础中,增加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理由:根据《标准化法》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根据《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5号)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行业标准制定管理相关工作。 ②未采纳。正文未涉及工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33 ③建议将第六部分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修改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培育一批制造业质量标杆,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全面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 ③采纳。表述更准确。
34 ④建议将第六部分中力争培育皖美品牌示范企业6修改为力争培育制造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5户以上。理由:2022年,我市5家企业被认定为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2023年,力争培育制造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5家,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家。 ④未采纳。力争培育皖美品牌示范企业6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35 ⑤建议将第七部分中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管2000人次以上修改为培训企业家、企业高管和首席质量官2000人次以上 ⑤采纳。表述更准确。
36 ⑥建议删除第七部分中阶段性降低药品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理由:药品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均为省级事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国家市监总局令第27号)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以下药品注册相关管理工作。《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第十六条: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⑥采纳。表述更准确。
37 ⑦建议将第十部分中“上线六安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修改为“上线六安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皋质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理由:2022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建设六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列为年度综合改革和创新项目,已于去年年底建成,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管理、品牌创建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上线该平台有助于推进企业入驻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⑦采纳。表述更准确。
38 ⑧建议将第6部分中第二句完善以定标率、贯标率、达标率、首检合格率为基础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认定标准化示范企业2家左右责任单位修改为市经信局。理由:根据省经信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培育项目库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的申报、培育、认定工作由经信部门负责。 ⑧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39 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市开发区、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编办、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营商办、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税务局、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市供电公司、市融资担保公司、六安电机行业协会、六安齿轮行业协会 无意见

征集小结(结果反馈)反馈时间:2023年3月27日 18时57分

2023129日,我单位对《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向有关部门和公众征求意见,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网站公开、书面信件等方式向社会征集相关意见和建议,共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39条,其中采纳26条,部分采纳4条,未采纳9条。采纳与否的理由见下表。
序号 反馈单位 反馈意见 采纳情况及原因
1 霍邱县 ①第一条育强主导产业中:升级铁基材料产业,加快推进张庄铁矿超级铁精粉生产线技改、中晟年产150万吨球团项目、刘寺铁矿年产300万吨铁矿石等项目,力争铁基材料产业产值增长15%(市经信局)。因涉及供地需求,建议责任单位加上市自然资源局。 ①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2 ②第四条加快数字赋能中:大力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辐射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力争培育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建议修改为力争培育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辐射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力争培育行业型、专业型、区域型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 ②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3 ③第十二条优化企业服务中:充分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平台作用,建立市企业家活动中心,开展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沙龙活动。建议加上指导县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相关活动 ③未采纳。上级业务部门对下级业务指导在日常工作中。
4 ④建议把推进霍邱铁矿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列入要点。 ④未采纳。该项工作已列入国家和省定期调度清单,要点不再列出。
5 市发改委 ①第3页四、加快数字赋能中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运营商、服务商,推进六安电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立方数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市发改委),建议责任单位增加市经信局,修改后为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运营商、服务商,推进六安电信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立方数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市发改委、市经信局) ①采纳。表述更准确。
6 ②第5页八、推进融长入圈中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六安产品与上海市场、六安资源与上海资本、六安制造与上海创造精准对接,谋划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引领项目(市发改委),建议修改为深度融入长三角,推动六安资源与上海企业、六安制造与上海研发、六安产品与上海市场、六安基地与上海总部精准对接,谋划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引领项目(市发改委)推进上海皖北帮扶合作,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市发改委),建议修改为推进与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市发改委) ②采纳。表述更准确。
7 ③第6页十、深化亩均改革中无发改委职责,建议责任单位中删除市发改委。 ③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8 ④在一、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2.发展铁基钼基材料产业中,根据省经信厅等单位联合印发的《安徽省非煤矿山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议在加快推动金寨沙坪沟钼矿资源开发,扎实开展前期工作责任单位中增加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局等单位。 ④部分采纳。钼矿开发尚未核准,前期工作尚未涉及经信工作。
9 ⑤在一、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中,建议将“6.延展新能源产业责任单位调整为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因无市发改委具体工作,同时建议将“7.增强产业基础能力中的责任单位调整为市科技局、市经信局、市发改委 ⑤未采纳。市发改委负责指导协调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农村能源发展。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市发改委负责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并统筹衔接相关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10 ⑥在二、实施工业项目积树成林提速扩量行动——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以及3.加快项目转化进度中,根据精重促相关文件精神,工业项目积树成林工程由市经信局负责具体推进、管理、指导和服务,市发改委主要负责统筹调度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情况,建议两项工作责任单位删除市发改委。 ⑥采纳。表述更准确。
11 ⑦在三、实施工业企业老树发新干改造覆盖行动中,建议删除“3.实施绿色化改造中的发布单位能耗税收、单位能耗营收排行榜,将用好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成果,实施一企一策挖掘节能潜力修改为能耗要素优先保障产出高、耗能低的高质量项目 ⑦部分采纳。用好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成果,实施一企一策挖掘节能潜力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12 市投创中心 ①将第2三、强化项目支撑中年度工业项目招引相关数值及表述修改为围绕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双招双引攻坚行动,加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招引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业项目占比,力争新签约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5个,其中10亿元以上40个、50亿元以上5个,力争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依据:根据2023年度全市招商引资指导性任务设置,并在2022年新签约工业项目占比上作合理上浮,依次推算出20235亿元、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工业项目招引目标。考虑2023年招商引资不下亿元以上项目数任务【直接下5亿元以上项目数任务】,建议也不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引数任务。 ①采纳。表述更准确。
13 ②一、建议第4页中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招引力度……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责任单位修改为市经信局、各县区政府(管委),删除市投创中心。修改原因:市投创中心只负责全市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区、并督促落实,市工业项目主管部门为市经信局,因此建议工业项目招引任务由市经信局牵头负责、任务分解至各县区。 ②未采纳。市投创中心统筹负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
14 ③二、建议第4页中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修改为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90个以上,同时将该项工作责任单位中由市经信局牵头、市投创中心配合。修改原因:工业项目主管部门为市经信局,因此建议工业项目落地开工情况由市经信局牵头负责。 ③部分采纳。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为《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决定性工程实施方案》(六办发〔20231号)中内容,责任单位修改为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
15 市科技局 P3.五、加速创新转化。“……建好建强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分市场修改为“……建好建强安徽科技大市场六安市场。修改原因:规范名称表述。 ①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16 P3.五、加速创新转化。“……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28%”。修改意见:增加市发改委为责任单位。修改原因: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指标,由市发改委负责。 ②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17 P5.八、推进融长入圈。“……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科技资源,开展飞地’‘反飞地合作,搭建科技成果异地孵化平台修改为“……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技走廊科技资源,探索上海、六安两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修改原因:1.“飞地”“反飞地工作职能不在市科技局,建议删除;2.根据上海-六安科创合作谋划重点事项内容,建议将搭建科技成果异地孵化平台更精准表述为探索上海、六安两地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 ③采纳。表述更准确。
18 P5。九、壮大孵化平台。建议将“……力争全年新备案市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3-5表述删除。修改原因:根据202315日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及省科技厅《关于征求重塑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1+3”方案意见地通知》精神,全省范围内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要进行全面改革,不再认定省级一室一中心(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为与省科技厅要求精神保持一致,2023年市级创新平台也需要改革,不再提具体建设目标,因此,建议将该表述删除。 ④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19 市产投公司 该工作要点中的十、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中的3.加大要素保障内容中的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本、产业基金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内容。建议修改为: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采纳。表述更准确。
20 市人社局 第十项:深化亩均改革。此项不涉及人社职能,建议将市人社局从负责单位中删除。 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21 市住建局 ①一、育强主导产业。提升新型建材产业,加快推进优胜美高分子新材料产业园、中钢联高新金属复合材料、大自然智能家居等项目,力争新型建材产业产值增长10%(市住建局、市经信局),因市住建局日常管理的主是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建筑材料企业,文件列举的企业非我局管理对象,建业责任单位删除市住建局。 ①部分采纳。内容调整为以部分企业为重点,不涉及具体项目,修改后内容与市住建局职责相关。
22 ②七、做强园区平台。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促进连片集聚建设,预留移区扩区空间。适当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容积率,严控单层厂房建设。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推深做实六安高新区、霍山开发区、业绩开发区管委会+公司试点(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委编办),因该项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适当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容积率,属规划部门职能,建议责任单位调整为市自然资源局。 ②采纳。表述更准确。
23 市金融监管局 ①建议将第七条第1 着力促进企业减负降本中,规范环境检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代理、产权交易、融资担保评估等中介服务收费,依法查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行为(市营商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监管局)。调整为规范环境检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代理、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收费,依法查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行为(市营商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理由:融资担保公司仅针对担保额度收取保费,相关评估服务收费不属于地方金融管理范畴。 ①采纳。表述更准确。
24 ②建议将第十条第3加大要素保障'中,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调整为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力争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②未采纳。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25 ③建议删除第十条第3加大要素保障'中的建立民营制造业、中小微服务企业融资白名单,力争白名单授信企业数占比达80%删除理由:该白名单由省级各行业主管部门推送给省金融监管局,依托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各地市无法自行建立白名单 ③采纳。表述更准确。
26 ④建议将第十条第3加大要素保障'中的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产业基金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市财政局、市产投公司、市金融监管局)。调整为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市财政局、市产投公司、市金融监管局)。 ④采纳。表述更准确。
27 市司法局 ①建议起草单位进一步核实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按90%征收的依据。根据《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22100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112号)等文件规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减征应当由省级财政、价格主管部门负责,《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关于我省中小微企业减征地方水利基金的通知》(皖财综〔2022299号)虽然规定了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按90%征收,但是该文件执行期间为202211日至20221231日,建议起草单位进一步核实我省现行有效的文件是否规定了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按90%征收。 ①采纳。3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90%收取。
28 ②建议起草单位就《要点》内容征求相关行业协会、商会意见。 ②采纳。已征求行业协会意见。
29 市税务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220号)规定:不得违规对税费收入指标进行考核排名,同时《2023年全省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要点》正式文件中,也未对亩均税收增速进行设定。建议在市里下发正式文件中取消对亩均税收增速的目标设定。即取消加强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10%以上。 采纳。表述更准确。
30 市财政局 建议将十、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3.加大要素保障发挥产投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产业基金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修改为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理由是规范表述。 采纳。表述更准确。
31 市市场监管局 ①建议将第六部分中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项左右修改为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项以上。理由: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时间周期一般为23年,根据相关数据,2022年我市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量为4项,其中仅有1项为工业领域标准,故将目标数字定为2项更加合理。 ①未采纳。《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责任清单的通知》(六办发〔202212号)提出,支持企业每年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4项左右。
32 ②建议第六部分“1.夯实质量基础中,增加责任单位市经信局。理由:根据《标准化法》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根据《工业通信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5号)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行业标准制定的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做好行业标准制定管理相关工作。 ②未采纳。正文未涉及工业领域标准化工作。
33 ③建议将第六部分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修改为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培育一批制造业质量标杆,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全面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 ③采纳。表述更准确。
34 ④建议将第六部分中力争培育皖美品牌示范企业6修改为力争培育制造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5户以上。理由:2022年,我市5家企业被认定为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均为制造业企业,2023年,力争培育制造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5家,服务业皖美品牌示范企业1家。 ④未采纳。力争培育皖美品牌示范企业6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
35 ⑤建议将第七部分中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管2000人次以上修改为培训企业家、企业高管和首席质量官2000人次以上 ⑤采纳。表述更准确。
36 ⑥建议删除第七部分中阶段性降低药品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及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理由:药品注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均为省级事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年国家市监总局令第27号)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以下药品注册相关管理工作。《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9号)第十六条:申请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申请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注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 ⑥采纳。表述更准确。
37 ⑦建议将第十部分中“上线六安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修改为“上线六安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皋质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理由:2022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将“建设六安市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列为年度综合改革和创新项目,已于去年年底建成,目的是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知识产权、质量管理、品牌创建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上线该平台有助于推进企业入驻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⑦采纳。表述更准确。
38 ⑧建议将第6部分中第二句完善以定标率、贯标率、达标率、首检合格率为基础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认定标准化示范企业2家左右责任单位修改为市经信局。理由:根据省经信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培育项目库的通知》和《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标准化示范企业的申报、培育、认定工作由经信部门负责。 ⑧采纳。吸收到文件相关内容中。
 39 网友意见  建议在文件中能更多体现保障群众生活健康安全舒畅等方面举措
 未采纳。与本文内容无关。
40 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市开发区、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编办、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营商办、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税务局、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市供电公司、市融资担保公司、六安电机行业协会、六安齿轮行业协会 无意见

文件

 

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开发区工委和管委,市直各单位:

现将《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六安市委

                                                            六安市人民政府

                                     2023331

 

 

 

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开发区创新升级、双招双引三位一体决定性工程,紧盯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实施十大行动,推动工业提质扩量增效。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

一、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

1.做强装备制造产业。以安徽应流集团、安徽星瑞齿轮传动、六安江淮电机、六安永达机械、安徽雷利智能科技等企业为重点,以六安高端装备制造基础零部件基地为重要载体,引入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的上下游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基地,提升装备制造产业首位度。力争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500亿元。(市经信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

2.发展铁基钼基材料产业。以安徽首矿大昌金属材料、安徽开发矿业、安徽马钢张庄矿业等企业为重点,加快球团、铁氧体永磁新材料、超级铁精粉、中厚板等项目建设,加强中高端钢材研发生产,促进铁基材料产业转型升级。力争铁基材料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加快推动金寨沙坪沟钼矿资源开发,扎实开展前期工作。(金寨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落实)

3.壮大电子信息产业。以安徽精卓光显技术、安徽英力电子科技、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安徽格恩半导体、安徽省瀚海新材料、安徽金寨将军磁业、六安索伊电器制造等企业为重点,加快产业链配套能力建设,培育壮大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电子结构件、半导体、智慧餐厨等产业。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市经信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

4.做优食品健康产业。以安徽迎驾集团、安徽临水酒业、华润雪花啤酒(六安)、华润怡宝饮料(六安)等企业为重点,提升酒水饮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以六安龙翔美食王禽业、安徽夏星食品、快乐蜂食品(安徽)、必斐艾食品等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预制食品产业,提升特色农产品附加值。以九仙尊霍山石斛、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别山山珍产业化步伐。力争食品健康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5.升级新型建材产业。以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六安中财管道科技、安徽省高迪循环经济产业园、六安市东盾木业、六安市科凡智造家居用品等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家居,推动新型建材产业提质增效。力争新型建材产业产值达400亿元。(市住建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6.延展新能源产业。以安徽金诚储能科技、安徽科大国创智慧能源、安徽飞拓新材料科技等企业为重点,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以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金寨赛拉弗能源科技、安徽激智科技等企业为重点,吸引头部企业建设高转换率型光伏电池。以安徽明天氢能科技等企业为重点,开展关键零部件攻关,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以金寨春兴精工、安徽捷步工业、晖煌材料科技(安徽)、安徽至信科技等企业为重点,以智能网联为导向,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提档升级。以安徽雅迪机车等企业为重点,打造低速电动车生产基地。力争新能源产业产值达280亿元。(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7.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滚动实施工业强基项目5项以上、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5项以上,集中攻克一批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等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二、实施工业项目积树成林提速扩量行动

8.加速签约项目落地。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招引力度,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项目占比,力争新签约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5个,其中10亿元以上40个、50亿元以上5个,力争10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招引实现新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市投创中心等按职责落实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速项目签约落地,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投产50个以上,每个县区争取落地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推动总投资54.5亿元的中煤六安电厂、52亿元的玲珑轮胎、11亿元的先微半导体、10亿元的立中四通轻合金等项目加快落地(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等按职责落实

9.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根据项目投资总规模,探索设置建设周期要求,提高项目建设管理精细度。严格挂图督战,对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逐个制定进度图,任务细化分解到月,对照节点、到点交账,着力解决制约重点项目推进的卡点堵点问题,加快项目建设,对未按期完成或推进不力的县区进行约谈。推进总投资100亿元的金诚储能高端制造产业基地、79.5亿元的霍山抽水蓄能电站、75亿元的金寨县抽水蓄能电站、55亿元的碳索芯材钻石生产加工基地、50亿元的科大国创研发生产基地、23亿元的国科激光显示产业园、15亿元的中轩锂电、10.5亿元的卓越新材料、10亿元的雄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加快建设(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0.加快项目转化进度。提高项目入统率,重点跟踪项目建设进展,逐个项目制定入统计划,对逾期未入统的项目予以预警通报,限期完成入统工作,实现项目入统率超过90%。提高项目纳规率,重点跟踪项目投产后成长情况,逐个项目制定纳规计划,对逾期未纳规的项目予以预警通报,确保达到纳规条件后及时申报纳规,亿元以上项目纳规率超过50%。推动56亿元的飞拓新材料、20.2亿元的金竹生物、10.3亿元的万青竹材、10亿元的豪斯特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加快入规。提高资金到位率,重点跟踪项目完成投资进度,增强项目工程进度和投资额度匹配性(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三、实施工业企业老树发新干改造提升行动

11.加快技术改造。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持续优化工业存量,全年实施技改项目400个。推动马钢张庄矿业超级铁精粉、赛拉弗二期、应流航源叶片机匣、刚毅电子扩建、江淮电机技改、天通5G软磁新材料、南方水泥绿色智能化升级技改、中财管道四期等一批技改项目加快建设。(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2.实施数字化改造。制定六安市数字化转型诊断方案,通过羚羊等平台引进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咨询服务机构,从主导产业中选取200家以上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入企诊断服务。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实施全要素、全流程、全生态数字化改造,引导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力争培育省级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4个,打造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标杆10个以上。坚持一区一业一样本,推动省级以上开发区整体数字化转型,争取建设1个数字化转型区域样本,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效率和协同水平。组织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交流和对接活动10次以上,推动企业上云”200家。依托羚羊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广应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引导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开展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改造。(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3.实施智能化改造。分层级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质扩面,上以机器换人为抓手,引导工业企业加强智能装备(含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构建智能化数控单元。线上以数字化改造为支撑,聚焦单个或多个制造环节,推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附加值高的行业企业打造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建设数字化车间。上以智能化改造为导向,支持骨干企业应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模式,建设智能工厂。全年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500台(套),建设省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个。(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4.实施绿色化改造。编制六安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工业领域碳达峰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市经信局、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开展规上工业企业单位能耗产出效益评价,推进工业节能,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加强园区企业节能审查,用好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诊断成果,实施一企一策,挖掘节能潜力,能耗要素优先保障产出高、耗能低的高质量项目。(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企业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培育省市级绿色工厂10个,大力争创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引育行动

15.引育产业龙头。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创新引领力、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开展产能合作、供需配套,打造龙头企业+配套企业生态圈,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380户。通过贴息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380户、10亿元企业突破30(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6.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聚焦“5+1”主导产业,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强化主导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参与标准制定、注重知识产权、加强数字赋能。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左右,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左右。赋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建立完善选育、赋能、壮大机制,推动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7.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分类指导、精准培育,更好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发展需求,引导中小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化。组织企业参加创客中国安徽大赛等各类活动,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50户左右。推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促进小微企业园提档升级,打造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集聚发展平台。力争全市小微企业园建筑面积达60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小微企业达3000户以上,培育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户以上。(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五、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

18.强化创新引领谋划并实施工业领域科技创新强化提升计划,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5%以上,新增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户以上(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19.推动攀亲结缘依托六安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聚焦主导产业,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研发资源,采用企业出题、高校院所答题的方式,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依托安徽博微长安电子、六安市海洋羽毛、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20.加快转化应用。按照有市场、用户认、急需用的理念,摸清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建立关键技术攻关指导目录,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争培育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三首产品5个左右。(市科技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六、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21.夯实质量基础。加强制造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打造以技术、标准、品牌、服务为核心的质量优势。以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支持企业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4项左右。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积极推广卓越绩效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培育一批制造业质量标杆,积极争创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全面落实首席质量官制度。(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22.加快产品升级。支持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打造工业精品,力争培育省级新产品10个、安徽工业精品5个。引导工业企业加强工业设计能力建设,着力提升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户左右、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2户左右(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23.推进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新增省级三品示范企业2户以上,力争培育皖美品牌示范企业6户。(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全年组织2户以上企业参加精品安徽·皖美智造央视宣传,持续提升六安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世界制造大会、世界集成电路大会、世界声博会、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大会,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市经信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落实

七、实施降本增效行动

24.促进企业减负降本。开展大宗商品价格监测,畅通线上线下价格投诉举报渠道,依法查处大宗商品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行为。(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力争全社会货运总量达到3亿吨。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推动发展集装箱运输、甩挂运输等运输模式,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物流成本。(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等按职责落实提升六安站货运中心仓储周转能力,积极争取上海港、宁波港海船公司在六安站增设铁海联运货柜。(市商务局等按职责落实规范中介服务,全面实施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管理,规范环境检测、招标代理、政府采购代理、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收费,依法查处中介机构借助行政影响力强制或变相强制收费行为。(市营商办、市委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进一步减免涉企收费,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中小微企业地方水利建设基金按90%收取,继续执行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现行收费标准80%收取,鼓励各通信运营商加大对中小企业上云资费优惠支持力度。(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水利局、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严格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大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治理力度,提高投诉处理效率,对无分歧欠款发现一起清偿一起。(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25.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拓展评价范围,全面推开占地5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继续发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和亩均营收排行榜。推广亩均英雄贷金融服务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对亩均效益A类企业给予纯信用贷款,对亩均英雄白名单企业给予中长期贷款支持。加强亩均效益评价结果运用,推进资源要素差别化、集约化配置。(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26.推动企业管理变革。推进企业管理提升,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深入实施企业上市雁阵计划,推动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上市挂牌,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持续实施企业家分类短训工程,积极组织企业参与新徽商培训工程,加大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力度,全市开展企业家培训20场以上,培训企业家和企业高2000人次以上。(市经信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

八、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

27.深度融入长三角。推深与上海对口合作,推动六安资源与上海企业、六安制造与上海研发、六安产品与上海市场、六安基地与上海总部精准对接,谋划一批对口合作示范引领项目,助推两市加工制造业和园区合作发展,重点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全年新引进上海方向加工制造业项目4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争取百亿元项目1个;促成两市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项目15项以上。(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市工商联等按职责落实推动G60科创走廊示范效应向六安延伸,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力争全年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市科技局等按职责落实推进与松江区结对合作帮扶,加快六松现代产业园建设(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

28.推动产业链接合肥。紧盯蔚来控股、合肥比亚迪汽车、大众汽车(安徽)、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等整车企业,持续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重点围绕智能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招引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投产。鼓励引导本地有意愿、有实力的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向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领域转型,加快推进一批一级、二级配套企业加快融入合肥整车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市投创中心、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紧抓合肥“IC之都建设契机,围绕长鑫存储技术、合肥晶合集成电路、合肥通富微电子、合肥新汇成微电子等重点企业,着力布局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功率器件、引线框架、金属掩膜版等产业细分领域,谋划布局半导体材料和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发展壮大半导体下游终端应用产业。(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高标准、高起点谋划启动建设合六市际合作园区,推深做实合霍现代产业园合作共建。(市发改委等按职责落实

29.做强园区平台。坚持三融合三为主发展思路,大力实施“1310”行动计划和开发区三年倍增计划,做强工业发展主平台,力争1-2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前列,3-4个开发区进入全省前60名,8个开发区全部进入全省前100名。支持各开发区优化布局、分工协作、差异发展、整体提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重点打造1个首位产业,培育2-3个主导产业。发挥规划引领管控作用,促进连片集聚建设,预留移区扩区空间。适当提高新上工业项目容积率,严控单层厂房建设。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面推行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落实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围绕主导产业引进一批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加快软件产业全链条培育,力争培育工业软件创新产品及示范应用企业2个。(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投创中心等按职责落实

九、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

30.健全运行监测机制。树牢管行业要管运行理念,围绕主导产业重点行业培育方向,强化行业宏观形势研判,开展对产业层次、规模、效益等比较分析。分行业建立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微企业监测点,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实现从面上分析向深度分析转变、从事后分析向超前研判转变。(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等按职责落实

31.健全纾困解难机制。坚持线上+线下收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和诉求,清单化、闭环式分办、督办。坚持01”机制,现场办公解决重点企业难点、堵点、困难和问题。持续推进困难企业诊断救治,开展困难企业预警和甄选,实行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做到精准帮扶、有效救治。(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深化僵尸企业处置,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加强法院、检察院、自然资源、税务、市场监管、担保公司等单位协调联动,加快推动存量资源出清。(市经信局、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自然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融资担保公司等按职责落实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开展我和市长聊聊天面对面沟通活动,帮助企业排忧纾困。(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

十、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

32.强化激励引导。开展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赶超发展激励机制评比,围绕扩量、提质、增效三类指标实施综合评价,激励各县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持续开展工业和民营经济考评、开发区综合评价、百强企业分行业排序、先进企业及重大和突出贡献企业家表彰,进一步浓厚重工强工氛围(市经信局、市工商联等按职责落实

33.优化企业服务。推深做实千名干部联万企行动,常态化开展优环境、促发展现场集中办公活动,完善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分办、交办机制,提高企业诉求办理质效。(市营商办等按职责落实上线六安市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融入安徽省“1+16+X”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发挥皋质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提升涉企公共服务集成度和专业化能力,力争培育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个以上,开展服务活动100场以上。(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完善产业链供需和要素对接机制,围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消费品、软件、原材料等行业开展供需对接活动,聚焦银企对接助融资、产学研对接送技术、人才对接促就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

34.加大要素保障。切实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向制造业倾斜,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市金融监管局、人行六安市中心支行等按职责落实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撬动银行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支持行业龙头、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市财政局、市产投公司、市金融监管局等按职责落实更新调整工业基准地价,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出让起始价,改进工业用地供应管理,由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降低用地成本。(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落实加大土地使用税征缴力度,加快清理处置工业闲置低效土地。(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局等按职责落实推动铸造产能有序退出,加快落后铸造产能退出,严格新上项目把关,不断提高铸造产能利用效率。(市经信局等按职责落实强化企业服务用工保障,大力实施技工强市计划,扎实推进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工程,深入开展三级三方服务千企活动,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着力保障企业人才需求。(市人社局等按职责落实

解读


一、制定的背景和依据

扩大经济总量关键靠工业、希望在工业。面对在全省总量偏下、人均靠后的六安之痛,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开发区创新升级、双招双引”“三位一体决定性工程,用工业的累积推动主引擎牵引经济加速度,做大经济总量、做优发展质量,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决定性工程实施方案》(六办发〔20231号)《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六政20231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通知》(皖政办20232号)《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4116”行动计划〉的通知》(皖发〔20224号)《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六政办〔202128号)等文件要求起草。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制定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更好明确2023年度工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进一步找准主攻方向、强化工作抓手。综合长短期目标任务,针对可量化的工作任务进行具体量化,无法量化的工作任务进行定性明确,明确责任单位,确保全年工作有抓手、能落地。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一)文件起草。202212月底,启动《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起草工作20231月,市委出台《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决定性工程实施方案》,我局围绕决定性工程关于工业发展五年规划目标,结合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细化2023年度具体目标任务,形成《要点》初稿。

    (二)意见征求。2023129征求各县区、市直有关单位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三)合法性审查。20232月,通过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市市场监管局公平竞争审查。

    (四)会议审议。2023315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329日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

    (五)文件印发。2023331日印发《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六发〔20232号)。

四、工作目标

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0%以上。

五、主要内容

2023年全市工业经济工作要点》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施主导产业壮大行动。实施“3310”产业培育计划,发展壮大装备制造、铁基钼基材料、电子信息、食品健康、新型建材、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增强产业基础能力,培育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体系。二是实施工业项目积树成林提速扩量行动。坚持不懈栽工业项目之树,聚焦主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大招引力度,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项目占比,力争全年新签约项目中工业项目占比不低于75%。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加速项目签约落地,力争落地开工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0个以上、投产50个以上。根据项目投资总规模,探索设置建设周期要求,提高项目建设管理精细度。三是实施工业企业老树发新干改造覆盖行动。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导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实施技改项目400个。四是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引育行动。坚持培育+引进双轮驱动,培育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优质企业梯队。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38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突破380户、10亿元企业突破30户。五是实施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行动。聚焦企业、聚焦产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加快融合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5%以上,培育三首产品5个左右。六是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质量提升,夯实质量基础,加快产品升级,打造质量品牌,培育经济发展质量新优势。七是实施降本增效行动。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实施企业家分类短训工程,持续提高行业及企业效益水平,增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八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行动。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加强产业和园区对接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促成一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项目;推动产业链接合肥,持续推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打造长三角、合肥产业配套基地。做强园区平台,大力实施“1310”行动计划和开发区三年倍增计划;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六安软件园。九是实施工业稳增长行动。进一步健全运行监测、助企纾困等长效机制,夯实工业经济运行基础,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十是实施服务保障提升行动。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赶超发展激励机制评比,持续开展工业和民营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园、先进企业、重大和突出贡献企业家考评表彰。优化企业服务,加大资金、土地、人才、产能等要素保障。

六、创新举措

贯彻《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决定性工程实施方案》,落实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建设,实施主导产业壮大、工业项目积树成林提速扩量、工业企业老树发新干改造提升、优质企业梯度引育、科技产业协同创新、质量品牌提升、降本增效、区域协同发展、工业稳增长、服务保障提升等十大行动,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保障措施

实施工业提质扩量增效赶超发展激励机制评比,持续开展工业和民营经济考评,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和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上下功夫,加大资金、人才、土地、平台等服务保障,促进更多资源向工业集聚,推动工业提质扩量增效,为新时代幸福六安建设贡献更多工业力量。

 

标签: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