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心,让垃圾分类走向“日常”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6-01 10:09
今年5月第4周为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积极组织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提高文明素质。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实则关系民生,也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各地陆续推进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公众对生活垃圾分类观念、参与、感受等方面正在出现积极变化,但相对而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还比较薄弱,对垃圾分类认知不足,有的地方在处理垃圾分类时经常混淆不清,特别在边远的农村推广起来还存在不小难度,开展垃圾分类的原动力和持久力尚不够,实施垃圾分类工作监督、执行等机制有待摸索建立。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也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推动六安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角”,当前,要加大关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低碳文明、绿色环保”理念,要将垃圾分类与城市创建、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转化为一种行为习惯。在垃圾分类实践中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科技赋能,破解垃圾分类中的难点问题,逐步构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平台,推动环卫装备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和提升,推动环卫行业向科技智慧型转型升级。在基层农村,可以将垃圾分类行为与积分制挂钩,将环保意识植根于村民心中,变“要我分类”为“我要分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保护的自觉行动和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