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促集聚 集群兴产业——关于园区产业招商的调研与思考

作者:孙敏敏 李龙云 王孝宝 张金永 黄孟 赵启海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发布时间:2016-04-07 10:30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必须打破传统的招商理念,把招商引资目标转移到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上来,加大产业招商力度。近日,我们对合肥桃花工业园、舒城杭埠工业园、叶集·中部家居产业园等园区当前产业招商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三地产业招商的主要做法
  三个园区招商引资各有特色,总体而言在产业招商方面都体现了“见机早、定位准、动作快、成效好”的特点。
  1.突出主攻,聚焦主导产业。三地在产业招商方面工作启动的都比较早,推进力度比较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共同特点是:一是旗帜鲜明准定位几个园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定位精确,重点培育,合力攻关。桃花工业园将汽车及配套、家电及配套、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确定为主导产业,多年来持续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19亿元,税收36亿元,在全省175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含17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竞争力高居第4位;杭埠工业园按照“围绕合肥抓配套,围绕配套引配套”的思路,定位电子信息、模具和自动化两大主导产业,先后引进项目近百家,正在建设的模具产业园一期已投产,入驻企业25家;叶集立足本地木材产业基础,将竹木加工暨家具制造业确定为首位产业,主攻家居产业招商,已累计引进60余家企业落户。二是明确方向主力攻各地根据产业定位,绘制产业招商路线图,明确产业招商方向。桃花工业园紧盯“高大上”,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央企、知名民企,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目标为大型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光伏太阳能、智慧城市等,2014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7个,2015年引进上市公司4家,先后引进了深圳华南城、TCL等大项目;杭埠工业园围绕电子信息和模具产业发达的苏州等地,深入产业集聚地,开展专题推介和精准对接,先后引进了总投资36亿元的胜利电子、总投资10亿元的中鑫模具产业园等项目;叶集围绕家具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北京周边等家具产销基地,紧盯家具领军企业,主动上门对接,引进了中至信家具、丽人木业等行业知名企业。三是解放思想抢机遇桃花工业园抢抓央企改革和北京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机遇,迅速组建专业队伍驻京招商,并规划了7平方公里的“合肥北京产业园”,目前已与北京首创、京成机电等部分央企签订投资框架协议,投资额达到240亿元;叶集获悉上海奉贤区家具企业有外迁意向后,精心筹划,及时在奉贤区举办了家具产业招商推介会,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四是项目入园巧把关桃花工业园通过产值、税收、行业地位、研发能力、上市计划、安全环保等18项指标,对拟入园项目进行预审,建立政府政策兑现和企业履约兑现“双向约束”机制(入园工业项目承诺标准“345”,即亩均税收30万元、亩均投资400万元、亩均产值500万元),定量判断项目质量,从源头上把住项目入园关。杭埠和叶集也都是按照非主导产业项目不引的原则,严把项目入园关。通过层层“筛选”,保障了园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延伸和集聚。
  2.创新方式,提高招商实效。一是围绕龙头企业,深化产业链招商。各园区突破了以往“以商招商”中依靠落户客商的人脉资源招商范围,而是围绕龙头企业上下游供应商及配套企业开展招商,实现了由单个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由零星分散项目招商向产业集群招商的转变。桃花工业园形成了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TCL为龙头的家电产业,杭埠工业园形成了以胜利电子精密制造为龙头的电子产业,其以模具企业为依托,引进了机器人生产等项目,就是典型的“二次招商”效应。二是依托行业组织,强化多平台推介。叶集针对家具行业组织化程度高的特点,大力推进中介招商,与安徽省家具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安徽省家具协会取得中国家具协会对叶集·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的认可和授牌。通过与《华东家具》杂志签订宣传推介协议,已累计组织60余家企业组团到叶集考察洽谈。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推进产学研结合。桃花工业园坚持与中科大、合工大、长安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入园项目快速发展,推进园区51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目前园区内已拥有各类研发机构41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680亿元,占规上企业总产值的83%;叶集引导支持建筑模板生产企业向家具制造和木地板生产转型,大力推动家居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截至目前,板材行业新上流水铺装线118条,自动锯边机25台,节省劳动力1/3,降低成本10%以上,增加产量30%以上。四是盘活闲置资产,促进集约化发展。桃花工业园对未履约项目及时清理,2014年摸底低效闲置用地企业63家,收回土地1080亩,盘活了闲置资源。同时,鼓励优势招商项目实施兼并、嫁接、重组,取得了积极成效,如积极推进亿帆集团收购园区内一项目120多亩闲置地块,有效地解决了资源闲置问题;叶集开发园区,原木进入后,出去全部是产成品,边角废料也都得到了有效利用,锯木屑可制成活性炭、颗粒炭,提炼生物质油,枝桠材、刨花可制成刨花板、纤维板,废树皮则用于生物质发电等。据不完全统计,叶集每年可产生锯木屑约20万吨、年产废树皮约30万吨,形成了木材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化。
  3.多措并举,打造发展载体。各园区在平台建设上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一是科学规划先行。桃花工业园利用与合肥高新区、科学城、经济开发区、政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无缝连接的优势,科学编制产城融合规划和功能配套规划等,有效推动了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叶集聘请华中科技大学高标准编制了13.3平方公里的“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规划。二是拓展承接区域。桃花工业园通过工投公司,专业从事都市产业园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已在全省各地建设“飞地”园区11个,总投资约65亿元,入驻企业数百家;杭埠也正在建设“合肥包河·舒城合作共建园区”。三是完善配套建设。“十二五”期间,桃花工业园完成20公里2条城市主干道路建设,建成安置点58万平方;杭埠工业园累计投入1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区基本上实现了“七通一平”。
  4.便捷高效,优化服务环境。一是全方位保障。一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种要素的支撑,叶集从“四个创建”入手,即创建省级新型工业化基地、创建优质板材基地、创建品牌化建设基地、创建新的融资平台,让木材产业强筋健骨,着力培育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对本地工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的企业“小巨人”,其中在融资方面,成立了政府性担保公司,鼓励以行业协会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联保贷业务,累计为企业融资7000多万元。二是快效率服务。桃花工业园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和论资排辈现象,实行“工作量清单、百分制考评”制度,在部门内部按工作量设岗,人员根据阶段性工作任务跨部门动态调配,将人员力量向项目一线倾斜。在项目入园的洽谈、拟建、开工和投产四个阶段,分别安排招商局、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局和经贸局分头对应,提供“一条龙”专业化服务;杭埠工业园推行全程代理机制,对所有入驻企业“上门服务、跟踪服务、体贴服务”,即企业需要办理的立项、用地、环保等相关手续,全部由政府代办,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筹建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三是高强度调度。桃花工业园每周固定两个调度会,即建设征迁调度会和项目推进调度会,并通过现场办公会直接解决项目问题;杭埠工业园严格实行“六个一”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项目推进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问题,要求随时报告,以便及时调度,快速处置,做到报告不隔时,处理不隔天。
  二、对我市产业招商工作的几点建议
  目前我市的一些园区产业招商意识不强,氛围不浓。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借鉴成功经验,创新机制,改进方式,以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实的工作,实现产业招商工作新的“突围”。为此,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在“四个切实”上用力:
  1.切实做好产业招商规划。就我市而言,产业招商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主导产业应少而精。主导产业过多必将分散精力和资源,产业集中度不高,真正的优势产业很难尽快做大做强。应在市、县区两个层面上,深入研究谋划什么是市里的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什么是县区及开发园区的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编制产业规划一定要集中再集中,真正把六安的优势产业、能做大的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二是重点区域应着力攻。依托《六安市产业招商指导目录》,围绕产业招商重点,紧盯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关键企业,明确产业招商目标。积极研究目标企业发展动态和投资意向,深入了解重点引资对象的特点、市场布局、战略计划,建立健全目标企业信息库,绘制产业招商路线图,明确产业招商的主攻区域和目标企业。在加快引进主导产业的强链、补链项目的同时,围绕市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认真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深入了解重点引资对象的特点、产业布局、战略计划,全力主攻、精准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在利用外资上,瞄准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注重招大商,引大资。三是招商方式应求创新。围绕配套小项目入驻快、见效快的特点,探索引进合作建设孵化创业园、都市产业园等,促进产业快速集聚。围绕已落地重大项目,发挥企业联动作用,形成“二次招商”效应,深化以商招商实效。引导本地企业增强开放合作意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制造智能化升级为突破口,加大传统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鼓励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和服务等环节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促进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四是扶持政策应更灵活。进一步规范政策,依据《六安市本级招商引资政策导则》,建立产业发展基金,探索股权投资,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健全更加灵活的招商政策体系,着力加大主导产业和首位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集聚。规范政策运行,建立完善政府政策兑现和企业履约兑现“双向约束”机制。
  2.切实提升平台承载能力。一是科学规划,错位发展。全市15个省级开发园区及部分特色园区等都是招商项目落地的载体,应按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承接招商项目。每个园区要有产业发展规划,集中财力做好产业发展配套,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招商,实现错位发展,打造成具有特色的产业招商承接平台。二是多措并举,提升功能。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加快平台建设。探索园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整体式外包合作方式,推进“产城融合”整体开发建设,引导民营资本参与开发园区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快建设现代物流网络、信息化网络、金融服务网络等,同时,着力完善园区生活设施配套,在园区内点状分布建设生活功能区,集商服、居住、医疗、教育等功能为一体,打造产业配套服务体系。
  3.切实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一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通过自上而下和横向联合的方式,建立市直产业招商组、驻外联络处和各县区之间的产业招商信息共享、项目洽谈联合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产业招商的有效调度机制,定期对产业招商谋划、平台建设、项目推进等进行调度,保障产业招商工作有序、快速推进。二是完善项目帮办体系。制定帮办服务制度,明确项目立项、注册、审批等各项环节帮办主体、责任时限、帮办要求等内容。各县区和园区建立帮办机构,明确帮办工作主体。加强帮办工作督查,完善项目帮办清单制度,定期督查项目帮办工作落实情况。探索建立帮办工作专业机制,向企业和项目提供专业化、针对性帮办服务,切实提升帮办工作水平。通过明确帮办职责、帮办主体、帮办督查,形成帮办工作责任体系。三是提升服务效率水平。加大招商和园区的人才队伍建设,建议从后备干部中选调人员,分批到园区挂职,既可加强力量服务招商,又可为招商培养大批的后备力量。同时,加强招商业务培训,将招商业务培训纳入组织部门年度培训计划,定期到外地和发达地区实地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
  4.切实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一是科学制定目标。将各地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项目引进情况纳入目标任务体系,引导各地推进产业招商。二是明确项目认定。在项目统计上,围绕主导产业既考虑一定规模标准的大项目纳入考核,也将符合主导产业相关配套的小项目纳入统计考核,围绕产业链把“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相结合。三是优化考核指标。以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主线,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契合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各地推进产业招商,实现产业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