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来仪 碧水蓝天——中心城区凤凰河综合治理侧记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六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8-10-13 11:30 字号:

  清水潺潺,波光粼粼……位于中心城区西南部的凤凰河,犹如一条翠绿色的玉石项链,镶嵌在灵动秀美的皋城一隅。
  成片的绿化林依蜿蜒的河道呈对称式分布,恰似凤凰的一对翅膀。顺着石梯朝绿林深处走去,十几米过后,满眼便是碧波荡漾,清透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光芒。
  谁也不会想到,五年前,这里垃圾成片,污水淤积,当地居民甚至戏称之为“顽疾”。
  一条流淌生态梦之河
  有河流的城市更灵动,可是这河如果变成了臭水沟,反而成为城市发展的痼疾。如何治理城市内河污染,该怎么做足城市“水”文章,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寻找着自己的路径。
  凤凰河,原名方小河,是淠河的一条主要支流,西城区的重要内河,它发源于青山乡铜山寨,全长33公里,流域面积269平方公里,流经312国道后进入六安市规划城区。五年前,这条河污水横流,四周垃圾满溢。在打造滨水宜居生态城市的六安,凤凰河的治理,被赋予了更加特别的含义,承载着广大群众的生态梦想以及对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如今走在这里的市民恍若隔世,如画般的美景让人们陶醉于此,流连忘返。
  为统筹解决西城地区城市防洪、截污和生态问题,给群众创造美丽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早在2009年,我市便规划设计以凤凰河水景为依托的城西新区建设方案,明确了以“综合治理、分期实施、水利先行、配套建设”为原则,利用水环境优势,使凤凰河与老淠河、淠河总干渠共同构筑起六安城市景观廊道大框架,举起了凤凰河综合治理的大旗。2012年,凤凰河综合治理工程成为六安年度重点建设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水利局和市财政局的积极上报争取下,凤凰河综合治理进入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经过前期现场勘查、规划设计、项目招标、项目征迁等诸多环节,2012年底,凤凰河综合治理工程紧张施工的大幕正式拉开。六安城区凤凰河综合治理工程上至312国道、下至凤凰桥,全长6.641公里,2014年11月6日完成竣工验收。
  凤凰河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程不仅规模大、而且标准高、工期紧。参与建设的市水利局工程人员告诉记者,该工程由橡胶坝、河道开挖及岸坡防护、穿堤建筑物、堤防填筑、微地形填筑及景观园路等组成。工程以水利防洪工程为基础,兼顾城市景观工程建设,具有防洪排涝、景观美化、休闲游憩、生态保护等多种综合功能,成为西城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屏障。
  昔日黄沙地如今草木深
  “以前全是黄沙,从田埂到房子那头,遍地是黄沙,现在全都变了样,”凤凰河畔的绿化养护工人李怡芳介绍说。她手指远方新修的河畔住宅,向记者描摹五年来凤凰河天翻地覆的变化。
  凤凰河上游岸堤上陈列的展板照片,记录了同一片河段改造前后鲜明的景观变化。照片显示,改造前,凤凰河河道狭窄,岸边杂草丛生,铜绿色浑浊的河水,映衬着灰暗的天色。改造后,河道比原来宽了一倍,两岸矗立的一排排绿树,倒映在清透的河水中,远方蓝天海阔。据六安市园林局工作人员李贤军介绍,凤凰河改造工程建设进行的同时,2014年起绿化景观总体规划也展开并实施,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各河段修建了“层林尽染”、“柳堤春晓”等景观。改造后的凤凰河,形成80公顷水面,6.6公里的水景长廊,200万平方米的景观绿地。河水上游有自然形成的湿地,许多鸟儿栖息在这里,在此安家。春暖花开时节,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万亩花场”、“十里画卷”。
  这背后,李怡芳所在的五十多人的绿化养护队一直在行动。据报道,自2015年以来,绿化养护队已栽植香樟、雪松、乌桕、等乔木16000余株,垂丝海棠、红枫等花灌木22000余株,铺设草坪22000平方米。“除了养护队,平时一些公司也会来植树,近几个月又增加了不少品种。”李怡芳介绍说。
  如今的凤凰河,除了游人观光,河水被直接引流浇灌河畔的植株。李怡芳边说,边拖着一根手腕粗细的管子,给身旁的植株浇水,管子的另一头延伸向了涟漪阵阵的凤凰河。“瞧,这是我们种植的桂花树,马上桂花就要开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嘛。”她咧着嘴笑了。以桂花、映山红等本地乡土苗木为主的绿色景观展现了六安老区的特有风貌。
  持续发力筑就宜居新区
  住在这附近二十余年的居民张海洋,是凤凰河五年来一点一滴变化的另一位见证者。清晨,在蓝天白云之下,他支了一个小板凳,坐在凤凰河畔悠闲地垂钓。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以售卖茶叶为业,闲暇时光就喜欢来河边钓鱼。“坐在这儿,望着碧水蓝天,等着大鱼上钩,心情舒畅得很,”他打趣道,“以前啊,那可是想都不敢想。”
  经过近三年的改造,原先凤凰河里的垃圾杂物不见了,河畔的棚房陋屋消失了,河道宽阔,河水清澈,随处可见一棵棵新栽的梧桐、一盏盏精致的路灯、一条条整洁的步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河与新楼交相辉映,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滨水宜居生态城市”的目标正一步步得到实现。
  除了环境改造,凤凰河工程还提高了防洪标准。通过此次治理,凤凰河拓宽130米,最宽处达到600米,沿岸建设12座排涝涵闸,防洪标准可达到50年一遇,凤凰河下游入淠河口处的橡胶坝,通过人工调节,可使河水一年四季保持2米深左右。近年来,凤凰河综合治理工程也曾获得了多个奖项,其中包含了2016年度安徽省水利水电优质工程(禹王)奖、2015-2016年度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但凤凰河附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改善从未停步。今年5月,凤凰河桥建设完工。这条全长159米,桥梁全宽41米,双向六车道的桥梁,跨越凤凰河河流垂直相交,为连接西环路与市中心的重要道路。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这里的人气越来越旺,曾让市民头疼的一条河,正在变成城市后发优势的新引擎。6月17日,以“走进醉美乡愁,追梦生态裕安”为主题的毅行六安——六安城区全民健身走活动在美丽的凤凰河传奇公园盛大举行。凤凰河沿岸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投资兴业者也日益增多。
  “水清、岸绿、景美”,六安城古老的凤凰河,五年以来,经历了一场破茧成蝶的嬗变。随着我市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忍心,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发力,温润如玉的她已成为六安的一张生态名片,见证这座滨水城市日新月异的风貌变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