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开辟“人才”专列把人才开到企业“家门口”
舒城县聚焦人才“通勤难”问题,开辟“舒心人才专列”。自定制班线以来,已累计发送人才近两万人,通勤时间由原70分钟缩短到30分钟,通勤成本由原来15元降低为5元,为企解决用工难题。
坚持问题导向,满足人才需求。为适应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需要,满足职工出行需求,促进舒城县产业新城与合肥进一步融合,舒城县交通运输局深入杭埠园区240多家企业,了解企业员工所在社区、居住小区、通勤时间等情况后,敏锐捕捉到企业人才通勤问题,主动与客运企业沟通对接,定制舒城(杭埠)到合肥(滨湖)双向运行的“舒心人才专列”客运班线。该班线由舒城长运公司负责运营,投入10台高一级客车、开辟6个上下车站点、安装了4座智能候车亭,每天不少于22个班次来回,班线运营时间从早上六点三十分到晚上八点三十分,基本满足杭埠园区员工基本通勤需要和主要用工企业需求。
搭建就业桥梁,实现互利共赢。作为合肥都市圈聚核区和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前沿阵地,舒城县积极承接合肥市产业转移,以“一区两园”为载体,初步形成了总投资300多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入驻企业达360多家的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新型工业化童车童床示范基地。舒城县在开展常态化为企服务走访中发现,企业对用工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县城及合肥周边则集聚着上万名求职者。经过充分调研,舒城县开通“舒心人才专列”,架起了企业与求职者们的桥梁,向市场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劳动力,及时有效地解决和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也为家在合肥等地的求职者提供了就业平台,补齐了家庭收入的短板。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良性互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供需对接、稳定就业”的工作思路,舒城县与精卓光显、胜利精密、英力电子、益农化工、夏星食品、浩缘朋制衣等企业对接,全面了解企业用工数量、结构、层次等信息,根据这类信息弹性规划班车运行时间,有针对性地向企业输送人才。受市场供求影响,大多企业存在淡旺季用工情况,且旺季的阶段性工人需求较大。对此,舒城县规定旺季加开班次。同时“舒心人才专列”上还设置留言信箱,各个企业对班车的意见和建议都能及时反馈并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