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卓绝大别山

  讲述人:李胜际
  1947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向大别山挺进,实施外线作战。我军七旅向长江边挺进,在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等地,建立了皖西军区一分区。我被调到太湖县财粮科工作。一分区驻扎于大别山南部长江北岸,直接威逼敌人长江防线。宿松与九江一江之隔,望江又紧靠安庆,敌人与我争夺皖西地区,便首当其冲。敌人乘我立足未稳,以重兵对一分区实施疯狂的“围剿”,妄图摧毁我初建政权和群众组织。
   从1947年11月到1948年6月,这一时间斗争十分残酷。当时皖西一分区的部队总兵力不足3000人,而敌人兵力多于我们十几倍,当时有敌人二十五师、整编四十八师及七师共计有六、七个旅的兵力。敌人先后对一分区各县区进行频繁的“扫荡”。先以正规军进行合击和“铁桶合围”,相继占领各县城,接着进行重点驻守和发动区域 “清剿”扫荡。敌四十六师和四十七师也参与了对一分区的进攻。在此期间,敌人在一分区的兵力共9个旅之多。同时,地方反动武装和封建势力也纷纷抬头,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如太湖的张开南、赵金山等,他们与敌人正规军配合,成为走狗和帮凶。
   敌人在军事上围剿的同时,又实行了一系列反动政治措施。如恢复联保制度,规定群众在我部队所到之处,必须举火把或鸣锣报警,向敌人报告我们的活动消息;颁布了极其反动的“十杀条令”,对所谓“通匪”、“窝匪”、知情不报等等均格杀勿论;恢复和发展特务组织,对群众严加控制,大肆扑杀我地方干部和积极分子,仅岳西县我地方干部积极分子和区乡干部就有100多人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群众不敢和我们接近。由于战斗频繁,弹药消耗量大,又无法得到补充,伤病员无法安置,只有个别重伤员隐藏在可靠的群众家里。
  吃饭问题也越来越困难。1948年春夏,群众青黄不接,我们吃粮更加困难,有时只能以稀饭炒面充饥。有的部队连续多日搞不到吃的,只有忍痛杀掉战马充饥。衣服鞋子也断绝了来源。春天到了,棉衣改成夹衣。夏天到了,夹衣又改成单衣。由于衣服无法替换,天长日久,破烂不堪,难以蔽体。有时到河边洗衣,只得藏在树丛下或岩石后面等衣服干了再穿。进入初冬,雨雪纷飞,干部战士穿不上棉衣,夜晚宿营没有被子盖,就用稻草盖在身上御寒。行军途中,战士看到一根布条都要拾起来,留做打草鞋用。
  大别山区,林深树密,山高路窄,春夏之交阴雨绵绵。北方来的干部战士很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加之长期露宿山野,因此很多人生病,长疥疮,打痢疾,给部队活动造成很大困难。敌人反复清剿,战斗十分频繁,兵员得不到补充,也无时间休整,常常是边打边转移。有时,一天和敌人好几次遭遇,一夜要转移好几个地方。
  在坚持大别山斗争长达近两年的时间中,可以这样说,条件艰苦,斗争残酷,缺医少药,缺吃少穿,付出了沉重代价,但站稳了脚跟,迎来了胜利。因为坚持斗争,大大小小的战斗无法计算,倒下的同志也无法计算。这里我回忆起几个经常接触和熟悉的同志:分区副政委梁城同志,于1948年7月1日,在敌人五路合围分区机关时,转移途中和敌人遭遇,光荣牺牲;分区副政委、地委副书记李唐同志,在桐城黄甲与敌遭遇,突围战斗中光荣牺牲;九旅二十六团团长赵翼停同志,在太湖李杜店与敌25师作战中光荣牺牲;六安苏家埠镇镇长赵玉清同志,在敌人突袭苏家埠时,光荣牺牲……仅举几例,以表追念。
 
【字体: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