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编)

发布日期:2022-02-10 17:09来源: 皖西日报阅读次数:字体:[  ]

砥砺前行,书写全面脱贫圆梦小康的精彩篇章

过去四年,六安发展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四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市第四次、第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动六安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坚持发展为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生产总值达到1923.5亿元,年均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5亿元,年均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5.7亿元,年均增长11.9%。深入推进“精重促”行动,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4.8亿元,年均增长3.6%,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亿斤左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9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由15.1%提升到41.4%。网上零售额、农村产品网销额年均增长35.5%和37.7%。累计接待游客1.93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7亿元。

坚持尽锐出战,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70.96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县高质量摘帽,脱贫攻坚历次考核均居全省前列。依托“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平台,大力实施“四带一自”产业模式,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565个,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750元,年均增长24.25%。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坚持改革开放,发展活力加速迸发积极推进336项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惠企利民政策,累计减税降费超100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20.49万户,年均增长8.2%,累计到位内资2589.9亿元,年均增长10.5%。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合六同城化。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势持续彰显

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1.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199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市城区13条黑臭水体治理全部达标,累计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项目126个,六大库区水质优良;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7.21平方公里,完成人工造林24.45万亩。

坚持协调共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城乡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市本级完成政府性投资469.7亿元,市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科技馆、体育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塔等建成使用。创建省级特色小镇11个,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770个。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累计完成投资272.31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累计完成投资171.17亿元,5G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累计建成基站3366个。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累计投入资金739.48亿元,滚动实施48项民生工程。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7年的1.4倍、1.5倍。城镇新增就业21.42万人。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6所,市城区24所中小学校建成使用,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6.83万套,改造老旧小区58个、农村危房3.5万户,累计安置2.9万户、8.9万人。

2021年,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满怀奋进的豪情,在交出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优异答卷后,开启了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的新征程。全市人民奋勇争先、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位次创历史最好水平。生产总值增长11%,居全省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居全省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7%,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居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6%,居全省第三;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4%、10.8%,居全省第五、第六。

抓产业,促升级

启动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2.8亿元支持“6969”工程。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47亿元,增长18%,增幅居全省第三;霍邱龙翔、叶集大团结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积树成林”工程扎实推进,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23户;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户、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户。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标准地”改革。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8家、限上商贸单位281家。启动实施“雁阵计划”,英力电子成功上市,上市公司立方数科落户市开发区。

抓投资,强后劲

深入推进“精重促”行动,建立“管行业必须管投资”机制,开展亿元以上项目提级调度,531个纳入省调度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0.6亿元,已竣工项目132个、竣工率136.1%。争取新增专项债券113.7亿元,规模居全省第四。聚焦“5+1”产业,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双招双引”,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80个,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1.2%,居全省第二。

抓创新,添活力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6%,高于全省9.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3.4%,高于全省4.6个百分点。成功纳入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入围国家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取得历史性突破。六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考优秀。

抓治理,优生态

空气质量创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比例87.4%、提高2.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持续为零。2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9%,达标率95.45%。深入开展“严重促”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起底、回头看,有效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抓城乡,提品质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顺利完成城市体检。扎实推进“畅强补”工程,环线龙河路节点全面完工,窑岗嘴大桥、皋城路节点、天堂寨路南延工程加快实施;建立专业化“水管家”,实行“厂网河”“供排水”“建管运维”“城乡统筹”四个一体化,经验在全省推广;10个社会投资强功能项目成功落地,完成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专项治理,为群众发证4.88万套。完成征迁近6万平方米;回迁安置6333户、3.16万人,接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开展“六大专项行动”,市民对创城工作满意度达99.45%。完成农村改厕3.5万户,新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61个。

抓民生,增福祉

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设立监测网格4.4万余个,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33亿元、实施项目2246个,有效防范返贫致贫。科学果断处置“5·13”疫情,获国家工作组、督察组充分肯定。精心实施33项民生工程,投入财政资金136亿元。六安一中扩建、一水厂二期、市特教中心迁建等工程投入使用。认真落实“双减”政策,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重畅决”专项行动,分类解决群众诉求,有效化解一批群众揪心的难题痛点。

接续奋斗,全力开创新阶段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达到3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4%;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粮食年产量稳定在70亿斤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乘势而上,提速推进合六同城化

高水平开展规划编制、产业布局、项目推进、公共基础服务等方面顶层设计,着力推动“通勤一小时”快建快通、“产业一体化”互补互惠、“服务一卡通”应通尽通。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化,打通市际“断头路”,消除国省干线公路“瓶颈路”,从铁路、公路、水运等方面提升两地交通通达度。常态化链动合肥产业,围绕合六产业同频共振,深度解构合肥产业链条,开展针对性产业招商。支持县区与合肥各县区加强对接合作,建设产业配套园、产业转移承接园。充分利用合肥科教资源,支持企事业单位联合合肥高校院所、知名专家建立重点实验室、品牌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完善市城区金融、商务、商贸、物流、创意、研发等功能,打造与合肥一体的“生活圈”。

夯实根基,着力锻造工业骨骼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电子信息、铁基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及生物医药为重点,深入推进“积树成林”和“老树育新干”工程,培育产值超千亿元产业3个、超五百亿元产业2个、超十亿元企业50户以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扎实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力争在航空和核电装备、氢能、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争创省政府质量奖。深入实施“雁阵计划”,精准分类培育,力争新增上市公司10家。坚持“三融合三为主”原则,推动开发区创新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支持舒城、霍山开发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厚植优势,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亩均产出率,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补齐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短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深做实“138+N”和“6969”工程,精雕细琢“四大平台”,在食品、果蔬、茶叶、毛竹、中药材、肉制品、水产品等领域积极引进头部企业,支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将单一种养业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体验、消费、服务等各个领域,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农业高端化,积极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以农产品“三品一标”为抓手,积极开展品牌创建,加大区域公共品牌保护、宣传和利用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价值。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展数字赋农行动。

科学规划,切实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编制实施市、县、乡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逐步形成城市空间、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着力打造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大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统筹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新城区有序拓展和外围组团建设,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城市能级。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级城市提质扩容,着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工业强县、旅游强县和现代农业强县。加快乡镇发展,进一步完善通信网络、路网、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规范健康发展特色小镇。

民生为先,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以有效措施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倍增”计划,逐步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对标2021年省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着力补差补缺,强化供给能力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生育托育、社会保障等急难愁盼问题。合理规划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加快补齐短板,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市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扎实做好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安全生产等工作,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奋勇争先,扎实做好开局之年各项工作

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

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在实际工作中奋力完成得更快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次靠前;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能耗双控及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80亿元以上;全力延展“双招双引”,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70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以上,到位内资增长12%以上,实现到资822亿元以上。

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标准农田43万亩,新增流转土地15万亩,新增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力争落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投产100个,工业投资增长10.5%以上,力争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60户、超10亿元企业超30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增强创新能力,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强化区域融合发展

积极融入长三角,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城市互动交流,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各县区与沪苏浙城市开展对接交流,支持各开发区与沪苏浙园区开展结对共建;深度链接合肥,全力推进合六经济走廊专项建设行动,谋划推进在毗邻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实现多个居民生活场景异地同城待遇。

深化改革开放

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市区财税体制改革,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互联网+”系统应用;着力扩大开放,力争跨境电商交易额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达到30家。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持续促进农民增收,乡村公益性岗位稳定在2.5万个左右,乡村休闲旅游营业收入提高到75亿元,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建设99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完成3万户常住农户改厕任务,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高标准开展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源头治理;高标准强化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稳步实施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高标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绿色建筑。

加快城乡协调发展

做强中心城市,打造合六经济走廊科创新城和现代产业新城,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进“畅强补”升级行动,有序开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加快海绵城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做实县城和集镇建设,加快县城提质扩容,精心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好33项民生工程,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推动医养康养结合;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新(续)建幼儿园8所、新建小学3所,新(扩)建初中4所;深化综合医改,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强化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