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江淮】诗城园丁跨越千里来扶贫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六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12-18 08:32

  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因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马鞍山又被称为“诗城”。从马鞍山的大学校园到西河口乡的小山村,来回500余公里的路程记录了驻村大学教师的扶贫步伐。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凤霞带着两名同事,千里迢迢来到裕安区西河口乡红石岩驻村扶贫,在大别山深处做出了扶贫好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庄严承诺让李凤霞干劲满满、信心十足。“贫困户家里有事?好,我把家里安顿好立马回来。”今年7月的一个周末,李凤霞前脚刚进家门,后脚便接到了村里的电话。赶了几百公里才回到了熟悉的家,没待一会又得返程,李凤霞心里虽说不舍,但她明白这是自己该有的担当。
  “贫困户家里无小事,尽快帮助他们脱贫是我们工作组头等大事。”李凤霞告诉记者,自从驻村以来,她和另外两名老师就开始了两边几百公里的奔波。红石岩村位于西河口乡西南部,共有8个村民组,是裕安区75个重点贫困村之一。而李凤霞也把这个小山村当成了第二个家。
  村部隔壁,红石岩茶竹专业合作社的厂房建设接近完工,投产后将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山区云雾弥漫的自然条件以及红石岩村特有的土质,成就了红石岩优良的茶叶品质,且茶叶种植规模较大,共有6000多亩,具备产业化、规模化的条件。挖掘茶叶、毛竹资源优势,做到“种植标准化、加工工艺化,品牌高端化,销售多元化”,这是扶贫工作队对该村茶竹产业的定位。
  集体产业有了着落,贫困户的生活也要有保障。“你这个豆腐做得好啊,技术不错,山里的水更是你家豆腐的招牌,这要能卖进城里的超市、菜场,肯定很受欢迎。”在红石岩村,不少家庭有磨豆腐的传统手艺,而当地优质的水资源更是让这里的豆腐品质上乘,李凤霞所说的“走进商超”也在今年11月份变成了现实。离村部不远的一家商店里,25岁的吴进军经营着阿里巴巴加盟店,最近,他又跟市里的万隆购物连锁超市合作,成为该超市在红石岩村的农副产品收购点。
  “我原来在合肥做设计,在朋友的影响下回来开了加盟店,村里人收个快递、上网买个东西都来我这。”吴进军告诉记者,他很早之前就留意到了村里农副产品销路窄的现象,“农户卖不掉、城里买不着”成为不少地区农特产品市场的真实写照。有了这个收购点,农户家里有什么特产要出售就方便多了。“不单单是贫困户,村里有特产的农户都能受益,跟超市合作,收购点现场结算,价格上也有保障”,李凤霞告诉记者,原来,万隆超市的老板是她的校友,一次闲聊萌发了布局农副产品收购站点的想法。如今,这个想法已然变成了现实。
  在红石岩村傅院村民组,40岁的傅传群正在打理茶园。“明年春天你这茶树可千万不能打药,灭蚊虫可以用粘板,种植上遇到什么难题尽管找我们。”刚刚吃过午饭,李凤霞便来到贫困户家中,出于品质考虑,李凤霞主张茶园禁用一切农药,表面上看产量会稍受影响,但茶叶价格可高了不少。在傅传群眼中,李凤霞没有干部作风,更像是一个知心朋友,“我们家年底能脱贫,茶园、毛竹,再加上光伏发电项目,一年能有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傅传群告诉记者,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她的信心足了、干劲有了,最大的心愿就是教育好两个女儿,让她们有个好未来。
  呼吁校友捐款捐物、请托朋友找市场,只要能给村里带来好处,再小的机会李凤霞也不会放过。迎着朝阳出门、伴着月亮回家,这是李凤霞对目前工作状态的描述,“感觉一下回到了高中时代,这种节奏虽然辛苦但很充实”,李凤霞笑着说,她和工作组的其他老师要更好地拥抱乡村生活,为红石岩村做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