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让“银发族”有更多获得感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六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12-06 08:3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连日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家一致认为,随着老年银发大潮的滚滚而来,通过政府和全社会加大对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关注与建设投入,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必将成为现实,“银发族”都会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部门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打造养老服务品牌、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特别是我市农村公办敬老院转型升级的做法,先后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12月2日,记者在转型升级后的裕安区信德徐集敬老院采访,处处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敬老院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安全制度、工作人员守则等张贴得整整齐齐,一目了然,彰显出管理的严格和规范。老人们有的在晒着暖阳,有的在娱乐活动室里下象棋、看电视,一派和谐景象。说起今年敬老院发展变化,该院院长黄光荣激动地说:“我们敬老院通过转型升级、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后,生活环境比过去不知道好多少倍。”据了解,转型升级后的农村公办敬老院,在确保本区域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基础上,也吸引了社会老人自费到敬老院寄养,能有效增强农村公办敬老院的发展活力和后劲,真正最大化地释放民生项目效益,使民生资源惠及所有老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市深刻认识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这一要求,积极应对进入老龄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科学把握随之而来的老龄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机遇,切实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信德裕安区老年公寓是一家社会养老机构,主要吸纳城市社区老人。在该公寓入住的现年78岁高龄的孙士秀老人,尽管年岁已高,但看上去精神矍铄。她高兴地说:“我们这些老人住在公寓里生活非常幸福,每天早餐有鸡蛋、点心包子、稀饭,中餐荤素搭配,晚餐有蛋炒饭、面条、米饭、稀饭。每天都更换食谱,让我们老人住得暖心、玩得舒心、吃得健康,一点儿也不比在家里生活差。”为顺应社会养老需求,提升服务质量,信德裕安区老年公寓在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配备了专职营养师、心理医生和保健医生,全力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全时段服务保障。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是人民生活的幸福蓝图,必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养老事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市养老行业协会会长刘学道说,目前全市共有敬老院215所,60岁以上老人约105万人。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快对农村公办敬老院转型升级,有效破解了农村敬老院过去普遍存在的运营、管理难题,实现了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经营,大大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我市的“样板”做法在淮南寿县、滁州定远等地推广,进一步开创了全市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