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与我们这一行】帮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核心价值观是开启他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的一把金钥匙。”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王小庆说,近年来,市关工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全市各级共成立了近千人参加的各类报告团100多个,进学校、下基层、进企业、跑社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讲;大力提升青少年“四红”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努力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开展“唱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看红色展览、扬红色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其中第三届活动中全市有1560多所学校参与创建活动,占学校总数的84%,覆盖在校学生63.75万人,参与率达80%,我市获得由中关工委、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颁发的33所“零犯罪学校”、1个“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11个先进集体、6个优秀组织奖、40名先进个人、50名优秀辅导员、59名法律知识竞赛学生个人奖等奖项。创新组织“党是阳光·我是苗”少幼儿书画大赛,把书画赛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红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实行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下一步,我市将通过举行全市‘百名优秀少年’评选表彰等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营造‘激发正能量、树立好榜样’的良好氛围。继续推进市级‘零犯罪学校’创建和第四届‘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上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课。”王小庆说,市关工系统将继续深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意义的认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等的表述,自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十九大报告中提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金安区三里桥小学党支部书记张明认为,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全面加强师德建设。张明表示,近年来,三里桥小学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也先后多次进行有益尝试,如开展“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签订师德承诺书,实行一票否决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老师树立师德。今后学校将致力在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上下功夫,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