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周正敏:带着妈妈去打工
概述:一个18岁的阳光女孩,因父亲重病,她辞去外地的工作,毅然回乡,带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妈妈和上学的弟弟在家乡打工,还要服侍胃癌晚期的大伯。上班干活、训练母亲生活自理,做饭洗衣,她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2点之后。她的事迹感动了好心的企业老板夫妇,也感动了周边的群众。
正文:她,是一个漂亮开朗的18岁女孩,却从小生活在父母均为重度残疾的苦难家庭;她,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却不得不忍受早早退学回家的痛苦;她,在乡镇的小电子厂打工,却将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和刚升入初中的弟弟带在身边;她,只勉强读完初中,却励志要培养年幼的弟弟读大学。她是舒城县五显镇大路村的周正敏,是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整个家庭的花季少女。
周正敏家里本来是有五口人的,除了爸爸妈妈和弟弟,家里还有一位与父亲同母异父的大伯,已于不久前离世。大伯本来是大路村的五保户,一直跟着正敏一家生活,也给予了姐弟俩父亲般的温暖和关怀。由于身患胃癌,在晚期的时候,也是正敏独自一人带着大伯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病的,对此正敏只是说了一句话:我们姐弟俩从小就是大伯照顾着带大的,他那么难受我怎么可以不带他去瞧呢?正敏的父亲身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很早就没有了劳动能力,多年的病痛已经将他折磨的不成人形了,大路村的人提起父亲都是才四十多些的人看着就像六十好几的,现在也仅仅可以照顾自己的起居而已。说起母亲,也是一个从小苦命的女人,出生一百天不到就检查出小儿麻痹症,一直靠拐杖走路。生了正敏和弟弟之后,又因为跌倒引发脑血栓,现在的后遗症已经使她完全不能自理了,没有药物,只能靠功能性锻炼维持。
2011年,正敏在不得已退学之后,曾经跟着家里的亲戚到昆山的周庄打工,一年后,因为大伯病重,正敏回到家中照顾将大伯带到医院看病并随身服侍了一个月。从医院回来后,正敏看着还是通过危房改造计划改造的三间小平房,看到均躺在床上不能行动的大伯和双亲,看到小弟那双渴望求知的眼神,她做了一个决定,再不出门了,就在小镇上找一份工作,让可以简单照顾自己的父亲在家里,自己则带着母亲和弟弟一起到镇上打工。
2013年2月,正敏来到了五显镇的鸿晟电子配件厂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拿着简单的计件工资,做的好加班多可以拿到2000多元,做的少的时候就只有1000元基本工资了。电子厂老板韦宗东看着小女孩的处境,主动将自家工厂的一间仓库改成了她的宿舍,同时将厨房腾出来给正敏使用。韦老板说,这么好的小孩这么可怜,我们能提供的都提供了,能帮的上的就尽量帮着。大伯的后事也是韦老板拿出八千元钱帮着办的。
带着母亲打工的日子里,除了要干活,正敏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给母亲洗澡、穿衣、帮着做功能性锻炼,还要做饭,照顾弟弟吃饭后再喂给母亲吃。母亲行动困难,每次给她洗澡穿衣是最辛苦的,每天都要用热水给母亲洗澡,要是哪天没有洗,就担心母亲身上不舒服,洗过之后还要小心翼翼的将衣服穿在身上,生怕弄疼了可怜的母亲。喂饭的时候更是乌鸦反哺一般,将热饭热菜一口一口的喂到母亲嘴里。正敏还说其实别看我弟弟小,他也很懂事,每次我要加班工作没时间的时候,都是弟弟在烧饭,给母亲喂饭的时候他也都在旁边。当问到带母亲到工厂来打工怕不怕工友们笑话她有这样的母亲和这样的家庭时,正敏笑着说,怎么说呢,儿不嫌母丑,我要好好照顾我的爸爸妈妈。笑的清纯、含蓄、自然、柔和,笑里写满了坚强,这样的笑一直都在,只有在问到“当时是不是还特别想上学”的时候,小姑娘的眼泪在打转,但是很快又将头抬了起来。没有对现状的自怨自艾,没有对未来的无助恐惧,有的只是“困难要自己解决,只要认真干活就好了”这种宣言般的生活态度。她是那么的向上,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
对于未来的生活,正敏的想法很朴实,照顾爸爸妈妈的身体,让他们少受点苦难,然后就是好好培养弟弟读书,说到这里,正敏又笑了笑,“我现在还可以辅导一下他的学习,以后要是读高中读大学我就没有办法了。”依然是那种干净的一尘不染的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弟弟也在旁边安静的笑着,黑黑瘦瘦,却透着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