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秦伟海:勤俭奉献谱忠诚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六安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0-26 16:16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概述:秦伟海,男,武警六安市裕安区消防中队战斗班长。入伍以来,该同志参加灭火救援1000余次,抢救人员百余人,他用自己的忠诚、勇敢和敬业时刻守卫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秦伟海同志作为一名士官,一名战斗班班长,他带领全班同志一次次深入火海,一次次直面死亡,用真心、真情书写了消防官兵爱民为民的真挚情怀。2008至2010年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士兵”,2010年5月因打造铁军成绩突出荣立总队三等功一次,2010年9月进入南京士官消防指挥学校进修。2011年参加深圳市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保卫,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并荣立“安保先进个人”。

20151026161455255_EfJIPRo7.jpg

秦伟海用手将管道内的泥沙扒出来成功救出被困工人

  抢险救援战斗中的排头尖兵
  作为一名消防兵,秦伟海深知火警就是命令,火场即为战场。每一次红门开启,每一次警灯闪烁,都是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较量、苦与累的磨练,秦伟海对此无怨无悔。秦伟海入伍近七年参加灭火战斗不知有多少次,每次都是冲在最前面,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2013年的某一天,六安市裕安区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六安市鼓楼街南侧花鸟市场附近一市政污水管道铺设工地发生坍塌事故,接到报警后的秦伟海与8名指战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援,现场被困工人宋某被埋压在污水管道尽头(该污水管道纵向深度约5米,横向深度约30米),事发时,共有2名工人在管道深处进行挖掘,在作业过程中突然发生坍塌险情,其中一名工人成功逃出,宋某在逃离过程中不幸被塌方的泥土掩埋命悬一线,危在旦夕。时间就是生命,秦伟海主动请求进入污水管道救援,管道救援的过程是危险的,且管道空间狭小, 只能容下一人缓慢爬行,且管道的存在大量积水,身体只能匍匐前进,因为如果稍有不慎,施救人弄不好反而会变成被救者。经过近15分钟的摸索,在横向匍匐30米左右终于找到命悬一线的被困工人宋某,看到奄奄一息的宋某,他自己确冒着二次塌方的危险,利用木板用力抵住泥土严防松动并与伤者对话,安抚伤者情绪。同时,其他战友利用挖掘机对管道另一端进行挖掘,缩短救援时间。就在挖掘机外部作业导致内部泥沙表面受到震动瞬间 “液化”,表层的沙子很快往下跑。“生命”的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失,宋某的意识也越来越模糊,情况不容乐观,为了让被困人员感到希望,该同志双手交换将被困人员胸部埋压的泥沙一点点移除,陷入泥沙的人一般都动弹不得,密度增加以后的沙子粘在埋压在泥沙里的被困人员胸口位置,对被困人员形成很大的压力,让人很难使出力来。
  坚硬的沙粒,动摇不了他坚定的信念,磨破的双手,阻挡不了他救援的步伐,疼痛的指间,抑制不了他心中的那腔热血!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支撑着爬到上风方向,猛吸几口新鲜空气,稍微缓解后又立即投入战斗。然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让内部救援进程进展缓慢,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被困人员已经开始讲不出话语,他意识到现在是时间与生命赛跑,必须争分夺秒,加快进度,他死命的用双手扒开压在被困人员周围的沙土,为了避免让被困人员免受二次伤害他将安全头盔与抢险救援服给被困人员穿在身上,他自己忍受着浑身的疲惫,把被困人员双手搭在自己的脖子上,利用绳子的牵引一点一点的向洞口爬去,最终, 被困人员成功救出......像这样的典型事例还有很多。
  勇创革新之路上的岗位能手
  当“消防”二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当人们更多地向消防投来信赖的目光、伸出援助之手时,消防官兵肩上的担子便愈显得沉重而神圣。“动作、思维、体质同时练习”的指导思想,使新时期的消防官兵步入了一片新的练兵天地。在六安市裕安区消防大队,业务骨干秦伟海也便有了大显身手、展示自身潜能的机会。面对现有装备、训练项目、训练方法等有待开发创新,有待于向更实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的现状,秦伟海开始对每个训练项目、每一件器材装备重新摸索研究,以变应变,刻苦训练。训练革新中的秦伟海表现得相当活跃,他十分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每次学习都有进步,都有收获。面对中队特勤训练项目多、新装备多、火场特殊情况多的特点,他积极搞器材革新、编训练程序、作示范动作演示等等。他参加了12个大类、24个特勤业务项目的训练,学习掌握了火场排烟、 照明、破拆、救援等 80余种操作和器材保养方法。但秦伟海并没有满足于这些,他潜心器材革新,并为之付出了许多。作为一线战斗员,颇爱思考的秦伟海逐渐发现了现有装备的种种弊端,但秦伟海坚信“任何东西都是人做的”。正是这种世上无难事的精神,他解决了很多消防装备不适应火场的难题。当前市政消防火栓破损比较厉害,严重影响到火场供水,于是他制作了消火栓堵漏器。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的进步,消防装备也越来越精良,高科技的装备不断出现,不同配置的电源插头也越来越多,于是他研制出了便携式多功能电源转换器,解决了通讯工具、照明灯具在救灾现场充电难的问题。他研制创新革新的器材装备还有很多,大到关系战斗员人身安全的移动供气源,小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消火栓编号图章。只要有利于火场需要,有利于工作需要,他就想办法出点子去研制。他把淘汰的器材构件重新组合,修旧利废,变废为宝,累计为大队节约经费5万余元。
  践行优良传统的持家能手
  有人问:“秦班长,你为什么总是那么的勤俭节约?”秦伟海总是说,这是军人的优良传统。为了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秦伟海在消防部队内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队里战士、政府专职消防队员走上了一条践行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路子:几年来,他率先垂范,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分钱、每一张纸等细小方面做起,坚持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在建设节约型部队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他担任机房维护员时为了防止机房内的重要机器过热导致网络中断而耽误大队的正常工作,秦伟海每天晚上按时关闭机房的空调,七年如一日他始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屡创不平凡的业绩。他为了能够圆满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对自身的要求非常高,不断钻研本职业务,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在队里,无论是干部,还是战士都说“秦伟海,好样的!”。
  短评:
  不畏危险,勇于创新,勤俭节约,这些形容词用在武警六安市裕安区消防中队战斗班长秦伟海身上,是如此之贴切。他在危难时刻,并没有考虑个人安危,挽救了国家财产和公民的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探索中学会创新、节约。他用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信念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军人顽强拼搏,奋勇不顾,勇创革新的高尚风貌。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