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四届四次全体会议提案参考选题
一、 经济建设
1.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传统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2.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3.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4.突出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培育更多创新企业
5.加快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6.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7.着力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8.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9.进一步加强政银企担合作,创新融资产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0.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11.改革投融资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12.进一步扶持优势成长型企业和小微型企业
13.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改造
14.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促进商贸经济信息化、现代化
15.大力扶持农村电商,促进农村和农业发展
16.抓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及管理,提高农业防洪抗旱减灾能力
17.激活民间资本参与经济建设
18.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19.统筹推进“一心一廊”“一谷一带”建设
20.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21.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2.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加快调转促步伐
23.发展康养产业
24.统筹城乡发展
25.建立健全孵化体系,支持科技创新
26.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
二、政治建设
27.全面推进法治六安建设
28.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各项改革,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29.弘扬法治精神,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30.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坚持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3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
32.抓好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施
33.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34.完善城乡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深化政务、事务、村务公开
3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37.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创新制度,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反腐倡廉工作
37.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
38.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我市人才队伍建设
39.抓好基层党建,创新社会治理
40.加强政协民主监督、创新民主监督形式、提高民主监督实效
三、文化建设
41.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42.加强网上思想阵地建设,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43.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动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44.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45.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
46.强化文化产业市场管理、促进健康发展
47.挖掘红色资源,彰显红色文化
48.弘扬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
四、社会建设
49加强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50.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51.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
52.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
53.着力推动形成监管戒治、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的一体化管理、流程化对接新模式
54.推进社区矫正法治化建设
55.加强和推进全市法律援助事业,让更多群众享有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56.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57.促进就业创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58.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59.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
60.创新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61.加强城市综合执法,强化环境卫生、小区物业、公共活动场所管理
62.做好“菜篮子”安全和供应
63.加强食品安全和管理
64.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
65.城区停车难问题
66.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67.注重长效管理,巩固创卫成果
68.加强城区非机动车辆管理
69.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
70.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
五、生态文明建设
71.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72.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73.以改善城乡环境为切入点,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74.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让皖西大地蓝天绿水常在
75.坚持自然生态,重视湿地保护和建设
76.以村庄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7.加强传统村落和自然生态保护
78.切实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79.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创新林业治理体系,提升林业治理能力
80.开展绿色低碳出行行动
81.积极推广建筑产业现代化、绿色建筑
82.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83.加强水生态保护
84.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85.加强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
86.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
87.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