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别山 以足球温暖革命老区留守儿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足球报 作者:王玮 发布时间:2016-04-02 08:00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安徽,在中国足球的领域里,是一个十分边缘化的省份,在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中,安徽足球的最好成绩,是安徽九方获得的2008年中甲联赛第四名。   没有根基,缺乏足球人口是安徽足球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而正是这样一片足球荒漠,却意外地吸引了世界足坛豪门的目光。皇家马德里基金会(以下简称皇马基金会)将其在中国的第一所公益足球学校设立在安徽的革命老区金寨。   穷山沟里设足球学校   为了帮助贫苦地区的儿童,用足球带动教育,带给孩子们快乐,皇马基金会此前在全球70多个国家共设立了260多所公益足球学校,学校均为纯公益性质,皇马基金会定期派教练进行辅导,并给与足球、球衣以及足球教材等方面的支持,不收取任何费用。去年下半年,皇马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关心下一代基金”签署合作协议,开始推进中国公益足球学校项目,最终,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选定了位于安徽金寨的思源实验学校,成为皇马基金会在中国的首座公益足球学校。   金寨位于大别山腹地,四面环山,一条史河贯穿全县,自然风光秀丽,是河南、湖北以及安徽三省的交界处。在历史上,金寨是革命老区,是著名的将军县,出过洪学智等多位将军、名人,不过,金寨也是贫困县、贫困山区的代表。山区的地貌限制了金寨的发展,这座山窝窝里的小县城,因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青壮年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一座年龄断层的空城。经济落后,教育势必跟不上,金寨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中国的第一所希望小学,也正是落成于金寨。   近几年,金寨的情况开始有所改观。在距离老县城不远的地方,新城区拔地而起。在新城区内,高楼、商场、医院配套齐全,思源实验学校也应运而生。金寨县思源实验学校是一所由金寨县人民政府出资和香港言爱基金捐资建设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寄宿制学校,落成于2013年,硬件设施完善,目前在校生34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那里是金寨为数不多配套有人工草足球场的学校。   北体大提供技术支持   不过,在皇马基金会到来之前,足球在这里是个陌生的词汇。   “为了是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开设了很多的兴趣班,比如拉丁舞、国画、手风琴等,之前也搞过足球活动,但没有系统开展。我们有足球场,但以前看不到孩子踢球,也没有足球,没有老师教足球……”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孙业旭介绍说,这是过往的现实情况。   思源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全校九个年级三千多名学生,但只配备了四名体育老师。其中,三名为女老师,主要负责初中部的体育课;小学部的专职体育老师只有一名叫杨恒玉的男老师。四名体育老师里,没有一人踢过足球。   “以前学校里也有几个足球,但都是上体育课前,热身做游戏时用的。”杨老师说,他自己之前看过足球,但没怎么踢过。上体育课的时候教过学生篮球,但却没有开展过足球,一方面原因是自己没有教足球的方法和经验,另外也受限于客观条件,没有足球。   据了解,此前思源全校也就只有三个足球,其中两个还一直都没气。这一切伴随着皇马基金会的到来,都得到了解决。   去年十月,皇马基金会联合“关心下一代基金”,与思源实验学校签约,后者正式成为了“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皇家马德里基金会金寨足球学校”,也是皇马基金会在全球的第264所公益足球学校,这同时也是全中国的第一所公益足球学校。随后,在安徽省关工委、金寨县政府等多方面的协助下,足球项目在思源学校正式地开展了起来。   “现在我们学校二年级每周有两节体育课,其中一节是专门的足球课。另外,三到八年级的同学,我们利用每天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时间,开展了足球兴趣班。”孙校长说,“之前师资力量少,想开展足球运动开展不起来,皇马来了之后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据皇家马德里俱乐部亚太区CEO武又文介绍,选中金寨思源学校作为皇马基金会在中国的第一座公益学校,一方面考虑到金寨的实地情况,可以通过足球来给更多的孩子带来快乐,另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试点,希望能够带动安徽足球的普及和开展。   皇马基金会主要在师资和硬件两个方面给与思源帮助,“皇马基金会与北体大合作,在去年项目开始时,北体大选派了四名竞技体育学院和体育教育学院的足球专项学生,利用半年的实习期,前往金寨做足球教练,一方面带学生,另一方面也辅导当地的体育老师。今年,来自北体大竞体大三的杨树涛、李凡以及体教研二的史国信三名同学前往金寨,加入了该项目。另外,在社会力量的赞助下,我们给金寨的学生带去了500多套球衣、球鞋等装备以及200多个足球……”武又文说,“我要特别感谢九合体育,感谢他们的爱心捐助,正是在他们的多方面支持下,这个项目才得以更加顺利地开展,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公益足球学校的建设当中。”   以足球温暖留守儿童   3月14日到16日期间,武又文协同皇马基金会国际事务部主任罗莎・隆卡,以及皇马基金会足球及培训事务技术主管大卫・希尔,前往金寨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培训,大卫・希尔作为讲师,将皇马基金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一一做了讲解。另外,通过风客会的赞助,关心下一代基金还带去了牛奶等补给品,赠送给了金寨的学生。   “我们知道金寨的情况,也了解这里的孩子,我们希望能够尽我们的可能来帮助他们,开展足球运动。我们在全球开设这样的学校,并不是为了皇马培养球员,所以千万不要和孩子们讲,你们现在踢球,将来就会去皇马。我们不是在培养球星,而是在用足球传递快乐,让更多的孩子喜欢足球,并且让他们通过足球训练完善个性、品格。”罗萨女士在活动中说。   真正接触到足球之后,金寨的孩子们开始喜欢上这项运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生活也增加了很多的乐趣,“有些孩子在文化课当中找不到成就感,但是在球场上能够找到成就感,反过来又把这份成就感带到学习中,学习也有提高。如果开展得好,可以改变学生很多的不良习惯,促进学习。”孙校长说,“我们学校大概有800多名留守儿童,他们中有些人会心理孤独、不愿合作,足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本身是一项团体运动,需要合作、集体,开展足球运动也能够让他们改变性格。”据了解,思源方面已经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新进几个体育老师,他们准备将足球作为学校的特色,全面开展。“像我们这样的学校能够达到8到10名体育老师,就可以达到基本要求了。把足球当做我们学校的特色,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每周开一节足球课,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足球。依托皇马基金会的资源,开展足球普及、足球知识教育。”未来,皇马基金会与思源学校的合作还将继续下去,皇马基金会方面会定期对思源的足球教育进行帮扶。   皇马基金会金寨足球学校,不单是皇马基金会在中国的第一所公益足球学校、一个试点,同时也是公益足球学校在中国教育体系里迈出的第一步,是开展校园足球的一次探索。在金寨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上,由刘伯承元帅题写的“燎原星火”四个字,如今依旧金光闪闪。金寨足球学校的成立,也正是这样小小的火苗,希望最终可以燎原安徽这片足球的荒漠,让更多的孩子体会到足球的乐趣,并爱上足球。   在考察了几所中国的学校之后,皇马基金会最终将其在中国设立的第一所公益足球学校,放在了安徽金寨的思源实验学校。这所2013年才落成的学校,有着堪比北上广知名中小学的硬件条件,来自香港言爱基金的资助以及当地政府的配套款项,让大山里的孩子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   学校坐落在金寨县的新城区,原本那里是一座荒山,伴随着开山、建校、修路工程,学校的周围如今也已高楼林立,更多的楼盘也在新城区拔地而起。从表面上看,这里与绝大多数国内经济发达县市无异,但在繁华的表象之下,还有着嘘唏。   在皖西、在大别山腹地,金寨县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依山傍水的金寨,却受限于这四周围的大山,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这里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是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的所在地。象征着山区贫困儿童的那张最著名的照片,就出自这里,里面的“大眼睛”苏明娟,是地地道道的金寨人。   伴随着高铁的开通,如今的金寨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依然没能摆脱贫困的帽子。在新区里,可见高楼,但却不见车水马龙、人头攒动,金寨的大多数青壮年,都离开这个山洼洼,外出打工谋生,留下的是老人以及儿童,他们的生活被禁锢在这大山深处。   在思源实验小学里,孩子们对于外来的一切新鲜事物,都表示出了好奇,看到记者的镜头,他们会扎堆靠过来,摆出各种姿势。面对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他们更是当作稀罕事,“别说孩子们了,我们都没怎么见过外国人。”学校老师说,这些孩子当中,绝大部分来自山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很难被轻易打开,他们更害羞,更不愿意表达,但对于一切却都更加好奇。采访石善红时,面对陌生的记者,小姑娘起初不敢说话,我递给她一瓶矿泉水,然后坐在操场旁边聊,慢慢地她才开始有说有笑,只不过直到采访结束,她始终没敢打开那瓶矿泉水;足球队的队长朱华杰脸上开始有了青春痘,身边总围绕着几个练其他项目的男同学,他有自己的理想,像去上更好的学校,但在目前这个年纪,依旧没有想到早晚有一天要离开这个城市;一直在父母身边的刘翟,比其他孩子明显更加开朗,即便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刘翟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也没觉得和其他同学不一样,她甚至比很多孩子更快乐。   足球是让这些孩子打开话匣子的引子,他们或许还没有踢过足球比赛,甚至没有看过真正的足球比赛,但在他们看来,足球就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在走访的三天时间里,我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踢球时的快乐,发自内心的快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脸上的笑容终究是不会说谎的。   皇马基金会的到来,成了这个小县城的大事件,他们带来的足球,带来的足球理念,让这所学校的孩子都能够亲身接触到这项运动,也体验了足球带来的欢乐,也让这里的老师知道了如何去将足球与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孩子们虽然不懂皇马基金会的标志能够代表的重大意义,但他们珍惜这些叔叔、阿姨带来的每一件球衣、每一双球鞋。在大卫设计的一次足球游戏环节中,教练说出一个国家名,学生们就要说出这个国家的首都名字,且要把足球盘带到指定的位置。当大卫说到“西班牙”时,几个六年级的小姑娘一边喊着“皇马”,一边带球欢快地跑了过去。“皇马”这两个字,在她们脑海里成了西班牙的代表,也是足球的代名词。   在和刘翟聊天的最后,小姑娘也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是想要资助我吗?”我想,我能做的,就是把她们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大别山深处有这样一群孩子,以及她们参与足球活动的梦想……   石善红:我喜欢大家一起完成任务的感觉    “我之前在我们那山里面上学,学校一共三层楼,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那上面,一个班有二三十个学生,今年我们那的中学重新建了,学校大概和那个操场那么大……”石善红说着,将手指向了思源学校那块不及足球场大小的操场。   记者眼前的小女孩,皮肤略黑,比一般孩子要瘦弱一些,却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石善红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18岁的姐姐在合肥读书,在她的成长记忆中,一直和爷爷相依为命。去年九月份,石善红走出了“那山里面”,成了县城里的思源学校七年级(初一)8班的学生。   石善红的家在水竹坪乡,距离金寨县城大概70公里左右。以前爷爷在的时候,石善红隔几周会回一次家,剩下多半时间会住在学校里。每次回家,她都要倒两次车,到水竹坪一个小时,再进山约需40分钟,来回路费60元,这也是她不总回家的原因。   尽管金寨县城也并不繁华,但对于山里出来的孩子来说,这70公里的路足以让他们看到另一个世界。石善红小心翼翼地迎接着一切,与此同时也在“保护着”自己。她不爱说话,不善表达,偶尔说出的几句还带着浓重的口音,但笑起来很美。   石善红的班主任叶宏敏说,在她的印象里,石善红胆子小,但做事很努力、很认真,“她写字永远都要用尺子比着,虽然写得慢,但会更整齐。”而入学这大半年来,石善红也在逐渐改变,“让她改变最大的或许就是参加了足球兴趣班,她明显比以前更加自信了。”叶老师说。   “我之前从来没踢过足球,但我知道(足球),我想自己接触一下。”石善红说。很多事情对于她而言,都是新鲜的,于是,老师在班上询问谁愿意报名足球兴趣班时,石善红主动举了手。叶老师说,参加足球班会比较辛苦,石善红则回答:“我们是农村出来的孩子,老师你可以放心。我们在家干活,上山下地都不怕。”老师考虑她身体条件不错,就让她参加了。   踢起球来,石善红才发现足球原来这么有趣。女孩子和男孩子一起踢,偶尔会吃亏,石善红第一次做足球游戏的时候,就和男孩子撞到了一起,但她不觉得疼,反而觉游戏很有意思。“我喜欢大家一起去完成任务的感觉。”石善红说。参加足球兴趣班之后,石善红有了皇马基金会赞助的球衣以及人生中的第一双足球鞋。每次踢完球之后,她都会将鞋刷得干干净净,现在看起来仍像新的一样。小姑娘爱干净,但学校里没办法洗澡,她就用打来的热水洗洗脚,等到有机会回家时再洗澡。   踢球让原本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变得开朗了许多,“她的变化还是挺明显的,比以前爱笑了。”叶老师说,石善红也开始更多地参加班级活动,班级里每次打扫的时候,她都自愿加入,“去年元旦时候学校举办跳绳比赛,她给我们班争得了荣誉,我们班获得了女子团体第一名。”叶老师说,石善红甚至主动担任起了寝室长。   去年10月,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曾前往金寨,纪录了皇马基金会在思源学校开设公益足球学校的故事,石善红由于参加了足球兴趣班,也在纪录片里露了脸。节目播出之后,视频在学校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了几天,打那之后,石善红就成了同学口中的“大明星”,每次说到这里,石善红总会捂着脸不好意思地笑起来。   只可惜,相依为命的爷爷,没能看到石善红踢足球的样子,“爷爷去年年底生病去世了。”石善红说,她也不知道老爷爷生的什么病,因为妈妈没告诉她,她只知道爷爷再也回不来了。前不久,石善红认了一个干妈,“干妈家在县城里,我现在每周末都回她家。”父母不在身边,干妈就成了石善红的另一个寄托。   足球给石善红带来了最真切的快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她仅有的快乐,但她在抓紧可以和足球接触的一切机会,享受其中。除了参加足球兴趣班,石善红还会去看踢球的书,思源学校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一本。我问石善红,有没有在电视里看过足球比赛,她腼腆地说:“我想看,但不知道在哪看。”   刘翟:我将来想到太空去   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刘翟,留着长长的马尾辫,跑起来的时候,长长的辫子像在背后跳舞。刘翟比其他孩子要更开朗一些。看见记者的相机镜头时,她很自然地摆出“耶”的手势,说话的时候,笑容也一直挂在脸上。那笑容纯净得如这大别山的空气,不掺合半点污浊,没有悲伤、胆怯。   刘翟的家虽然在县城,但家境却不比那些深山里的孩子好。她的父母都是聋哑人,家里还有一个四岁的妹妹。在母亲出去打工之前,全家的收入都来自父亲的理发店。与其说是店,不如说“摊”。店里只有父亲一名理发师,一个座位,理一次发收10元。刘翟笑着说,她觉得爸爸理发理得很好,因为“挺多人找爸爸理发”,但依旧“不是特别赚钱”。   “理发店”只是一个很小的门面,同时也是她们四口人的家。每天下午放学,刘翟都搭同学的顺风车回家,到了周末的时候,她会去奶奶家写作业。有时候刘翟还会帮忙做些家务,照顾妹妹。她做过一次饭,“我看过妈妈炒菜,也想做,但我不会开煤气,就叫我妈帮我。”说完,刘翟做了一个竖拇指的动作。她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很阳光,可以感染到她周围的人。在她这个年纪,或许还不知道“命运”这个词,但她明显地接受了这一切,并且能够通过她的方式寻找到生活的快乐。   在来到思源学校之前,刘翟读的是另一间希望小学,后来学校拆迁了,她不得不换了学校,在转了几次学后,最终落脚在这里。刘翟的学习成绩不错,去年的期末考试考了全班第一。也是在去年,她参加了足球兴趣班,第一次开始接触到足球。无论自己踢球的时候,还是给同学加油的时候,总能够听到刘翟银铃般的笑声。   家里人也鼓励她踢球,但刘翟说其实就是踢着玩,之前没见过足球,和家里人说踢足球的时候,先是通过比划,后来直接用笔写给爸妈看。“踢球好玩,我们踢过比赛,大家分成两队,我还进球了。”小姑娘的表达方式很单纯,所谓比赛就是把所有人分成两拨,无所谓位置,刘翟因为跑得快,总在最前面。在描述自己的那个进球时,刘翟一脸认真地说:“是俺们一块进的球,也有大家的功劳。”   从去年开始,一名上海籍女军医开始资助刘翟,并承诺将会一直资助到她上大学。由于工作脱不开身,女军医经常托父亲去看望刘翟,“伯伯和姐姐会带我出去玩,我偶尔还会给姐姐发信息。”刘翟说,感觉已经像一家人了。   将来想继续踢球,一直踢到国家队么?刘翟笑着说:“我自己也不知道。前几天我上过一节课,讲到了太空,我将来想到太空去。”   朱华杰:希望成为职业球员   下午三点刚过,操场那边就传来了“砰”、“砰”的踢球声,即使在一旁的教师公寓里面也听得真切。五个男孩子在踢球,其中一个高个子踢得有模有样,皮球在他脚下能“飞”得起来,另外几个更像是在凑热闹,高个子这边一脚长传踢过去,那边几人手脚并用,把球送回来。一个戴眼镜的小胖子告诉记者,那个高个子叫朱华杰,是体育班足球队的队长。   “我是足球队队长,而且是体育班的队长。”今年上初二的朱华杰,一过来便这样自报家门,一脸的自豪。思源学校的体育班有点类似体育特长班,班里的学生平常正常上文化课,只不过下午最后两节课是固定的训练时间。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拨,项目各有不同,有练拳击的有,有练举重的,当中二十几个人是练足球的。有意思的是,足球队里的女生居多,男生只有八个。   朱华杰原本不是体育生,在来到思源学校之后,由于身体素质较好,去年被选进体育班,最初练的是英式橄榄球,后来体育班的橄榄球专项撤销了,他便转到了足球队,如今练足球还不到一年。按照老师的说法,朱华杰身体素质好,就是协调性差点。   当天下午,朱华杰和其他几个同学提早了一会儿出来,练长传。他的球鞋看起来比其他同学的都好一些,他说自己一共有两双球鞋,上一双是学校发的,已经踢坏了,现在脚下穿的这一双是爸妈给买的,“花了500块。”朱华杰说。相比其他同学,他家里条件还算可以,只不过爸妈都在无锡工作,他是和老人生活在一起。   记者在金寨走访三天,朱华杰是为数不多的能说出国际知名球队、球星名字的学生。他说,自己喜欢的球队是皇马,喜欢的球员是C罗。说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他眼里放着光。在去年开始踢球之后,他一有机会就看电视转播的足球比赛,但没看过中超,不了解中国足球。去年思源学校组队参加了合肥市的比赛,朱华杰上了场,踢中后卫,最终球队拿了第七名。可惜的是,朱华杰至今没踢过11人制的大场比赛,“下一次比赛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   “长传是脚面内侧先触球,大腿带动小腿摆动。射门是正脚背,踢球的中下部……”朱华杰说着他的技巧,有模有样,前两天他还向李凡教练学了一招“双腿背后挑球”,每次在同学面前做成功之后,感觉很酷,“李教练确实很牛,我经常去向他学。”朱华杰说。李凡是这一次参加皇马基金会项目的北体大足球专业大三的学生,球踢得不错,经常参加比赛,踢的是前腰。听到李凡的这些故事后,朱华杰愣了半分钟,怯生生地问了一句:“前腰是什么位置?”   在皇马基金会的这次活动中,朱华杰幸运地得到了一枚皇马徽章,他把那枚徽章小心翼翼地放在兜里,又成了可以在小伙伴面前炫耀的资本。   当了足球队长之后,又成了体育班的队长,足球让朱华杰找到了成就感和自豪感。明年就面临中考的他,希望能够进体校继续踢球,“我将来希望能够成为一名职业球员。”16岁的朱华杰认真地说。    “作为足球教练,你只需要教会球员如何踢球就可以了,但对于这些孩子们而言,你们的角色绝不仅仅是教练而已,应该是教练加老师。”在思源学校的会议室里,大卫・希尔一边演示着PPT,一边绘声绘色地说,作为皇马基金会培训部的负责人,他还说,自己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成为更好的人”。   《足球》:通过这几天的培训,对于金寨的老师、教练有什么印象?   大卫:我们在四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金寨这个项目,在此期间我们一直通过和教练的视频会议对训练情况进行追踪,和四个月前相比,他们是有进步的,但是我也能感觉到对于他们(老师)的培训,不是一个特别轻松的事情,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全理解皇马基金会的教学方法。但是总体来讲他们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金寨这些学生呢,他们给你的感觉如何?   我几乎要爱上他们了,这里的孩子都特别单纯,很乖很安静。我能够感觉到他们在享受这样的足球训练,我相信如果我们这些教练能够充分掌握皇马基金会的教学方法的话,这些孩子肯定能感受到更大的乐趣。我想要再重申一遍,我真的快爱上这些孩子了,他们太可爱了。   中国目前在大力开展校园足球,在你看来,职业足球培训和校园足球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对于校园足球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足球来塑造这些孩子们的人格品质。皇马基金会的教学目标更注重于通过足球来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和文化课的结合等等,我们有一些关于人格品质价值观的引导,我们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把他们塑造成更好的人,而不是看重他是否会成为一名好球员;职业球员的培训则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高水平的职业运动员。两种方式走的路不同,最后期望达到的目标也不同。   皇马基金会在全世界有264所这样的公益学校,其中包括了金寨这所学校,你需要前往全世界去进行这样的培训吗?   这两百多所学校分布在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我大概去过其中二十多个国家,在我们基金会内部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培训当地的教练。每个学校的培训周期大概是两年左右,每两年我们会根据对学校训练情况的追踪来制定新的培训内容,包括培训目标,也是每两年更新一次。我作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主要负责指派教练前往全世界各地进行培训辅导,我也希望能够到每一所学校都去看看。   皇马基金会在全世界开设这样的学校,都是公益性质的,皇马基金会做这件事情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皇马基金会是皇马俱乐部社会形象的载体之一,我们当初成立这个基金会就是为了要去贫困的国家或者地区,为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贫困地区的孩子不太容易接触到足球运动,我们希望通过建立这样的学校,利用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让他们感受足球、了解足球。课余时间用来踢足球,也可以让孩子们远离一些不好的恶习。我们认为皇马这个标志在全球都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这个品牌、标志可以让我们去到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孩子身边,出于以上公益的目的,我们在全球建立了两百多所学校。   金寨思源实验学校是皇马基金会在中国开设的第一所公益足球学校,未来皇马基金会还打算在中国其他地方开设这样的公益足球学校吗?   我们皇马基金会通过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基金合作,在金寨成立了第一所公益足球学校,这是一个开始,这是我们和关心下一代基金在中国开设更多公益足球学校的第一步。我们收到了来自中国各个地方的申请,希望我们能够将公益学校开设在那边,但所有这些申请都需要经过仔细的研究,要看当地的情况是否符合我们皇马基金会的要求。这个过程是比较缓慢的,我们要谨慎地慢慢推进我们的计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设下一所学校的具体方案。目前我们希望把我们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金寨这所学校上,希望能够把这所学校办好,我想未来我们肯定会继续开其他的学校的。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