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安徽六安市:建设幸福河湖 传承红色文化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水利局 发布时间:2023-12-27 15:00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具体实践,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行动,也是河长制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对于幸福六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六安市坚持系统治理,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以及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同时,开展调研,进一步总结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全面梳理建设过程中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进一步统筹资金,优化评价标准,健全部门配合协调机制,推动幸福河湖建设再上新台阶。


响应号召 全力推动幸福河湖建设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系纵横密布,共有河流渠道500余条、水库1156座、自然湖泊3个。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六安市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体系,共设立市级河湖长11人、县级河湖长103人、乡级河湖长894人、村级河湖长2409人。

2020年4月,六安市发布第3号市总河长令,部署开展示范幸福河湖建设。2020年—2023年,六安市共创建省级幸福河湖20条,其中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共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3条,分别为金寨县沙堰河、杨柳河,裕安区淠河干流窑岗嘴大桥至寿春西路桥段。其中,金寨县沙堰河的建设经验作为安徽省唯一案例,入选《中国河湖年鉴(2022)》。近年来,六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标《安徽省幸福河湖评价标准(试行)》,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六安市坚持系统治理,打造生态河湖。六安市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穿到幸福河湖建设全过程,强化规划指导和红线约束,促进河道休养生息,维护良好水生态。六安市以建设幸福河湖为契机,结合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水美乡村建设等项目,加强对水系周边环境的整治。据统计,全市省级幸福河湖建设涉及总投资数十亿元,建设河道长度约200公里。

在建设幸福河湖的过程中,六安市注重融入红色文化。六安市是安徽革命运动最重要的中心区域,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市所辖各县区全部为革命老区。在建设幸福河湖的过程中,六安市着力探索,让红色文化与治水文化深度交融。金寨县于2021年实施了沙堰河省级幸福河湖暨淮河流域幸福河湖示范段建设,充分挖掘金寨县斑竹园镇红色基因,将其与沙堰河幸福河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了主题墙绘、红色公路、水文化公园等亮点工程。淠河总干渠幸福河湖示范段建设,修建了赓续公园,全面展示红色文化。近3年来,六安市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串联起各类公园、绿地、特色街区等,为群众提供充满文化底蕴的绿色生态休闲空间。截至目前,六安市依托幸福河湖建设,已建成河湖长制主题公园10座和体育公园、文化公园、法治公园、滨水公园等各类公园近百座。

六安市以幸福河湖建设为抓手,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六安市结合河流各自特点,积极打造、提升滨水景观,治理小流域,完善旅游道路,将幸福河湖建成集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河滨生态、红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霍山县于2022年实施了孔家河省级幸福河湖示范段建设,建设范围覆盖“霍山大峡谷漂流”“六万情峡”两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营业额超9000万元,有力促进了当地乡村振兴。据初步统计,依托幸福河湖建设,霍山县发展农家乐、民宿、漂流用品专营店等近200家,解决了近200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分类施策 提升幸福河湖建设水平

在幸福河湖建设资金保障方面,六安市多措并举,统筹调配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举措,鼓励、引导、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幸福河湖建设,破解资金短缺瓶颈。同时,整合多项目资金,构建多元化幸福河湖建设投入机制。结合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洼地湿地治理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项目,将幸福河湖理念融入项目前期设计,实现幸福河湖建设相关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六安市着力优化评价标准相关指标。根据幸福河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逐步健全完善幸福河湖评价标准体系。以防洪安全、河湖面貌、群众愉悦程度等作为评价重点,针对河湖在自然地理、人文特征、城乡区位、功能布局、人口分布等方面各不相同的特点,保留河湖生态本色,突出特色,合理确定幸福河湖建设任务,因地制宜谋划治理和管护措施。

六安市积极探索,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幸福河湖建设为县区“一把手”工程,有效推进这一资金体量庞大、涉及部门众多的系统性工作。将幸福河湖建设纳入各县区的高质量发展年度考核硬性指标,促使各县区在不同的行业规划、项目建设和后续项目运行维护中,不断完成幸福河湖相关评价指标要求的建设任务。

六安市着力营造全民参与幸福河湖建设的浓厚氛围。结合河湖沿线交通、文化、景观等方面建设,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塑造健康自然的河流。在幸福河湖建设中,充分考虑当地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做到“水农融合、水‘文’融合、水旅融合”,让群众得到实惠,让幸福河湖各方面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多形式弘扬水文化,宣传河湖长制、幸福河湖建设成效;完善信访举报、奖励激励政策,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爱水护水的良好局面。大力宣传水行政执法、公益诉讼等工作成效,加强以案说法等警示教育,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创造良好的水务法治舆论环境。充分用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组织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