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地名管理 做靓城市名片
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地名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地名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通过提升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展现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城市品位“气质”。
一是清理整治。对城区新建道路名称169条和拟建的规划道路名称61条进行甄别梳理。对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或可能产生其它社会不良影响的地名,包括以外国人名、外国地名、外国文字以及数字命名道路全部予以更名。
二是保持稳定。考虑到一些路名调整涉及到居民的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企业营业执照、各类登记证的变更,社会成本较大,故对主城区内已使用多年的地名一般不作轻易改动,以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
三是突出特色。将皋陶文化、古城文化、红色文化等“红古绿”特色文化资源在城区地名命名中加以利用。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老地名尽量予以保留,“激活”25条已经消失的老地名,最大限度地保留六安特色的“九拐十八巷”等老路名。
四是整体规划。加强城区地名的整体规划,将地名规划范围拓展到295平方公里,分成五大片区,做到一地一名,清理道路重名65条、一路多名18条、名实不符12条、以数字命名的37条。
五是形成规则。建立《六安市地名采词储备库》,对主干道命名提出具体要求,以“纵山横水”的理念来命名规划,突出反映区域功能和指位功能。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