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司令”的创业新篇
两年前,<<“鹅司令”的转换人生——固镇镇鸿福皖西白鹅养殖场王仰圣创业故事>>,发掘和催生了一个上访户蝶变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主的典型, 嬗变背后的正能量,不仅带动了汲河两岸100多农户不同程度地致富,而且四乡八邻有口皆碑: 他为全村所有孤儿送去生态大米、精品食用油和酸奶等生活用品,为鳏寡孤独老人捎去家种的蔬菜和农场的鱼虾——面对众多出让土地的农户,每年重阳节,他为所有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对三代同堂的每年送两只皖西白鹅,对考上一中的给予1000元鼓励,对考上重点大学的提供1万元助学金。
王仰圣的善行义举由衷而发:“父母过世早我尽孝不够,同时也能体会到孤儿们成长的艰辛,衣食有余时为乡亲尽点心意是应该的!我想在汲河东岸建造一座修闲养老中心,为这片养育我的故土做些敬老爱幼的实事!”
几天前的大雪尚未消融, 汲河两岸一派银装素裹, 雪霁初晴,雪野冬美成一道风景。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竟有鹅声阵阵嬉戏于水间,数间青灰色的砖瓦房与几排灰白色的鹅舍交错在水面的东北岸上,大自然的原生态兀自徜徉着生灵的气息……在挂着“固镇镇鸿福皖西白鹅养殖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匾牌的大门口, 身着黑色羽绒服、身板敦实的王仰圣从劳作中跑过来,握手时,满手的老茧印证着粗活磨砺出的厚实有力。近距离细瞧,“鹅司令” 的面容比往年清癯了些许,但 显得更为成熟和自信。“老鹅肥了,仰圣瘦了!”村书记王贵田一语道尽创业的艰辛。
顺着笔直的新修水泥路向西折去,王仰圣指点阡陌、快语连珠:近两年,新来的镇书记张伟长、镇长戴强十分重视规模经营, 支持家庭农场做出品牌,有关单位都关心支持鸿福,为我指点迷津、申报项目,政策的含金量开始落地生根。为使村村通工程有效延伸,我个人出资9万元,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修了这条近1000米的水泥路;在水利泥局的帮助下,我沿水泥路外侧修建了主沟渠,东引汲河水,在西到七家堰的范围内,可使周边农户4000多亩农田同获灌溉之利。
“自你们采访之后,农场引起市、区、镇多方关注,有了新的发展,2017年孵化雏鹅几万只、出栏成鹅10000多只。由于我坚持传统的方式放养老鹅,不用任何抗生素和多微,纯生态的环境和食物链造就了白鹅的绿色食品品质,央视CCTV每日农金栏目也对我进行了专题采访,新闻的“第四种力量”穿越时空抵达人心,使我干劲倍增;2017年3月,省农委派员对农场的水质、土壤及产品等按相关标准检测评估后,将农场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并颁发了证书。后来我参加了市委党校举办的示范农场主培训班,开阔了眼界,在产业生态链延伸方面进一步做文章,2017年5月,我在农场的周边又扩大了140多亩水田,种植无公害水稻,比常规大米每亩增加几百元收入。又在稻田养殖龙虾,每亩增收300 多元。”
盯着那饱经风霜的脸庞, 油然想起他坎坷自强的人生历程——修铁路、当厨师、开饭店、管物流……纵观王仰圣的前半生一言以蔽之:在超生的酸甜苦辣中游击人生闯天涯!在收获人生第一桶金的同时,也积攒了一些管理经验,漂泊经年凤还巢, 他于2013年注册成立了六安市鸿福皖西白鹅养殖家庭农场。
固镇素称“白鹅之乡,羽绒之都”,早在打工期间,王仰圣便有心拜师求艺,又掌握了老祖业养鹅经之外的现代实用技术,如今以200多亩田地和相邻的大面积水塘为舞台,挥洒振兴乡村的创业激情,带头示范做起优势产业,演绎着人生下半场的精彩, 一跃成为汲河村白鹅养殖头牌大户,如今俨然固镇镇白鹅支柱产业的翘楚,附近县区的农户慕名来买雏鹅和取养鹅经的络绎不绝, 经过口碑的长期流转, “鹅司令” “鹅王”王仰圣闻名遐迩。
王仰圣的家庭农场每年请几百个临时帮工,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为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他成立养殖合作社,编印资料,广泛向周边农户进行宣传推广。为降低养殖风险,他坚持跟踪服务,确保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乐为共富添光彩。
成群的白鹅在自然的放牧区内悠然自得水草之乐,补给自己种的无公害青饲料,个个膘肥体壮、声音洪亮、品相喜人,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成就了王家白鹅绿色食品标杆。王仰圣抱诚守拙的经营之道巧如磁石取铁,精明的商家闻风而动,六安浏园生态酒店等高端饭店纷纷将鸿福原生态散养的笨鹅作为招牌菜吸引顾客,品味鸿福口碑香, 美食家们茶余饭后街谈巷议,津津乐道的乘数效应以致一鹅难求!如今,王仰圣好戏连台,奏出循环经济新篇章:鸿福生态乌鸡、鸿福生态鱼虾已悄然流向考究口味营养人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