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采取“防、惩、宣”促进秋冬季候鸟等动物保护执法和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
一是“防”。形成联防联控机制,对全市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特别是鸟类繁育单位的防疫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建立《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信息系统》和5个保护站观测点,实行动态监测管理。组织执法人员对候鸟等野生动物重要迁徙通道、栖息地、湖泊、湿地等开展巡查,对马路市场、花鸟市场、饭店农庄等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对我省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霍山县东淠河,安排人员24小时不间断巡逻值班,保护各类候鸟迁徙过冬。二是“惩”。开展“2017利剑行动”、“护鸟2号行动”等专项行动。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出动民警892人次、车辆380台次,查处各类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案件7起,其中刑事案件2起,行政案件5起。共巡护清查野生动物分布区等地58次,清理整治各类市场72个,收缴各类野生动物共计142只,猎具4件。三是“宣”。组织编制并印发《六安市珍稀动物/植物图册》,利用报刊媒体和户外宣传牌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与饭店、宾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户及涉及动物经营的个体工商户签订了《保护野生动物承诺书》。组织中小学生到湿地公园科普馆开展走进湿地课堂活动。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