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全面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普外科建设成为安徽省“十三五”重点特色专科,是市二院第一个省级重点学科;
成功申报第四周期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
一次能容纳18人的高压氧治疗中心正式启用,成为安徽省最先进的医用氧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创建三级医院的目标,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医院学科发展。
对一所医院来说,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综合考虑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等学科综合建设工作。近年来,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将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重点工作,多举措推动学科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狠抓基础质量管理。以“医疗安全月”活动为抓手,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做好病案质量督查。完成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完善三级管理制度,对全院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实时把控,制订统一的护理质量检查标准和格式,以及特殊科室考核标准,加大护理监督力度,优化护理队伍,狠抓业务管理,今年,市二院有6人获得“百优医护人员”荣誉称号。创新并落实药事制度管理。补充完善了药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近百项,做到管理制度化、操作标准化、流程合理化。
强化院感监控。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保健质控工作,特别是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传染病的管理,制订与落实整改措施,并纳入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
人才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全年派出长期专业进修人员58人,各类短期培训25人次,外出参加学术会议84人次。加强院际合作,深化与协作医院的合作,拓展合作项目,培养专业人才,开展国内、国际深度交流合作。加大培训力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点燃职工学习热情。激励员工积极晋升,制订印发《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岗位聘任管理办法》,今年,全院有17人进入卫生系列高级评审。110人参加中级考试,较去年增加57.14%;
科技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体现。市二院鼓励科研发展,落实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原则,对医师手术分级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对各种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严格把关,确保质量。该院有1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立项3项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26篇,成功发表首篇SCI论文。成功承办“脑血管介入与高压氧医学研究进展学习班”国家级继教班,举办省级继教班3个,市级继教班6个。
建设品牌特色科室。按照“高起点、差异化”发展思路,建设品牌特色科室。着力打造建设以微创治疗为中心的普外科、骨科、微创妇科等,建设以肿瘤放化疗、介入治疗为主的肿瘤中心,建设以特色康复为中心的康复医院,建设以综合精神诊疗特色的精神卫生中心。为了提升医院服务满意度,市二院还通过完善门急诊管理,加强窗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手段,来树立医院新形象。为了保护患者隐私,让就诊环境更好,医院实行分区导诊以改善各诊室内就诊环境,尽量保持一医一患一诊室的执行率。还开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就医绿色通道,对持爱心就诊证的人群,简化手续,免挂号费和院前急救费用,减免部分住院床位费,并在我市首创 “收款领投包”服务管理,积极提高收费窗口满意度。对办公场所的升级改造,面对面服务,为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先办理,为贫困人口提供一站式结算。今年,医院出入院管理科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新的一年,市二院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推进门诊、内科楼项目建设,继续打造人才梯队,建设品牌特色科室及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向着三级综合医院建设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