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好金刚钻 敢揽瓷器活
有句俗语叫“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实际上金刚钻的用途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广泛得多。在地质探矿中,金刚钻头是钻探施工中的重要机具,如何研制出高效长寿命的金刚石钻头是地质队里的工程师们的重要任务。王强是313地质队探矿研究所的80后探矿工程师,凭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在金刚石钻头研究领域屡出成果。
放弃大都市来基层
本来王强是有机会留在大都市的,但是久藏在心中的梦想让他最终选择来到基层。2011年,王强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钻井工程专业研究所毕业后,放弃了科研院所的聘请,只身来到条件艰苦的313地质队,在新成立不久的探矿技术研究所扎下根来。当记者问他为啥要放弃大都市的生活来到基层时,他告诉记者,当初在校读研时,他曾参与了由313地质队副队长、全国劳动模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主持的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研究试验过程中,他受到了朱恒银教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同时深深地被他的敬业精神、专业技术所折服。“我觉得313队的钻探技术强,科研项目多,野外实践机会也多,我可以学以致用。”王强告诉记者。
就这样,王强来到了313地质队,尽管心怀美好的梦想,但是生活、工作条件皆艰苦的现实还是让王强觉得梦想的金边在艰苦的条件面前暂时失去了光芒。不过,王强很快就适应了队里的工作和生活,逐渐进入状态,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苦心钻研出成果
钻头是钻探施工中的重要机具。王强所从事的正是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研制。不过,钻头的研制非常难,有时候只是一个小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钻头性能甚至导致钻孔报废。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为了完成一幅设计图纸或一次钻头烧结试验,他往往需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为此他吃住在工作室是常事,节假日也大打折扣,几乎没有双休日。
王强是个爱思考爱琢磨的人,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几十种规格的钻头坯体,他需要按照制作程序完成一道道工序。而每一个钻头完成了室内试验后,还必须送到野外钻探工地进行现场试验。为此,在江西赣州南岭矿集区国家深部探测科学钻探3000米工地、在安徽庐枞科学钻探3000米工地、在霍邱周集铁矿区、金寨钼矿区、寿县正阳关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从工作到至今,王强发表的论文、专著,获得的国家专利以及奖项可以用长长的一段文字来描述。而让他为之付出代价的是婚期一次又一次推迟,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之又少。对于这些,他的妻子只是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也用工作上的成绩回报着家人的支持。去年,王强获得首届“六安市青年五四奖”和313地质队“十佳青年”称号。对于这些,王强憨厚地说:“咱当代的钻探工作者都很优秀,我只是其中之一,能为事业做出贡献就是我最高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