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经济”富农家——金安区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侧记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金安区政府网 作者:赵锐 发布时间:2015-11-11 09:27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潺潺溪谷两岸,美丽花田之中,往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连片的农家小院,清净悠然;白墙黛瓦的美好乡村炊烟袅袅,延绵悠长……金秋时节,走进九十里山水画廊的核心景区——张店镇洪山村,美好乡村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近年来,金安区充分发挥旅游扶贫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建设,立足九十里山水画廊沿线乡镇实际,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和休闲农业等旅游项目,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及销售有机结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发挥其在解决就业方面积极作用,带动更多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
  几年前,洪山村还是群众收入微薄的普通山村,近年来这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源于旅游扶贫的深入推进。早期开发旅游时,金安区突破了传统“逢景区开发必搬迁群众”的模式,把群众留在了景区,通过农家宾馆、观光农业、生态养殖等产业,让农民与农业全面融入旅游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这几年随着皖西大裂谷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周边有了很大发展,依托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农民致富有了更多渠道。“原来只有些小平房,现在发展到有4栋楼房,年收入大概在100多万元。”卧虎山庄总经理姚道明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农家乐饭店卧虎山庄自2005年起,与皖西大裂谷景区同步建设,10年时间,从一个不到1000平方米的农家大排档变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
  洪山村山区广布,生态环境十分优美。为加快山区群众脱贫步伐,金安区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先后培育出多个享誉周边的景区。随着旅游消费的兴起,推动景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扶贫模式,在助推该地区脱贫富民方面成效显著。
  “我的创业也给合作社的社员,特别是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现在我的园子里雇佣了12户贫困户,总共18人,每户一年收入可以达到2万元以上。”来自合肥的杨广越初出校门,通过选拔考试,被安排到洪山村任职,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实地考察后,杨广越觉得这里非常适合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葡萄种植业。在扶贫部门的支持下,他在这里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将葡萄采摘园建了起来,让自己的创业梦逐渐转变成了现实。
  “帮助景区周边群众改善和提升生产生活条件,增收致富。这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应有之义。”金安区旅游局局长黄定荣如是说。目前,金安区正以旅游扶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对与景区相邻、资源丰富的贫困村,重点通过整村推进,改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使其积极融入生态旅游业。对较为偏远的贫困村,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方式,建设无公害果蔬基地,为旅游景区服务,逐渐形成完善的乡村旅游扶贫格局。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