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四项举措扎实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六五”普法以来,我市坚持将青少年群体作为重点普法对象,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深化“法律进学校”,狠抓教材、经费、师资、课时“四落实”,加强法制副校长队伍建设,今年5月25日至26日举办了全市高中(职高)法制副校长培训班,随后分级分片组织全市法制副校长全员培训。扎实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在我心•共圆中国梦”、“青春红丝带”等大型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组织“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深入全市1856所中小学及培训机构为54.6万余名中小学生宣讲法律知识。
二是积极关爱困难青少年。我市“爱联盟”、启明社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已有2000多名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结对帮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六安“爱联盟”开展贫困学童帮扶系列活动已入围第十届“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事件”。
三是真情帮扶失足青少年。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聘用“五老”人员结对帮扶失足青少年,定期开展法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引导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四是充实完善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市民防科普馆建立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今年上半年,新建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展厅,针对青少年特点建立了法治宣传素材库,运用大型显示屏、LED灯箱展板和馆内现有的声、光、电、全息投影等高科技互动体验场景宣传法律法规知识。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