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老夫妻“晒”幸福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大别山晨刊 作者:周燕 发布时间:2015-08-20 08:26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曾经,他风华正茂,她亭亭玉立。从青春少年到白发苍苍,相知、相爱、相守,虽然时光飞逝,但他们的爱情犹如佳酿,愈发香醇。在这个“七夕”来临之际,记者走访了城区三对婚龄四、五十年的老夫妻,听他们讲述当年的爱情故事,共同分享他们的幸福与甜蜜。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近年来,“闪婚闪离”时有出现,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婚姻?采访中,这三对老夫妻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婚姻生活中难免有摩擦,但彼此懂得尊重和包容,才能和睦相处。
  “青梅竹马”成夫妻
  江世元 71岁 焦圣霞 67岁 婚龄:47年
  “我和老伴在1968年结婚,算算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我们结婚那会简单,招待亲戚朋友喝点喜酒,乐呵一下。”说起当年结婚时的情景,71岁的江世元至今仍记忆犹新。老人的回忆,让岁月一下子被拉回到了40多年前……
  那时,江世元和焦圣霞还很年轻,家住现城区清水河街道附近,从小在一起长大,算得上青梅竹马。在江世元20岁那年,有人介绍他与焦圣霞恋爱,之后俩人步入婚姻殿堂。“我俩在一起长大,也相互比较了解。”江世元告诉记者,两家同住一个村子,又都知根知底,介绍人一说,家里人也同意。1968年江世元和焦圣霞举行了一场简单的仪式,正式结为夫妻,从此携手至今。
  婚后,夫妻俩一直以种菜为生,由于经济条件有限,过的较为清苦。后来育有一子一女,现在都在本地上班。说起结婚40多年的夫妻相处之道,江世元笑着告诉记者:“我们家的收入、开支都是公开的,不分你我。”家庭经济收入与支出是公开透明的,只要是为了家庭、孩子的事,该花的要花。遇到事情了,俩人会商量着做决定。40多年的生活中,当然也会有矛盾与摩擦,大多是年轻时为了孩子教育的事。在他俩看来,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不可能没有一点矛盾,但一定要学会谅解和包容,“老伴是个和气的人,也经常劝我遇事不要生气。”江世元说。
  曾经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如今是两双交握在一起的布满皱纹的手。说起现在的生活,在12343金裕社区老人健康生活馆做管理员的江世元,常常会陪老伴散步,有时俩人会回忆当年年轻时的故事,说说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和点点滴滴。
  “她带个包就到了部队”
  孙玉林 81岁 李丁梅 75岁 婚龄:54年
  18日上午,记者刚走进孙玉林与李丁梅老人居住的小区,就看到神采奕奕的老大爷在楼下等着大家,一进家门,和蔼的老奶奶赶忙迎了上来。在明亮的客厅里,首先吸引记者的是一张黑白结婚照,照片上的年轻男子身着军装,英俊潇洒,在他的身边,依偎着一位妙龄女子,这便是孙玉林与李丁梅老人当年的结婚照。“这是后来翻拍的,旁边是我们和儿子、孙子、孙女的家庭照。”孙玉林告诉记者。
  说起俩人的相识相知相守的过程,孙玉林打开了话匣子,“我和我爱人是老乡,老家是山西运城的。我是一名军人,1951年当兵,1956年回乡探亲的时候,经人介绍了我爱人。”由于双方见面后感觉都还不错,两家父母也都熟识,他俩决定继续交往。“当时她还是个师范学生,有次我寄了张照片给她,她同学们可羡慕了,说我长得帅。”孙玉林笑呵呵地回忆起这件甜蜜的往事,在一旁的李丁梅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1961年俩人决定结婚,“她带个包就到了部队,我们买点糖果送给领导、战友,领导来讲讲话,大家在一起唱唱歌、联欢联欢,就是举行仪式了。”孙玉林说,虽然俩人结婚了,但由于工作需要,俩人一直分居两地。当时,孙玉林留在西安的军队院校里当教员,李丁梅在老家农村当老师。“那时她一个月工资才27块钱,幸好我在部队,多少还能补贴一点。但她一个人在老家带3个男孩,太辛苦了。”结婚后的第十个年头,在孙玉林的多次申请下,他和爱人才同时调入六安工作,俩人自此在六安定居,一直到现在。
  如今俩人已经携手走过50多年风雨,儿孙满堂令人称羡。采访中,孙玉林用“贤妻良母”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老伴,“刚到六安的时候,我身体不大好,得了哮喘,家务事反而是他做的多。”李丁梅却这样告诉记者。说起相守这多年的生活,孙玉林用“心态好、想得开、要满足”这几个词来形容,“即使有个脸红、摩擦,过几天也就好了、忘了。”
  从同学、同事到相濡以沫
  唐克俊 82岁 闫淑珍 78岁 婚龄:53年
  18日下午,记者敲开了阳光水岸小区唐克俊老大爷的家门,听他讲述自己与老伴从同学、同事到夫妻,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婚姻故事。
  今年82岁的唐克俊和78岁的老伴闫淑珍,两人都是气象系统的退休职工。1957年在北京上学时,两人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又同时分配到安徽省气象系统的工作,成了同事。“上学的时候,我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平时接触、了解的机会就比其他同学稍微多点。后来上班了,又是同行,那时大家住职工集体宿舍,又住在同一个大院子中。”唐克俊说,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缘分,才让两人走到了一起。上个世纪60年代,闫淑珍曾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工作,是当时唯一的一位女气象观测员,而唐克俊当时在省气象学校工作。遥远的距离并没有让两人感情变淡,反而让他们决定相守。
  从同学到同事,再到结发夫妻,相濡以沫53载,也曾有过摩擦与不和。追忆过往的岁月时,他们说,夫妻之间肯定是存在差异的,但一定要相互尊重,关心,处处要为子女做榜样,不能随便向孩子发脾气。“你看我们俩,一个老家在浙江宁波,一个老家在辽宁大连,因为在北京上学认识。民族也不同,我是汉族人,她是满族人,时间久了,生活习惯也会慢慢变得相似,我现在就觉得面条、馒头也挺好吃。”唐克俊笑着对记者说,“夫妻一定要互相尊重,相互关心。”
  “我和老伴一直认为家庭建设很重要,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建设好了,社会才会文明和谐。”1991年,闫淑珍曾被评为“好妈妈”,2005年,唐克俊一家还被评为全市五好家庭。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