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网”如何筑牢
编前:最近,教育部编写了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希望能在社会上广为传播,也借此多一份教育、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平安。一到夏天,防溺水宣传教育就会被提上“日程”,家长、社区、教育部门如何对孩子们进行防溺水教育?会涉及哪些内容?近日,记者就这一话题进行了采访。
“游泳戏水夏日到,偷偷下水不得了。擅自结伴不能保,大人陪护不能少。没有救援不要去,陌生水域不可靠。水性差的不救人,安全六不别忘掉。”近日,一则由教育部编写的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在网上传播开来,夏季防溺水教育话题也热了起来。
家长:最担心孩子下水玩
炎炎夏日,游泳解暑成了很多青少年的选择。然而一旦没有防护周到,恐会发生不幸。据相关统计显示,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如何让孩子安全度假,这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
市民雷女士告诉记者:“夏天来了,我家小孩是男孩,男孩顽皮的天性会使他禁不住诱惑去水边玩。”她表示,对于家长来说,玩水是个令她担心的事,但孩子又喜欢水,“一去室内游泳室就特别高兴。”因此暑假里,雷女士给儿子报了一个暑期游泳班,她觉得,通过学习游泳,会让她放心一些,也让孩子学会一项技能。
但对于城北乡城北村村民张杨来说,夫妻俩早出晚归的工作令他们只好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暑假也不例外。“我父母都是农民,需要照看田里庄稼,儿子今年七岁了喜欢与同村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但村里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池塘,令我也十分担心。”张杨对于孩子的“防溺水”教育采取了经常性叮嘱的方式,“一有时间就跟孩子说,远离这些池塘,不要下水游泳。”
社区:针对“防溺水”开展宣传
我市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城区有淠河景观带、月亮岛,也有一些室内游泳池,县区旅游景点中也有不少水库、河流。但是每年暑假期间,学生溺水事故也是有发生,尤其是家长上班,一些孩子的安全监管呈真空状态,所以发生意外。有的居民小区便在暑假开始之前,有针对性的向居民宣传防溺水知识。
记者从金安区中市街道康乐社区了解到,每年放假前,社区都会联合淠史杭总局、市人民路小学等单位进行一次防溺水安全宣传,有时是发放传单,有时是给家长的“一封信”,主要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如何防止溺水,并提醒家长提高安全防范和责任意识。
同时,记者了解到,在中市街道辖区内河道、公共水域设立了多处“此处危险,严禁玩水”、“坡陡湿滑、水深湍急”等宣传牌,来警示玩水者。
市解放路小学教务处副主任范德俊告诉记者,在本学期结束的时候,学校给学生家长发了一封信,预防孩子溺水等暑期安全提醒。此外学校还开设有安全课,课堂中有给学生讲解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知识,叮嘱学生远离危险水域。
教育部门:预防与监管相结合
6月中旬,市教育局转发《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做好近期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预警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学生防溺水等安全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切实将安全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学生。日前,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在部署今年全市中小学暑期工作中,暑期安全及“防溺水”等内容再次被强调。
据了解,县区教育部门也针对留守儿童暑期生活进行了相关部署。7月1日至10日,舒城县各中小学开展暑期大家访,老师们对中小学学生暑期在家的安全教育情况、学生暑假生活状况、学习情况以及留守儿童的管理情况进行走访,并发放《关于暑假学生安全管理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霍邱县教育局结合各校校情,通过展板、视频、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对学生进行防水、防汛、防地质灾害、防交通事故、防人身侵害和防受骗教育、防意外致伤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充分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避险提升能力。还安排专门人员走访到校、电话回访学生,了解学生对安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