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鼻兰草香 生态山村秀——金安区毛坦厂镇东石笋村美好乡村建设见闻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六安新闻网 作者:赵锐 发布时间:2015-06-26 08:30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6月18日,端午小长假前,记者前往金安区毛坦厂镇东石笋村,错落有致的屋舍,明亮整洁的公路,与两旁美丽的风景一路同行,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美好乡村图卷。
  围绕绿色做文章,发展乡村休闲游。近年来,东石笋村以乡村旅游带动绿色发展,紧紧把握省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这一区位优势,结合景区建设、“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文明村镇建设等,使得该村成为深山里熠熠闪光的的明星村。
  立足生态,打造绿色银行
  东石笋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0%,山清水秀,风景如画,资源丰富,有万亩野茶,千亩竹园,千亩油茶,特别是大片野生茶园远近闻名。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漫山遍野的竹木茶林就是财富。该村近年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路架桥,改变了以往的行路难。过去,由于缺少对茶园的统一管理和茶叶销售网络,茶叶卖不上好价钱,调动不起来当地茶农们种茶的积极性。2008年,当地茶产业带头人牵头组织茶农成立华山生态和有机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采访中,东石笋村党支部书记张继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加入合作社后,不仅鲜叶销售有保障,价格还高出10%,再加上二次奖励及分红所得,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依托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这个‘江山如此多娇’就快完工了,市场价格应该可以卖到一万多元。”村民刘光富在自己的石笋假山制作中心内,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产品。就地取材,自己加工,他的产品有小的旅游纪念品和大的景观石,价格也从几元到几万元不等,是一个主要的增收渠道。
  旅游拉动,群众增收。2002年前后,东石笋村发挥山水资源优势,下大力实施“旅游兴村”战略,打造以旅游观光为基础,结合休闲养生、运动健身、品农家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度假区。一业兴带动百业旺。慕名前来游玩的游客多了,该村围绕发展旅游业,积极引导群众开发旅游资源,重点发展茶叶、茶油、假山盆景、苗木花卉等特色产品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目前,全村从事旅游商品开发、服务旅游业的人数已达全村70%以上,农产品价格翻番,大大增加了群众收入。
  提档升级,建设最美山村
  “当初是1个包厢和1个大厅,现在有5个包厢和1个可以接待60人的大厅,还配备了16间客房。”当地村民林善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是地道的茶农,如今在当地发展旅游业的引领下,办起了农家乐,她的“竹园酒家”正在积极申报四星级农家乐。
  全民动员,人人参与;保护生态,发展旅游。如今东石笋村正紧紧抓住六安茶谷、金安区九十里山水画廊、绿色发展文明示范乡镇建设的政策机遇,加强景区生态环境和民居的保护,对景区实行封山育林,严禁损坏奇花异草、名木古树,严禁猎杀珍禽野物等,致力打造“扑鼻兰草香、漫山映山红”景象。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日常管护,把重点放在严禁垃圾杂物乱堆乱放、乱建房屋、河道清淤清理上,确保景区清洁,村容整洁。实施农家乐提升工程,对景区内8家条件较好的农家乐进行改造提升,提高农家乐的格调和档次,努力使东石笋景区成为区域旅游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目的地,实现村美民富,建设“最美山村”。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