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学期开学日益临近 “开学经济”悄然升温
连日来,随着秋学期开学的日益临近,“开学经济”也在悄然升温。在各大商场、新华书店、文具用品专柜、数码产品区,学生和家长的身影明显增多,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和教辅材料被摆到了显眼的位置。
最近几天,记者走访了六安城区学校附近的大小商店及部分商场,发现很多学生及家长正在帮孩子选购上学的用品。如今,各大商家抢抓开学季的有利营销机会,纷纷推出各自针对学生的促销活动,用更多的精力做好“开学经济”。
学习用品走俏 眼镜店出租屋受捧
各式精美的书包、铅笔、作业本等文具已成为卖场的主角,前来选购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8月23日,虽然是周末,但记者在解放路附近的新华书店及各学校周边书店看到,辅导用书区早已被学生和家长围得满满当当,家长们拿着各式试卷、练习册仔细比较,相约而来的同学在讨论哪种比较好。
家住金安区三里桥附近的30多岁的程士鹏和妻子苏莉莉正领着孩子,在选购新学期的开学用品。据程士鹏介绍,他家的孩子今年即将上一年级,他和妻子这两天都在为孩子选购新书包和学习用品。“现在生活条件都不算太差,孩子上一年级也算是个大事,所以挑好一点的学习用品。”正在准备提货的程士鹏开玩笑地说。
在城北小学附近的一家书店内,打着书包、学习用品的广告,吸引了许多前来购买学习用品的学生和家长。据该书店王老板介绍,这几天学生家长特别多,各类辅导教材销量成倍增长,“销售黄金期可维持两周左右,在开学报到后一个星期里,教材销量还会有一个小高峰。”记者调查发现,在开学季里,各种色彩鲜艳款式新颖的文具比较受到中小学生的喜爱,卖得好的文具有碳素笔、笔记本、文具盒、各类作业本等,价格在几毛至几十元不等,销售量也在成倍增长。
文具店生意火了,同样,眼镜店生意、房屋寻租也是异常火爆。在皖西路一家眼镜卖场,记者发现,除了第一次来配眼镜的,还有不少是来更换。一些家长表示无奈,一个暑假下来,孩子近视的度数更高了。“假期里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对视力影响很大,开学了赶快带孩子来配眼镜,不然开学后肯定影响学习。”一位家长如是说。此外,开学季也点燃了租房热,很多陪读的家长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一些房屋租赁中介公司生意变得十分火热,在六安一中附近准备陪读的徐莉女士看了几家房源后,套房租金基本上一年都在1.5万元以上。她感叹租金太贵,较便宜的房子很难寻找,真可谓是“一房难求”。
电子产品销旺 攀比现象存在
“孩子平时就喜欢电子产品,今年又考上了满意的大学,我们一家人都很开心,所以今天特意带孩子选购手机、电脑及电子产品。”8月24日,在住大别山路附近的张艳女士一边为孩子选购手机,一边与记者交谈着。快要开学了,像张女士这样给孩子买电子产品的人还真不少,尤其是准大学生们要买的更多。采访中不少家长也无奈地表示,开学前,孩子总会列出一份清单,虽然清楚有些东西不必要,但是只要看到孩子满脸无辜地说“别的同学都有”,就会心软地尽量满足,总觉得不能委屈了孩子。
在解放中路的一家电子产品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购买苹果手机、ipad等高端电子产品的有一部分群体是即将上大学的学生们。不少商家也抓住这一商机大力促销,新一轮的“开学消费”迅速升温。“我们这里数码类产品卖得非常好,来选购的大都是今年考上的大学生们。”皖西路上的一家数码产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学生们选购的产品大部分是手机,他们店8月中旬以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时尚电子产品销量增长了不少,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都很强大,像素基本都能达到800万至1200万,购买的学生非常多。
“我家孩子购买手机和电脑等四样电子产品,就花去了一万多元,真是吃不消啊。”说起电子产品的消费时,来自裕安区某乡镇的汪先生一脸的无奈。汪先生说,儿子今年考上了南方的一所理想大学,对于他们全家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高兴的事。但是,当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得还不如自家孩子,“入学装备”却一样也没有少时,汪先生干脆咬咬牙,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无独有偶,小张是来自金寨山区的学生,今年考上了省外的一所大学,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常年远在外地打工,一年下来除去一切开支,最多也只能存上两万元左右。这次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准备购买上大学的“装备”,小张的父母也“不甘示弱”,狠狠劲给孩子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总共花去近两万元。这些买电子产品的钱等于就是小张一家人一年的收入。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从最初的上大学的学生背个包就去学校报到,到后来的三大件“随身听、皮箱、手表”,再到如今的“三件宝”——— 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大学生入学装备在更新换代,也从某个方面反映出时代变迁。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高校新生采购的入学装备中,不再仅仅是日常生活用品,更为高级的手机、电脑、单反相机等电子商品已成为大学新生的开学必备品,电子产品的花费几乎占了开学花费的绝大部分。此外,很多家庭及孩子还存在盲目攀比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