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帷幄地 流连赏文华
刘邓大军张家店战斗取得了转战皖西地区的首场大捷。而这场战斗的指挥部就坐落在安徽名镇——金安区毛坦厂镇。
“当年,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在皖西地方武装的配合和群众的支援下,在现今的金安区张店镇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并取得胜利。而这里作为张家店战斗指挥部,承载着其辉煌的历史。”毛坦厂镇张家店战斗纪念馆内,该镇人大主席余道勤介绍说,张家店战斗纪念馆是纪念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第一馆,是六安市红色旅游重点项目之一,也是该镇的红色旅游景点,更是名校毛坦厂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馆内共有前后两个展厅,每个展厅四周的墙壁上,都配有大量该战斗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有的是反映这次战斗部署的情况,有的是反映刘邓大军渡过黄泛区的,也有的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在后展馆大厅中央,设有一个大型模拟战区沙盘。“这是刘邓大军作战立体沙盘,在地形图上,可以看到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路线和张家店战斗的几个集中地点,这就是当年战斗运筹帷幄的地方。”余道勤告诉记者,当年刘邓在毛坦厂镇的战斗部署,对后来军队扎根大别山奠定了军事基础。
运筹帷幄之地,在当时其实只是大别山脉的一个小山坳,偏僻地在地图上都难以找到。“解放前,毛坦厂镇交通不便,离城区较远,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余道勤说,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区域限制,人们对毛坦厂的记忆,仅仅是曾经的红色根据地。
如何让当年指挥地焕发新颜?古镇毛坦厂人民不辱使命,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契机,再现思想光芒,大胆创新,展示了勃勃生机。尤其是在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教育服务业等方面,该镇做大平台,做优环境,立足“名街、名校、名山”3个优势,理思路谋发展抓建设,各项事业获得长足发展。以毛坦厂中学为代表的教育业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已成为该镇的主要经济来源,带动整个集镇经济的发展,这里的群众共享发展的福利。
“全镇围绕旅游、学校后勤服务和个体三产的实体商户达600余家,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今年‘五一’,来镇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有力地拉动了我们这里经济的发展。”余道勤说,近年来,该镇教育和三产服务业的兴盛,人民过上小康生活,群众生产热情也得到空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