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聊过的QQ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六安网 作者:鹏起 发布时间:2014-02-21 08:57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1999年2月10日,一款名为OICQ的即时聊天软件正式上线,后改名为QQ。转眼间,QQ已经陪伴我们十五个年头了,从当初的OICQ到现在的QQ,不变的是那个依旧憨态可掬的企鹅头像,变化的是那转眼不见的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QQ已经从年轻人才会使用的时髦玩意儿变成连老年人都开始使用的全民普及化聊天工具,QQ带给每个用户的不止是便利,还有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包夜用QQ
  
有7年Q龄的张学云,对于自己第一次使用QQ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张学云告诉记者,上大学之前,她们寝室的六个人都没有用过QQ,但对于QQ都很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体验一番,并为了有充足的时间体验QQ的魅力,六人还第一次去网吧里包了夜。
  “包夜那晚,我们找同学给我们注册了QQ号,教我们如何使用QQ,然后就各自玩了起来。”张学云告诉记者,那天晚上,她有了第一个网友,第一次用QQ聊天,第一次用了视频,还向QQ空间里上传了自己的得意照片,并写了一篇QQ日志。“那晚时间过得真快,没什么感觉就天亮了。后来我们就经常用QQ了,将自己的同学朋友加为好友,有什么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就在QQ上跟好友说。还能通过QQ空间了解到好友们的最新动态,感觉真的很方便,帮我节省了不少电话费,我也渐渐习惯了用QQ。”
  “小企鹅”见证的初恋
  
十五年间,“小企鹅”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其用户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对于用户们来说,“小企鹅”也给他们留下了很多难忘的记忆,有些记忆甚至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
  已经将QQ视为生活一部分的刘梅梅告诉记者,“小企鹅”见证了她的初恋。“以前喜欢QQ聊天,聊着聊着就与一个同在六安的网友谈恋爱了,那时候我20岁,第一次谈恋爱全是凭着感觉,只知道与他聊天挺开心的,后来谈了一年,发现真正接触之后他有很多我不能接受的缺点,最终只能以分手告终。”刘梅梅说,分手后她哭了很久,很伤心,后来在朋友的开导下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现在想想觉得当时挺傻的,但毕竟是初恋,记忆还是很深刻的。现在思想成熟多了,也不会再与网友随便聊天了。呵呵。”
  被丰富的老年生活
  
市民黄玉告诉记者,对于她来说,QQ丰富了她的老年生活,黄玉的QQ号是女儿帮助申请的,最先只是偶尔跟在外地的女儿视频、聊天,才会登陆一下。后来黄玉退休了,那时候正好兴起了QQ农场,这个有意思的小游戏让她乐在其中。
  “自从玩了QQ农场后,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我的农场,看看有没有人偷我的菜,自己也会去偷别人的菜,那段时间也因为这个游戏加了不少好友,比如从前的旧同事,还有家里的一些小辈们,跟大家也因此多了不少话题。”黄玉说,现在玩“偷菜”的QQ好友越来越少了,但是她还在坚持着,因为她觉得这个游戏不仅让她打发了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个小游戏激发了她对网络的兴趣。“我已经六十多岁啦,接受新事物比较慢,因为对‘偷菜’感兴趣,所以我开始频繁接触电脑,现在我学会了上网看新闻、看电视剧和电影,还有收发邮件,还可以跟一些从前单位的老姐妹们通过QQ交流,生活内容丰富了不少,也不觉得枯燥乏味了。”
  和妈妈做QQ好友
  
“记得第一次拥有自己的QQ号是初二那年,市里开始出现网吧,同学们都把拥有一个QQ号当成时髦的事情。”26岁的朱平平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和QQ的时光故事,“那时候上网俨然就是不好好学习的代名词,妈妈时常跟我说上网的坏处,上了高中以后妈妈更是严禁我去网吧,于是高中三年再也没有去过,那个曾经申请的QQ号也自然而然地被淡忘了。”
  朱平平说,她再次申请QQ号是高三暑假,让她惊喜和惊讶的是,这次妈妈不仅没有反对,还给她买了一台新电脑,并且让朱平平也教她用QQ。“后来才明白,妈妈并不是反对我上网,而是希望我把精力放在学业上,她说我上大学后有自制力了,她就放心些了。另外,她也希望可以经常和我视频聊天,好看我在外地过得好不好。”就这样,朱平平不仅自己有了QQ号,还有一个特殊的QQ好友,就是她的妈妈。“妈妈总是不忘在我的QQ空间里留言,每逢生日或者节日,她还会用邮箱发贺卡给我,我和她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