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耕“土特产”培育产业“金名片”
一片茶,带旺一方产业;一棵草,带活一方经济;一只鹅,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我市围绕茶叶、霍山石斛、皖西白鹅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通过积极招引行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加快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持续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迈进。
茶产业提质增效成果显著。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80万亩、产量4.86万吨、综合产值223.1亿元,均居全省第二。同时,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和春茶地理标志保护监管,六安瓜片两次获评“中国十大名茶”,五度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百强榜,2025年品牌价值达55.83亿元。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地标商标8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
霍山石斛实现从“濒危物种”走向规模化种植的跨越。扎实开展种质资源调查,依托大别山霍斛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原种保育基地,运用人工组培技术实现种苗规模化培育。支持冻干粉、口服液、膏滋类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截至目前,霍山石斛精深加工产品已发展至71款,全市霍山石斛种植面积2.36万亩,相关经营主体超2700家,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80.9亿元。
此外,我市以“皖西白鹅”为核心,打造羽绒、肉制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支持宇翔体育等企业拓展中高端羽毛球市场。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羽绒),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市鹅饲养量达1887.48万只,其中皖西白鹅1404.28万只,年综合产值189亿元,带动9万多农户从事鹅养殖,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