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全面激发“银发力量”绘制老有所养新画卷
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背景下,金安区积极引导低龄老人走出家门,将社区闲置空间转化为儿童暑期托管班,老年调解员在纠纷萌芽阶段及时化解矛盾,展现出“老有所养”的美好图景。7月7日,民政部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启动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明确将“支持老年人贡献‘银发力量’”作为重点工作方向。金安区在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盘活服务资源,激发“银发”参与;银发有所为,治理添新力方面不断绽放“银发”新光彩。
创新活动形式,打造多元消费场景。近年来,金安区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通过培育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养老服务示范项目,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从而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金安区积极与合肥市庐阳联合开展合六同城化·皖美旅居康养体验行活动,组织40余名7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的庐阳区老人走进金安;万兴悠然居康养基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银发乐购行,温情伴夕阳——长者暖心购物之旅”活动。此类活动不仅为长者们提供了一个外出购物、社交互动的机会,更是‘银发经济’活力的一次生动展现。
盘活服务资源,激发“银发”参与。金安区三里桥街道的“社区合伙人”计划成为基层创新的亮点。去年底,街道通过民情走访收集居民需求,整理出“一老一小”等领域的“需求清单”。今年3月发布招募令后,18支合伙人队伍迅速组建,盘活闲置空间1128平方米,资源利用率提升65%。友谊社区引进艾草加工企业,招募低龄老人和全职妈妈参与手工包装;三里桥社区成立由低龄老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提供低价假期儿童托管服务。此外,金安区还积极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存储服务时间,待自己需要时兑换相应服务。这种模式有效盘活了社区内的服务资源,极大地激发了“银发”群体的参与热情和自我实现感。
党建引领赋能,“银发”治理添新力。金安区三女墩社区组建“银发党员先锋队”,引导退休老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调解员、政策宣讲员等角色,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中市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扩大养老服务覆盖面为重点,以志愿服务为依托,以创新养老服务方式方法为抓手,整合多方资源,围绕老年人所需所盼,邀请辖区老党员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带头组织参与小区环境治理、居民议事会等工作,以党员力量引领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小区事”、管理“小区事”,着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积极摸排辖区退休党员化身“理论宣讲员”,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区“睦邻调解室”组建工作,摸排辖区懂法纪、群众服的老党员化身“人民调解员”,在发生矛盾纠纷时协助沟通调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优养”,再到“老有所为”,金安区的探索证明:当银发力量被激活,社区闲置空间可变身儿童乐园,退休干部的阅历可化为调解智慧,低龄老人的余热能温暖高龄邻里。这不仅是养老模式的升级,更是一个社会文明高度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