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张林业碳票完成首次交易
“你可别小看我这一张纸,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沓钞票。”5月21日,霍邱县西山林场场长刘同云拿着受颁的全市首张《安徽省林业碳票》和记者分享着最新收获,“六安市检察院以每吨90元的价格认购了其中123.39吨的林业碳票用于生态赔偿,也就是说卖了11000多元。”
前不久,安徽省林业碳票首发活动在黄山市举行,活动现场共发放首批5张省级林业碳票,覆盖我省森林资源较为丰富的黄山、滁州、宣城、六安、安庆等市,此次首发涉及的霍邱县西山林场林业碳票,监测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林地3369.9亩,监测期碳减排量达31078.08吨。小小票据的出现,进一步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林业碳票是指权属清晰的林地、林木经过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技术确认等流程后,制发的碳减排量凭证。形象地说,一片林子每年吸收多少吨二氧化碳、释放多少吨氧气,经第三方机构监测核算、专家审查、林业和相关部门审定后,最终制发具有收益权的凭证。该凭证被赋予交易、质押、兑现、抵消等权能,是碳减排量收益权凭证,也是碳资产交易的“身份证”。大山里挺拔的树木,山林间清新的空气……这些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如今被核算成一张碳票,又换成了一沓钞票,这是村民们过去没想过、也没见过的新鲜事。
霍邱县西山林场作为全国21个碳汇试点林场之一,现经营总面积计2.9万亩,林场活立木总蓄积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林场立足实际条件与资源特点,聘请专业团队编制《霍邱县西山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23年—2030年)》,并通过专家评审。自2023年实施以来,西山林场累计完成新造林1740亩、森林抚育17800亩、森林质量提升4970亩。此次林业碳票成功开发并实现交易,探索出“司法+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森林的“空气”更值钱,推动了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