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六安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2-11-23 08:47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近日,六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六安市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2022年6月23日,省政府印发了《安徽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转什么”“谁来转”“怎么转”等问题,强化工业互联网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育强创新主体和转化主体,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按照全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行动推进会精神,各市人民政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启动市级《行动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不断塑造六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2年7月,全省推进会召开后,市科技局负责牵头开展《行动方案》的起草工作。市科技局在征求单位内部修改意见后,形成《行动方案》初稿,并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和有关高校的第一轮意见;8月下旬,市科技局召开《行动方案》部门征求意见会,再次征求征求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和有关高校的意见;9月,修改完善后的《行动方案》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10月13日,召开专题会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行动方案》送审稿。

四、工作目标

到2025年,市场导向、利益共享、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形成,全市各类创新要素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当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00亿元,当年库存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00家,累计转化省内外科技成果1500项以上。

五、主要内容

(一)主要瞄准破解制约科技成果转化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重构或构建三大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攻关机制。发挥我市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积极争取并主动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研发课题。推动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围绕我市“5+1”主导产业领域,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市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开展市级产学研合作项目备案工作,突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二是落实中央、省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关部署。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支持皖西学院制定相关管理办法,赋予项目团队横向项目结余经费分配自主权。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赋权与尽责免责机制。

三是构建成果转移转化供需融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作用,打造以“云端应用程序+专业科创平台”为核心的科创服务体系。深度参与科大讯飞“iFLYTEK A.I.开发者”大赛。选认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特派团,建设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落实省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专员”选派任务,帮助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挖掘、对接高校院所和领军企业科技资源和人才团队。

(二)主要瞄准成果转化主体和服务主体能力不强问题,实施六大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专项行动。加强上海对口六安科创协作。探索共建上海—六安科创孵化模式,与上海市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立上海-六安科技项目联合攻关机制,推进我市企业与上海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实施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快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以六安高新区为核心区,以各县区开发区为辐射区,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示范基地。

二是开展创新平台共建专项行动。实施“攀亲结缘”工程,推动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市内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共建创新平台。推进现有创新平台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各类创新平台。组建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班,定点联系在皖高校科研院所或高能级研发平台,寻找捕捉可转化成果信息、促成产学研合作对接、服务项目落地转化。

三是开展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专项行动。加大工业互联网培训力度,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到2025年实现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比2021年实现“双倍增”,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两清零”。

四是开展科技成果中试孵化扩容专项行动。推进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落实省对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新型研发机构的支持政策。支持引导领军型科技企业、专业机构、六安叶集化工园区等主体,建设通用型或行业型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依托霍山县经济开发区积极争创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

五是开展科技成果对接交易提质专项行动。落实省有关工作部署,做好技术转移机构促成落地技术交易数量和成交额排名的组织、申报工作。按照省自然科研系列职称评审工作相关要求,推荐我市符合条件的技术转移专业技术人员,申报省自然科研系列技术经纪类职称。

六是开展金融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增效专项行动。支持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开发“科技研发贷”“科技成果转化贷”“人才贷”等信贷产品。探索建立科技贷款“政银担”创新合作工作。对接上海市浦东新区金融局,积极筹建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六安分中心,培养懂资本、用资本的金融人才。

六、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行动方案》从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统计分析、加强宣传推介等4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行动方案》还明确了重点任务分工,确定了六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领导小组人员名单。下一步,将切实发挥《行动方案》的政策导向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着力构建市场导向、利益共享、体制健全、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赋能六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