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开发区】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长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011—2030)
所谓中长期建设,是指2011年至2030年的建设计划。另外,为防止土地开发的无序,设立近期建设控制线,中长期建设必须在控制线范围内进行。
指导思想与原则
处理好中长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注重生态环境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明确城区中长期建设重点,与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协调,符合资源、环境、财力的实际条件,并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维护公共利益,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旧城环境,全面提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
树立经营城市的观念,发挥城市资源最大效益,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的计划性与指导性,引导城市合理发展。
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严格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城市中长期建设的强制性内容,同时考虑城市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突出近期建设的可操作性,推进近期建设实施的法制化进程。
中长期建设规模与发展方向
1、中长期建设规模
中长期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58.46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23.54万人.
2、发展方向
中长期建设主要依托现有南部片区工业组团向北拓展,在淠河总干渠以北新建工业片区,配套建设服务中心,从而形成新的工业组团。同时,向北拓展公共服务片区,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终建成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片区的中部综合服务中心。
中长期主要城市基础设施设施规划
1、综合交通规划
道路系统
规划采用方格网道路布局,道路系统分为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四个等级。
1、主干路系统:红线宽度40-60米。
2、次干路系统:以承担功能组团内部的交通为主,疏解对外交通,红线宽30-45米。
3、支路系统:起集散交通的作用,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15米。
规划主干路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性质 |
起止点 |
长度(米) |
宽度(米) |
断面类型 |
两侧绿化带宽度(米) |
1 |
迎宾大道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寿县路 |
5568 |
60 |
B-B |
30 |
2 |
经三路 |
交通性道路 |
寿县路,312国道 |
4863 |
60 |
A-A |
22.5 |
3 |
安丰北路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寿县路 |
5855 |
60 |
A-A |
30 |
4 |
安丰路 |
交通性道路 |
前进路,312国道 |
3646 |
45 |
D-D |
20 |
5 |
皋陶路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寿县路 |
5468 |
50 |
C-C |
20 |
6 |
东三路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312国道 |
8551 |
45 |
D-D |
20 |
7 |
经六路 |
交通性道路 |
前进路,皖西大道 |
2144 |
30 |
F-F |
0 |
8 |
新城三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城东路 |
3162 |
45 |
D-D |
20 |
9 |
北纬三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城东路 |
4102 |
45 |
D-D |
20 |
10 |
新城大道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城东路 |
4865 |
60 |
B-B |
50 |
11 |
寿春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渠北路 |
6642 |
45 |
D-D |
20 |
12 |
寿县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渠北路 |
6655 |
36 |
E-E |
20 |
13 |
皋城东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路,环城东路 |
6292 |
45 |
D-D |
20 |
14 |
皖西大道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路,312国道 |
4180 |
45 |
D-D |
20 |
15 |
佛子岭东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路,经三路 |
1578 |
45 |
D-D |
20 |
规划次干路一览表
序号 |
名称 |
性质 |
起止点 |
长度(米) |
宽度(米) |
断面类型 |
两侧绿化带宽度(米) |
1 |
正阳北路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寿县路 |
4604 |
30 |
F-F |
0 |
2 |
经四路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寿县路 |
5467 |
36 |
E-E |
0 |
3 |
正阳路 |
交通性道路 |
前进路,312国道 |
3661 |
30 |
F-F |
0 |
4 |
经五路 |
交通性道路 |
皋城东路,312国道南 |
3668 |
24 |
H-H |
0 |
5 |
经七路 |
交通性道路 |
新城三路,寿县路 |
5501 |
30 |
F-F |
0 |
6 |
经八路 |
交通性道路 |
霍邱路,环渠路 |
3505 |
30 |
F-F |
0 |
7 |
环渠路 |
交通性道路 |
前进路,前进路 |
3346 |
30 |
F-F |
0 |
8 |
环渠北路 |
交通性道路 |
霍邱路,前进路 |
2494 |
30 |
F-F |
0 |
9 |
北纬二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城东路 |
3549 |
30 |
F-F |
0 |
10 |
纬五路 |
生活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城东路 |
4619 |
30 |
F-F |
20(安丰北路至迎宾大道) |
11 |
霍邱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渠北路 |
6629 |
36 |
E-E |
0 |
12 |
纬六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渠北路 |
6629 |
30 |
F-F |
0 |
13 |
纬七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北路,环渠北路 |
6642 |
30 |
F-F |
0 |
14 |
纬三路 |
交通性道路 |
安丰路,经六路东 |
3598 |
30 |
F-F |
0 |
15 |
长江路 |
交通性道路 |
东一路,环城东路东 |
2115 |
24 |
H-H |
0 |
交叉口规划
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道路交叉口一律采用平面交叉,在交叉口处的道路红线应满足行车视距三角形的要求。
规划道路交叉口缘石转弯半径规定表(单位:米)
道路红线宽度 |
60 |
50 |
45 |
40 |
36 |
30 |
15~20 |
60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50 |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45 |
|
|
25 |
25 |
25 |
25 |
25 |
40 |
|
|
|
25 |
25 |
25 |
25 |
36 |
|
|
|
|
15 |
15 |
15 |
30 |
|
|
|
|
|
15 |
15 |
15~20 |
|
|
|
|
|
|
10 |
道路断面形式
道路断面根据两侧用地性质确定,主干路两侧均考虑不等宽度的绿化带,构筑良好的绿化环境,同时亦便于地下管道敷设。
规划道路横断面类型一览表(单位:米)
序号 |
断面类型 |
红线宽度 |
中央分隔带 |
机动车道 |
机非分离带 |
非机动车道 |
绿化分隔带 |
人行道 |
1 |
A-A |
60 |
0 |
22.5 |
2*2 |
5*2 |
5*2 |
6.75*2 |
2 |
B-B |
60 |
12 |
11*2 |
2*2 |
5*2 |
0 |
5*2 |
3 |
C-C |
50 |
0 |
22 |
2.5*2 |
4.5*2 |
0 |
7*2 |
4 |
D-D |
45 |
0 |
15 |
6*2 |
5*2 |
0 |
4*2 |
5 |
E-E |
36 |
0 |
15 |
2*2 |
4.5*2 |
0 |
4*2 |
6 |
F-F |
30 |
0 |
15 |
0 |
2.5*2 |
0 |
5*2 |
7 |
G-G |
25 |
0 |
15 |
0 |
0 |
0 |
5*2 |
8 |
H-H |
24 |
0 |
14 |
0 |
0 |
0 |
5*2 |
9 |
I-I |
15 |
0 |
7 |
0 |
0 |
0 |
4*2 |
公共交通
结合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地带设置,如车站、主要景点、公园、体育馆等设置公交首末站,使公交乘客一般能在300~350米半径服务范围内,以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每条线路面积可按1000~3000平方米计算。新建住宅区特别是大型居住区,公交场站配置应同其它生活配套设施一起在规划时给予考虑,尚未配备的住宅区应选址增设场站。
社会公共停车场
规划五处地面社会停车场,分别位于新城大道北侧、前进路南侧、纬二路北侧、皖西大道北侧、皖西大道南侧,规划一处垃圾转运停车场,共占地4.48公顷。
广场
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规划四处广场,分别位于迎宾大道西侧(规划客运汽车站南侧)、经三路与皖西大道交叉口东北角、经三路与皖西大道交叉口西北角、前进路南侧,共占地3.2公顷。
加油站
规划5座加油站,分别沿迎宾大道、寿春路、经四路、皋城东路、312国道设置,共占地4.28公顷。
2、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绿地系统
- 公共绿地
规划公园三处,分别为体育公园、经四路组团公园、东城都遗址公园,共占地180公顷;在主要道路交叉口、重要景观节点处布置各具特色的街头绿地,在工业区结构产业服务用地建设开放式小游园,在居住区配建相应等级的游园。
- 生产防护绿地
淠北河:两侧控制不小于10米的绿化带;
312国道:两侧控制不小于30米的绿化带;
迎宾大道、经三路、皖西大道、皋城东路、前进路、新城二路:两侧控制20米绿化带;
220KV高压走廊按照30米控制,110KV高压走廊按照25米控制。
- 生态绿地
淠河总干渠:两侧控制不小于100米防护绿地。
- 绿地指标
规划绿地面积503.3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1.12%,其中公共绿地231.5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87m2。
景观规划
- 生态廊道
规划淠河总干渠生态廊道、新城大道两侧的体育公园生态廊道作为本规划区内重要的开放空间,有机分隔区内组团。
- 景观轴线
以商业服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公园组织形成本区重要的南北向景观轴线,体现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精华风貌。
- 景观节点
规划迎宾大道与新城大道交叉口、经三路与皖西大道交叉口布置门户节点,东城都遗址为本区的历史节点,结合文化娱乐中心广场及北部工业园中心广场,设置中心节点。
3、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
- 规划用水指标
居住用地用水量指标:80 m3/hm2.d
公共设施用地水量指标:50 m3/hm2.d
工业用地水量指标:60 m3/hm2.d
道路广场用地水量指标:20 m3/hm2.d
对外交通用地水量指标:25 m3/hm2.d
仓储用地水量指标:50 m3/hm2.d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水量指标:25 m3/hm2.d
绿地水量指标:5 m3/hm2.d
- 用水量预测
规划区内最高日用水量约为23.3万m³/d。
- 水源及水厂
水源:规划开发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为淠河总干渠;
水厂:本规划区水源来自六安市东城自来水厂和六安市第三水厂联合供水。东城自来水厂位于淠河总干渠南侧,规划扩建东城自来水厂,扩建后规模为20万t/d,新建六安市第三水厂,新建水厂规模为20万t/d。
- 给水管网规划
规划区根据路网完善给水管网,给水主干管管径为DN600~DN1000,支管管径为DN200~DN500,给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
给水管结合道路规划单侧布置,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东侧、北侧,具体情况见给水工程规划图。
污水工程规划
- 规划污水指标
生活性污水指标按用水量指标的80%计;工业污水指标按用水量指标的75%计。
居住用地污水指标:64 m3/hm2.d
公共设施用地污水指标:40 m3/hm2.d
工业用地污水指标:48 m3/hm2.d
仓储用地污水指标:40 m3/hm2.d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污水指标:20 m3/hm2.d
- 污水量预测
根据不同用地规划性质,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及市政设施等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预测规划区最高日污水量为17.6万m3/d。供水日变化系数取1.3,则平均日污水量为13.6万m3/d。其中淠河总干渠以北区域污水量约为8.0万m3/d。
- 污水处理规划
根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30)》,本规划区分为两个污水系统:城北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和城北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淠河总干渠以北区域属于城北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淠河总干渠以南区域属于城北污水处理系统。
- 污水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提升泵站
规划扩建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后处理能力20万吨/日,排污口位于淠东干渠;规划在安丰北路与纬三路交叉口新建城北工业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0万吨/日,排污口位于淠东干渠,污水处理程度为二级处理。规划设置6座污水提升泵站。
序号 |
名称 |
规模(万m3/d) |
占地(hm2) |
1 |
1#污水泵站 |
1.0 |
0.10 |
2 |
2#污水泵站 |
3.0 |
0.19 |
3 |
3#污水泵站 |
1.0 |
0.10 |
4 |
4#污水泵站 |
4.0 |
0.21 |
5 |
5#污水泵站 |
2.0 |
0.15 |
6 |
6#污水泵站 |
1.0 |
0.10 |
5、污水管网规划
污水干管沿寿春路、安丰路、迎宾大道——经三路、新城大道、前进路等布置。
主要干道污水管管径为d400~d1200;其余道路布置污水支管,管径最大为d400,最小为d300。
供电工程规划
- 负荷预测
居住用地:100kw/hm2
公共设施用地:250kw/hm2
工业用地:150kw/hm2
道路广场用地:20kw/hm2
对外交通用地:30kw/hm2
仓储用地:50kw/hm2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50kw/hm2
绿地:5kw/hm2;
不可预见量按总量5%计算。用电同时系数为0.7,则规划区用电负荷为36.1万KW。
- 电源规划
规划区由500kV皋城变电所和金安变电所输电至规划区内220kV变电站,规划220kV变电站作为本规划区供电电源。
1)220kV变电站
根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区范围外东北侧设置一座220KV双桥变,主变容量按2×120MVA考虑,在规划区内新建一座220KV立新变,主变容量按2×150MVA考虑,占地为1.5hm2;在规划区范围外西南侧有220KV六安变,220KV的双桥变、立新变和六安变可为规划区内110KV变电站提供电源。
2)110kV变电站
在规划区设置8座110KV变电站,主变容量近期按2×63MVA考虑,远期留有建3台主变的可能,每座占地为0.4hm2。
3)10kV开闭所
考虑到工业集中区多位大型的工业企业,用电负荷相对集中,考虑设置10KV的开闭所供电为主,根据地块用电负荷分布及开闭所的服务半径,整个规划区规划设置36座10KV开闭所,10kV开关所的转供负荷约0.8-1.2万kW,电源由110KV变电站提供,根据各地块根据实际负荷情况及开发进度建设10KV配电所,由就近10KV开闭所供电。
电信工程规划
- 电信规划
规划区范围内电话总容量为17.0万门,按1:1.6放线比放线,则线路容量约为27.2万门。
规划区内设置2座一般电信局楼,每座占地约2000m2。电信固网用户主要通过模块局或接入网光节点来满足服务,引自规划端局。
- 邮政规划
本次规划中邮政网点主要指邮政支局;邮政支局设置标准为:服务半径为1.0-2.5km,服务人口为10-12万人。在规划区内新增3座邮政支局,占地约2000m2。
邮政所按照服务半径0.5-1公里/处、服务人口1.5万人/处的标准进行设置,规划区共设立邮政所18个。邮政所综合开办邮政及报刊杂志零售等业务,邮电服务网点可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广电工程
规划区内新建2座广播电视分中心,占地约2000m2。
燃气工程规划
- 气源规划
六安市规划建设“川气东输”六安连接线供应的天然气为主要气源,液化气作为补充气源。
- 用气量预测
居住区用气量约为1518万m3/a、公建用气量约304万m3/a,工业用气量约1567万m3/a,未预见量约339万m3/a,合计用气量约为3728万m3/a。
- 输配系统
输配管网系统均采用中压—低压二级管网,中压干管采用环状方式布置,中压支管布置成枝状,输配干管在保证同样供气效果时走向求短捷。
燃气调压采用区域调压与用户调压相结合方式。居住及公建用户采用区域调压,力求布置在负荷中心,尽量建设在公共用地上。居民区预留调压站位置,区域调压站作用半径以0.5km为宜,工业用户根据生产情况采用用户调压。
中压干管采用DN250、DN200的钢管和DN160的塑料管;中压支管采用DN110的工程塑料管。直埋敷设,原则上敷设于道路的西、南侧。
4、环卫设施规划
生活垃圾量预测
人均生活垃圾产量取1.0kg/cap•d,则规划生活垃圾总量261t/d。
垃圾处理系统
- 无害化处理
建筑垃圾:由指定单位统一管理,明确各自的清运责任。
工业固体废物:在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使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
危险固体废物:产生危险废物企业必须将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管理工作,待运危险废物要设置专门容器储存,危险废物必须交有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
2、垃圾转运站:规划设置生活垃圾转运站1座,位于寿县路与经八路交叉口东南侧,占地4759m2。建筑面积450~800平方米。
3、环卫停车场:规划结合垃圾转运站新建一座环卫停车场,占地1175平方米。
4、垃圾收集: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距20~50m;交通干道50~80m;一般道路80~100m。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按100m左右间隔设置。
粪便处理系统
独立公共厕所:每平方公里按不少于3座设置,公厕占地规模一般为80~170m2/座。
基层机构和工作场所规划
按1~2万人设一处环卫工人休息点,本区设作息点15个,每个休息点用地150平方米。
5、综合防灾规划
防洪排涝规划
本区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设防。
规划区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
消防规划
1、消防站:消防站规划布局采用分区联防布局形式,根据淠河总干渠和新城大道南侧生态廊道,将本区划分为南、中、北三个消防分区;规划新建6座二级标准型普通消防站,每座占地3000m2。
2、消防给水:消防水源主要依靠城市供水管网、消防水池,同时应充分利用河道、水库等自然水体,并修建通向水体的消防车道和取水设施,以满足大面积灭火的要求。
3、市政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应超过120米。居住新区内消火栓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道路宽度大于60米消火栓双侧布置。
4、消防通道:
消防通道间距应小于160米。
工厂﹑仓储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且宽度不小于7米的平坦车道。
大型建筑物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居住小区骨干道路设计必需满足各种消防车辆通行要求,其净高、宽不小于4米。
5、消防通讯
消防通讯应采用有线、无线通讯相结合的报警、受警和指挥调度系统,采用“集中接警与责任中队监听相结合”的方式,设119专线,消防保卫重点单位至消防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中队应设有线或无线火灾报警设备,消防指挥中心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应设专线通讯。
人防工程规划
按27万人为基点,人防工程人均标准取0.6-0.7平方米/人,人防工程总量将达到15.6-18.2万平方米,具体分布值如下:
① 专业队工程面积:依据战留城人员在核袭击下的伤亡情况,地面建筑破坏程度;放射性污染区面积及火灾、供电、救护、抢险所需,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按城市人口的千分之二配置。
② 人防指挥通信工程面积:为有效地保障各级政府和人防部门迅速、准确地传递和发放空袭警报信号,指挥城市人民进行防空袭斗争。
③ 保障工程面积:为保障留城人员坚持作战和生产,必须规划一定数量的地下粮油库、地下水库、地下药品库,地下电站等保障工程,以保障留城人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资。
④ 防空地下室: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修建防空地下室。因特殊原因不宜修建或面积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应按规定统一就近易地修建;新建九层(含九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如居住区、商业区、开发区等,要按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2%修建防空地下室;可利用人防工程开辟地下商业街,也可作为服务、娱乐等经营场所;新建十层(含十层)以上高层建筑要按底层面积修建防空地下室。可作为停车库、储备库使用。新建居民居住小区按人均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人防工程。
2、工程分类
指挥通讯及保障工程属重点建设项目,防护等级为四级;其余工程防护等级一般为五级。
3、工程配置
指挥通讯工程规划结合行政中心设置。保障工程结合专业进行配置,地下救护站结合医院建设,地下仓储结合仓储用地建设,地下电站在行政中心附近设置,地下消防车库结合消防站建设,地下公共车库在区内分建,抢险专业队按公安、消防、供电、供水、燃气交通、电信等分别配置。
4、实施措施
(1)积极实施“平时谁投资,谁使用,谁受益”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以合资、独资、租赁、使用权有偿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人防工程建设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建设格局。
(2)人防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及城市新建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或交纳易地建设费的标准等管理方法均遵照有关条例执行。
(3)人防主管部门应会同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和近期建设项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保证各项指标任务能在规划期内能圆满完成。
(4)电信、消防、公安、交通、医院、石油、盐业、供水、供电、化工等单位新建或翻建时必须按规划建造专业队掩蔽所或物资储备仓库;
(5)突出重点、集中资金建设重点工程,在近期建成市级地下指挥所和一等人员掩蔽所,提高指挥防护能力。在远期建成地下医院、地下电站、公用疏散干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