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251号提案答复函
六环办〔2016〕22号
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251号提案答复函
尊敬的市政协彭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的建议”提案(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251号提案)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心、关注和对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局高度重视本提案的办理工作,局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开展情况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并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环保和相关部门更是履职尽责,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大力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市环保和相关部门最近几年将工作重点已经延伸到农村中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骨干体系
我市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截至2014年底,5年时间完成了全部154个乡镇(含寿县)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设,共建成121座垃圾中转站(含站车合一、移动智能式工作站41座)、35座小型垃圾焚烧炉、25999个垃圾桶、4521个垃圾池(房),配备154辆垃圾转运车辆、4518辆人力手推车、1648名保洁员。总投资1924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468万元,县级配套资金5772万元,基本建成了“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或“村收集、镇转运、镇处理”等不同类型的处置模式,实现了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乡镇及周边农村全覆盖,基本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骨干体系。
(二)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改善农村环境
2011年起,我市成为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试点,积极争取了中央农村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04亿元,地方配套资金6亿多元,对我市45个重点乡镇114个行政村开展了环境整治。在建成一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新建了11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转运、处理设施。通过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善了部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改善了部分农村的环境。
(三)建设美好乡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3-2015年启动了248个美好乡村示范村建设,全部建设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中心村配备了1-2名保洁员,生活垃圾及时清运,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带动了其它村建设美好乡村的积极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项工作正有序开展,下一步工作就是在全市农村建立起全面、长效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解决农村垃圾问题。
(一) 制定《六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
今年5月3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六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对包括垃圾处置在内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做出了全面安排,指导各县区有序开展此项工作。
(二) 编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规划
为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政府采购,市住建部门委托设计单位启动了《六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2015-2020年)》的编制,目前,规划编制单位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10月底前基本完成。
(三)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落地
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进程,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资金缺乏难题,我市积极对接农发行等金融机构,按照贷款政策规定,优选承贷主体,不断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信贷支持工作力度,拓宽资本进入渠道。截至目前,各县区已编制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53个,其中涉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7个。
(四)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行动
根据《安徽省农村生活垃圾3年治理分年度验收计划》要求,我市确定了2015年霍山县、金寨县;2016年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2017年霍邱县、叶集区完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验收的工作时序。2015年11月,霍山县、金寨县已顺利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验收。
(五)扎实做好几方面具体工作
一是设施建设方面。在所有乡镇建成区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基本完备的基础上,重点完善所有行政村、自然村的垃圾收运设施;改造或停用乡镇、中心村及道路两侧等区域的垃圾池等敞开式收集场所,实现收集设施密闭化;在乡镇、行政村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点,满足废旧物资回收需求。
二是队伍建设方面。在农村环卫保洁队伍配备方面,按农村人口300-500人配备1名保洁员,乡镇垃圾转运站配备1-2名作业人员,每个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垃圾收集人员,同时要给保洁员配备必要的清扫工具和劳动防护安全用品。
三是经费保障方面。建立县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机制,将设施建设经费和长效管护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财政补一点、乡镇拿一点、群众集一点等方式,加大经费保障。
四是长效管理方面。建立并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管护体制和机制,提高乡镇环卫作业市场化水平,政府购买服务,2017年底所有县区农村卫生保洁市场化率要达到80%以上;在村级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治理相关制度,成立村民理事会,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村规民约。
三、积极开展农村医疗垃圾处置工作
医疗垃圾和医疗废弃物也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医疗垃圾和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工作。我市于2007年10月就成立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截止2015年底,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已经开展了107家医疗卫生机构的集中处置工作,其中市县级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37家,乡镇卫生院40家,社区服务中心、私立诊所30家。目前全市超过一半以上的医疗垃圾已达到处置,但这项工作在农村地区做得很不全面,只有40家乡镇卫生院医疗垃圾得到处置。
我局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将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作推进到乡镇卫生院及社区服务中心。据统计我市共有129家乡镇卫生院,其中金安区17家、裕安区18家、霍邱县29家、霍山县16家、舒城县26家、金寨县23家。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管,做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宣传工作,在“十三五”末期,实现乡镇卫生院及城区社区服务中心集中处置工作全覆盖。在“十四五”末实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到村级卫生室,彻底解决农村医疗垃圾问题。
您在本提案中提出的建议,符合当前农村环保工作实际,针对性较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置工作是一项事关民生、惠及民生的大事,需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更需要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协同相关部门,结合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际,逐步抓好农村环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再次感谢您和其他两位市政协委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六安市环境保护局
2016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