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第1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冯昕委员:
您在市四届政协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丰富学生活动,增强青少年体质”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市教育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积极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
加大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力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经检查,各校均能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上好体育学科课程,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求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正式列入课表和教学计划中。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结合校情实际每天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遵循体育学科实践性的规律,高质量组织好课间广播操、眼保健操和住宿生早操。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的开设时间,要求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1小时。同时,全面实施中小学生体育与艺术“2+1”工程,使每一位同学都能至少掌握2项体育技能、拥有1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坚持以课程为中心、面向全体、全员参与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将其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使课内课外相结合、集体个体相结合、兴趣技能相结合、规范特色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体育活动和竞赛,举办足球、跑操、远足、长跑、军训、夏(冬)令营等各种群体性活动,指导学生做好“三操”,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努力营造“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体育氛围。创新学生体育活动模式,突出普及性、趣味性、合作性、参与性,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步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2项以上的体育运动技能。建立完善阳光体育运动技能指导性标准体系,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自主发展。
三、积极举办学生体育竞赛活动
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体制,定期举办学生综合性或专项性运动会,积极争取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鼓励各县区及学校积极举办县级或校级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足球、拔河、棋类等项目的比赛和田径运动会。市教育局于2014年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乒乓球,组队参加了省中学生运动会,2015年组队参加了省“谁是球王”中小学生校园足球比赛,并拟于2015年11月举办市级校园足球比赛,以比赛的形式充分发挥其对群众性体育的示范带动作用。各中小学每年举行春、秋季校级运动会并组建校级代表队,有计划地开展运动训练,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丰富学生体育活动。加强“体教结合”,拓展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和途径,努力巩固、发挥学校体育传统项目资源优势,积极创建省、市、县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做到人人有体育专长、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力争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体育特长生培养体系,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调整优化学校体育运动项目布局
加大对学校特色项目的指导力度,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积极引导各学校加强校本研究,根据校园环境和地域特点设计体育课程,开展丢沙包、踢毽子、跳绳、登山、拔河、推铁环、徒步越野等富有地域特色、学校特色的体育活动。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特色教育体系建设,加强省、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对传统项目学校加强管理,并要求各校坚持经常性的课余训练和辅导,提高全市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为上一级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五、切实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完善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制度,把测试报告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列入学生成长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并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反馈。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规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以上者,方可参加各级三好学生(优干)评选;建立新生入学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告制度。同时,关心重视病残体弱学生,根据医嘱组织参加保健活动和康复锻炼。市教育局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平台,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考核体系,强化过程性管理和分析使用,科学指导学校体育工作。各类学校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工作计划,纳入发展性评价,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及时准确的向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育健康标准信息中心上报测试数据。
六、认真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努力完善中小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不断完善初中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加大学习过程评价的力度,将体育中考的功能延伸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认真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份量。
七、强化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检查
教育督导机构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研究制定和实施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办法,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加大了对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联合体育局等有关部门每年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督导。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吸纳和落实您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巩固成果,完善措施,切实做好学习体育工作。
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与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联系电话:3379244
六安市教育局
201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