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城管局发布时间:2024-06-25 15:11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沙际豪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保障城区居民使用二次供水管理的议案》收悉,现将初步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二次供水是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的简称,是通过二次供水设施间接向用户供给生活饮用水的行为。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末梢和高层建筑用水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城市更新进程的加快,我市城区高层建筑和居民住宅区总量不断增加,城市二次供水设施数量随之迅速增长,自来水自生产出厂后,途径市政管道、二次供水设施,加压输送至二次用水户家中。诚如您所述,我市中心城区二次供水在建设、运维、监管等多方面存在问题,二次供水有被污染的隐患,威胁着城区二次用水户的用水安全。

一、现状简介

我市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主要实行的是由建设单位出资建设、建成后自管或移交给物业服务企业运营、后期维护费用列入物业服务费统一收取的模式。以2019年为分界线,我市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可分为存量部分(2019年前建成)和增量部分(2019年后建成)两种类型。

(一)存量部分。据统计,在中心城区2019年前建成的二次供水设施中,共有286个二次供水小区和852套加压设备。目前基本超出厂家质保期处于脱保状态。该部分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运营缺乏监管,有着设计不规范、选址布局不合理、施工不专业、设备设施不合格、运营维护不专业等共性特征,现状二次供水设施普遍存在故障频发、无序运行、漏损率高等问题,难以保证正常供水,同时存在用水安全隐患问题。

(二)增量部分。据统计,在中心城区2019年后建成的二次供水设施中,共有127个二次供水泵房和441套加压设备。市政府指派原市自来水公司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进行监管,建成验收后移交至物业公司运维并予以指导。该部分二次供水设施解决了设施建设不规范的问题,目前运营状态良好,全部处于厂家质保期内,未发生明显问题。但随着时间推移,该部分二次供水设施面临着脱保后无法正常运维的风险。

(三)其他相关现状情况。1.市城区范围内,供水企业只接管1家单位的二次供水运维管理工作;2.未明确市卫生监督部门对二次供水水质的监测职责,目前只对7家综合体单位开展二次供水水质监测;3.中心城区4处城镇供水厂均由六安三峡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由市城管局负责具体监管,尚未制定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在4处城镇供水厂外均为农村水利设施;4.当前城区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均为多层建筑,不涉及二次供水设施改造;5.基于原市自来水公司的转隶,政府职能部门尚未开展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有效监督管理。

二、问题症结

目前,我市城区二次供水存在监管机制不健全、运行管理不科学、老旧设施改造不及时等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城区二次供水事业的发展。

(一)监管机制不健全。我市未制定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办法,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监管制度不健全、执法处罚无依据、政企职能不清以及设施改造无计划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二)运行管理不科学。《六安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明确了物业服务企业有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职责,但该种运行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物业服务企业缺少专业技术,无法对设施设备做到有效维保,设施设备极易发生损坏,影响正常运行;日常清理消毒不到位,无法按照《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开展有效消毒,保证水质;物业服务企业以利益为导向,收取二次供水运行管理费用后不履职不尽责,遇事推诿扯皮,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更换后积压问题仍未解决,导致投诉多、矛盾大。

(三)老旧改造不及时。对于2019年前建成的存量部分二次供水设施,急需将老旧设施改造计划列入日程,但投资主体和投资来源是难题,我市中心城区曾试点由街道社区或物业服务企业自行改造的模式,受限于技术力量和标准,改造后质量差、环境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证。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的老旧二次供水设施改造至今未起步。

三、强化举措

市城管局于2024年5月20日分别致函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等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商请协助办理,相关单位也都积极支持并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工作举措及下一步工作的安排如下:

(一)《六安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的制定。2018年6月,市城管局牵头起草并完成《六安市中心城区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草案)初稿,征求原市发改委、住建委、卫计委等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修改完善。11月,市城市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市发改委、城管局、卫计委、工商质监局、消防支队、房管局、质安站、有关专家、部分企业及社会代表等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最终,以老旧二次供水设施高额的改造费用无法落实等条件不成熟而搁置。2024年3月7日,市城管局对草案再次进行修改完善,这为制定出台《六安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奠定了基础。鉴于《安徽省城镇供水条例》规定“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二次供水的具体管理办法”,市住建局是我市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也是《六安市城区供排水一体化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政府方实施机构的牵头单位。5月20日,市城管局致函市住建局,商请给出包括制定《六安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在内的协办意见。后期,市城管局将大力支持和配合市住建局,尽快出台《六安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

(二)调整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管理模式。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我市城区实行的建设单位建设—物业企业运营模式、金寨霍邱等县实行的报装时按面积征收二次供水运营费用模式、合肥市实行的通过水价调节委托供水企业运营模式,我市计划将新建或改造后的二次供水设施,经公共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后,由公共供水企业统一接管,市政府发改部门在基本水价之外单独设立二次供水价,由公共供水企业收取二次供水价并承担二次供水设施的日常管理、运行养护、更新改造等工作,公共供水企业接管后的二次供水用户不再缴纳二次供水物业服务费。

(三)多措并举推动老旧设施改造。基于我市存量二次供水设施历史欠账较多、改造任务繁重、改造金额庞大等特征,投资主体和投资来源问题成为主要症结。对此,下一步工作安排如下:一是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2024年3月,市城管局已将市城区33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及二次供水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列入《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更新改造储备项目汇总表》,做为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领域项目,开展储备谋划;二是自2024年开始,将该笔费用列入每年市本级政府性投资计划,通过市本级政府财政支出分年度逐步开展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三是积极探索供水企业和二次供水用水户分别承担改造费用的模式,积极解决应对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

(四)保障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安全及居民供水安全。2024年1月31日,市城管局制定印发了《六安市城管局雨雪冰冻天气城区二次供水应急保障机制》,成立雨雪冰冻天气城区二次供水应急组织体系、明确相关单位职责、进行任务分解、制定三级分级应对措施、提出工作要求。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工作,提高各单位对雨雪冰冻天气下二次供水保障工作的综合预防和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保障工作,防范雨雪冰冻天气造成的二次供水管道爆管、管道冻结、控制系统故障、仪表损坏等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保障城市二次供水设施安全,减少停水事件的发生。去冬今春四次寒潮期间,最大限度保障二次供水居民的供水安全。

近期,市城管局成立工作专班,对于2019年前建成的二次供水泵房和加压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及时维修更换已损坏的设备,督促物业服务企业和三峡水管家公司加强维修管护,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在推进强化上述措施的同时,我市将严格落实城区二次供水设施监督管理工作,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做好二次供水建设改造验收、违法行为执法、水质监测公开、安全防范监管等工作,逐步改变我市城区二次供水设施管理的不利局面。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理类别:B

联系单位:六安市给排水管理处

联系电话:0564-3337839

2024年6月24日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