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88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汪海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旅游发展环境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拥有3A及以上级旅游景区52个。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市旅游发展环境,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交旅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美丽公路建设。以推进交旅融合为目标,实施美丽公路建设,打造具有通达、游憩、运动、健身等复合功能的“交通+旅游”特色公路IP主体线路,带动路域经济发展,产生“交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截至目前,美丽公路规划里程243公里,2024年建设122公里,其中S333太阳乡至单龙寺段45公里、G529道士冲至太阳乡段35公、603环万佛湖路42公里均已基本完成工可文本编制,待完善后将工可文本报至发改委。深挖交旅融合新业态。积极开展通用航空旅游试点,开辟低空旅游航线,壮大低空旅游市场,金安通用机场已建成,首批申请航线10条,设置11个固定翼飞机机位、11个直升机机位,即将投入运营;鼓励开发空中游览、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航空旅游产品,单家埠机场已于2023年10月30日正式投入运营,迎驾文旅集团汉驰通用航空飞行营地项目计划2024年投入运营,低空旅游蓄势待发。力促旅游风景道品质提升。我市围绕“1+3+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着力打造12条交旅融合精品线路,以促进旅游风景道“品质”提升为目标,积极推动观景台、停车场、服务区等沿线附属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建成房车营地(露营地)7处、旅游驿站42个、特色观景台137处、标识标牌835个、停车位5.2万个,开通直达天堂寨等风景名胜区旅游专线20余条。围绕“大湾·两源两地”5A级景区创建,建成S447七邻至大湾至公路,围绕“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县乡道升级改造工程、建制村通双车道工程建设,实施路线沿线景观提升示范工程,引导自驾车房车旅游发展。鼓励支持航运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旅游航线、游艇等水上旅游产品,打造了万佛湖精品航线,推出特色文化演艺、特色美食小吃、游船装饰出游等交旅融合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二是深化民宿品牌建设。全市现有民宿305家,客房4857间。我市先后创建国家丙级民宿5家,皖美金宿8家、皖美银宿31家。淼村湖心岛精品民宿等4家民宿设计方案在全省民宿设计大赛上获奖。六安民宿多次获新华社、央广网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加强规划引领。出台《关于加快旅游民宿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旅游民宿纳入全市旅游发展布局总体规划,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定位,打造大别山风景道等民宿风景带3条、张店镇等民宿集聚区7个、花开半朵等精品民宿300余家,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构建品牌体系。深入实施民宿品牌“1+N”培育工程,制定《大别·乡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地方标准,评定“大别·乡宿”38家,打响“大别·乡宿”品牌。金寨县以“春山 ”“夏清 ”“秋云 ”“冬晓 ”等为统一品牌名称,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积极培育“大别山人家”“龙舒乡宿”“画廊乡宿”等民宿品牌,构建六安特色民宿品牌IP体系。规范管理服务。组建民宿服务专班,免费发放《六安市民宿发展政策指引》《乡村民宿办证指南》《农房设计图集》,推出“证前指导”“证照办理上门”等服务,推动民宿各类证件“一网通办”“一日办结”。开展各类“民宿管家”业务培训40余次,累计培训1000多人。创新发展模式。引导形成“景区配套”型、“业态融合”型、“集聚发展”型等民宿发展模式。鼓励民宿提供差异化食宿服务,锻长补短景区服务配套,形成“景区+民宿”客流双向溢出。天堂寨、六万情峡、莲花山滑雪场等景区,旅游旺季民宿一房难求。推进民宿与低空飞行、温泉康养、滑雪漂流等新兴业态联动发展,打造秋云·翔园揽山、陡沙河畔、夏清·莲境山居等特色民宿。推动茶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民宿建设,将“霍山黄芽”传统手工技艺与汉武帝南巡历史有机结合,建设霍山宋家河村古村茶栈民宿,融合酒文化于民宿设计,建成舒城临水玉泉·醉饮山房民宿。引导民宿按照《六安市旅游民宿风景带建设导则》《六安市旅游民宿集聚区建设导则》集聚化发展,还原皖西大别山区生态山村,金竹坪、单龙寺、天堂寨、红岭公路、九十里山水画廊等民宿集聚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近3000万元。
三是推进智慧文旅建设。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平台。通过六安市旅游产业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全市60家重点旅游业态的移动手机用户数据采样,实现对游客流量的实时动态监测及游客来源进行分析。将全市47家3A级及以上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近300路视频监控按接入六安市景区视频监控系统系统后,再接入省系统。通过APP、H5、智能服务终端设备等媒介,为公众和游客提供景区预约、文旅资讯、产品推介、资源展示等服务。智慧景区试点数字大屏及信息发布平台。在7家景区建成户外智慧大屏,通过云发布平台,对各大屏进行统一管控,及时发布旅游咨讯,提升游客感知,更好的服务广大游客。六安市城市大脑文旅专题(文旅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立足本地特色,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5G 、可视化等前沿技术,推进文旅产业智慧化建设,建立全域文旅产业感知体系,全面提升文旅产业综合决策、监管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该系统在2021年荣获文旅部智慧旅游典型案例,2022荣获智慧长三角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一等奖。建设一批智慧旅游项目。六万情峡景区通过数字技术呈现光影艺术,打造龙头凤尾灯光秀应用场景,用华美璀璨、绚丽夺目的灯光为游客提供多感官沉浸式互动体验;安徽蝶恋园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梁祝爱情故事为主题,融入光、电、声等高科,打造《梁祝传说》体验中心,还原梁祝相识相知、相惜相伴、相爱相别、化蝶成双等场景,通过科技触发游客身上的各种感官,让人有一种置身于虚拟世界的体验;汤家汇红旅小镇景区扎根金寨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挖内在灵魂,依托完整的红色遗址,打造“十万剧场”项目,其中红色沉浸式戏剧《立夏》,以沉浸式演绎+元宇宙科技为两大核心抓手,真实还原金寨红色革命时期的历史场景,并结合VR大空间技术给参与者带来沉浸式的体验,让人们亲身感受金寨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十万剧场”红色沉浸式戏剧——《立夏》入选2023年安徽省数字文旅创新实践十佳案例。构建智慧旅游营销体系。加强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安排专人负责更新,构建直接面向游客的多平台智慧旅游公众信息服务体系。加强与省、市新媒体平台及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互动,在推介会、重要活动中引入直播,扩大宣传营销面,增强宣传时效。截至目前,六安文旅官方微博拥有粉丝数量9.7万、官方抖音拥有粉丝数量 7.8万、微信公众号关注度4.3万,六安文旅官方微博曾荣获“安徽旅游十佳政务微博”“六安市最具影响力政务微博”等称号。
四是提升行业服务水平。“门前三包”制度是城市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更多地依赖于引导和自觉,非强制性。文旅部门更多的是侧重于文明旅游、宣传引导等,提升旅游环境。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基础设施配套。采取专家点、自己找、游客提等办法,查摆景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按照“清单化、标准化、实战化”要求,对景区基础设施实行“微整改、精提升”。近年来,我市开展4A景区“提标进阶”,遴选了12个旅游景区实施“一景一案”提升改造。坚持宣传先行,强化游览提示引导。制作六安市文明旅游宣传册、文化旅游安全和消费维权实用手册、六安市旅游线路图,通过“六安文旅”微信微博抖音号、电子显示屏、公交车和导游讲解等多种方式,推行“直播+旅游”模式,提示广大游客选择绿色出行方式、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注意疫情防控、错峰理性游览、文明礼让言行,共同营造舒适有序的旅游环境。坚持服务至上,强化一流优质服务。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标准的接待礼仪为重点,对酒店、饭店、民宿、A级景区、文化场馆、旅行社导游和讲解员、文旅志愿者等开展专题培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设置旅游咨询、文明劝导、秩序维护、环境保护、临时救助等志愿服务岗位,为游客提供精准暖心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
五是着力推进深度旅游。2022年以来,六安市文旅局全面启动800公里大别山风景道节点策划和项目规划工作,依托延展这条“大别山区最美盘山公路”,推进“1+N”大别山风景道体系建设,涵盖金寨中国红岭公路、霍山最美旅游环线、舒城万佛湖环湖大道、金安九十里山水画廊、裕安红色研学一号线、霍邱淮河风情线、叶集山河大道七条特色线路,将六安的“红色”旅游基地和“绿色”旅游景区、“古色”文化脉落串成线、连成片、形成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别山“黄金观光线”“生态富民路”和“人文历史线”。科大擎天公司出台的“纵情山水 ”合肥周边年卡,包含我市大别山石窟、大别山风情谷等景区。市文旅局微信公众持续推出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旅游路线,在吃住行、游购娱多方面提供便民服务,扩大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二、行业职责
根据上位法和行业管理规则,景区主管部门包括林业草原、市场监管、住建(城管园林)、文物、水利、体育、文物、宗教、交通、民航、农村农业等众多部门。文旅部门依法对旅行社、导游和领队的经营执业许可、经营业务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进行行业监督管理,但不包括旅行社的物价、卫生防疫、食品、治安、消防、特种设备、交通、森林防火、房屋安全、燃气使用、安全生产、国土规划等专门业务监管,也不包括景区以及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的经营者。
A级旅游景区是旅游部门依据国家推荐标准指导等级旅游评定委员会评定的,文旅部门监督自愿申报并被评为A级旅游景区的景区确保景区服务质量水平,达不到服务质量标准水平的,由“景评委”依规给与警告、通报批评、降级或取消等级称号。这是社会机构的服务质量等级评定管理措施,不是法律监管措施。在无地方性法规特别授权的情况下,文旅部门无权对景区给予行政处罚(地方性法规规定一定范围的景区由旅游部门负责监管的除外),因此也不能代替景区主管部门职责和角色。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旅游交通、景区餐饮住宿、景区特色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打造“旅游+”和“+旅游”名片,着力交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环境整治的全方位提升,激发旅游发展新效应。一方面突出要素配套,实现旅游服务全过程,为游客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旅游服务,推动智慧旅游建设,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联共享;另一方面突出机制创新,构建治理体系现代化,针对全市旅游安全、卫生环境、服务诚信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整治提升景区形象,并辅以鼓励服务产业发展政策,全力推进全域生态旅游建设,让前来六安的游客获得更舒心、更便捷的体验。
办理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0564-3929190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