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A04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教体局发布时间:2023-08-01 10:22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李波代表:

您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普工作的提案》(第A045号)已收悉。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安排局分管负责同志和相关责任科室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体局与市科协、市科技局、团市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围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搭建科学探究、展览教育、科技竞赛、科学传播等活动平台,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推动校内外科技教育融合和各学段科技教育有效衔接,取得良好成效。

一、筑牢科普教育校园阵地

一是开齐开足课程。要求中小学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在三至九年级设科学课(七至九年级选择开设生物、物理、化学课),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科学精神。二是深挖学科资源。调动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科普教育,根据自身学科背景,深入挖掘学科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有意识地将学科教学目标与科普育人有机整合,引导青少年人树立科学意识、崇尚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思维,养成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三是打造科学特色。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教体局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如“科普阅读”“科技创作”“创客教育”等特色科学课程,利用多种渠道给中小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读物和科幻影片,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形成学校特色;市科技馆围绕学校课后服务需求,针对小学生科学课新课标展开研究,选取适合科技馆开展的科教主题,制定一套专为3-6年级学生打造的“三点半科技馆”课后一小时科普课程。

二、整合科普教育社会资源

一是完备各级科技展馆。六安市科技馆于2020年元月1日开馆并逐渐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科普主阵地,基于市科技馆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及良好社会影响,各县区陆续规划建设一批实体科技馆。目前,叶集区科技馆、霍山县科技馆已于2022年建成开放,舒城县科技馆土建工程已完工、正在编制初步设计方案,霍邱县已批准利用现有场所改建科技馆,到“十四五”末有望实现县级实体科技馆全覆盖。二是推进科普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全市各级单位和社会力量建有地震科普馆、气象科普馆、地质科普馆、人体生命科学馆、航空科普馆、生物多样性科普馆、水文化博物馆、西山药库博物馆、石斛文化博物馆、灵芝博物馆等科普类场馆20多个,全市保有科普大篷车3辆、农村中学校园科技馆9个、校园科普馆和社区科普馆30余个,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实现二轮全覆盖,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三是搭建科技竞技平台。市科协、市教体局、市妇联、团市委、市关工委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开展“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科普场馆辅导员大赛”“科普大篷车”“魔法实验室”“无人机大赛”、科学实验展演汇演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识,提高青少年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为青少年提供理解科学、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大平台。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获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个(其中1个项目推荐参加国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一等奖1个(推荐参加国赛);推荐六安一中、霍邱一中20名中学生参加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魔法实验室”科普秀品牌作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多次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

三、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打算

下一步,市教体局将进一步加强同市科协、市妇联、团市委、市关工委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推动各类综合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与科技馆联合推动科技教育活动进校园、进课堂,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宣传,进一步提升教师科学素养,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科学素养做出更大贡献。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六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切实履行成员单位职责,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爱党爱国、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围绕青少年科普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技能竞赛和日常科普教育等活动,提高青少年人员科学素质和职业技能,使青少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增强。

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欢迎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改革发展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教育局教育科

联系电话:0564-3379453

六安市教育局

2023年8月1日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