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教育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5号议案的回复函
红鸣代表:
您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用好长三角平台,推进“托幼一体化”与上海市对口合作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六安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幼有所育”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部署,切实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大力实施安心托幼这一暖民心行动,加强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托育服务效能逐渐显现。
一、提标扩容,普惠性托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
0-3岁婴幼儿的托育问题是困扰很多家长的痛点,城市发展中托位供给明显不足,特别是普惠性服务供不应求。对此,六安市卫健委和六安市教体局切实履行牵头职责,会同各级各部门扎实有序开展托育服务工作,协调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人才、运转等方面支持政策,多渠道扩大普惠托位供给,减轻家庭养育负担。2022年建成1个叶集区公办托育机构(已开始运营),完成3个示范托育机构建设,建成一个公立医院托育点。截至目前,全市已登记备案托育机构共116 家,总托位数 8934个,其中单独托育机构 29 家。
二、精准发力,托幼一体化服务惠民暖心
根据国家和省要求,六安市教育部门大力支持托幼事业发展,在学前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2021年支持51所幼儿园提供托位1693个,开始探索托幼一体化服务,2022年实施安心托幼心动以后,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建设力度,通过在新建公办园、新规划小区配套园、改扩建公办园增设托班,初步统计全市已经通过教育部门备案提供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149所,可提供托位4966个,已招收2-3岁幼儿2634人,已经通过卫健部门备案的87所,其余62所已经通过教育部门初审,正在与卫健部门沟通,办理完善手续。全市提供托幼一体化的幼儿园占比18.23%,超出至2023年底不少于10%的考核目标。
三、政策保障,托幼一体化服务落实落细
制定印发了《六安市安心托幼行动方案》《贯彻落实<安徽省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责任清单的通知》《关于落实托育机构水电气价格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下达卫生健康暖民心行动(托育服务)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关于做好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细化落实我市托幼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幼儿园开设托班从设施装备规范、班级规模及人员要求、申请及备案流程、收费管理、教师队伍配备标准、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明确规定;对公办园开设的托班及普惠性幼儿园提供的普惠托位服务明确了财政补贴标准,公办园将按照不低于6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民办普惠性幼儿园,按照不低于400元/生·年标准给予补贴;明确从2022年7月起新规划建设的公办幼儿园、小区配套园以及改扩建公办园增加托位供给等政策保障,确保普惠性托育服务正常运转。
四、部门协同,提升托幼一体化服务质量
一、安心托幼行动需要各级各部门协同推进,在六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教体、卫健、发改、财政、规划、人社、住建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密切协作,积极配合联动,紧抓各自承担的工作事项,推进出台相关支持政策,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细化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时间表和路线图,保证工作进度,同时指导各县区及下属单位规范实施,共同做好安心托幼工作。市教体局成立了暖民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市教体局和市卫健委工作人员组成的安心托幼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教体局、卫健委多次召开全市“安心托幼”行动工作推进会,部署和通报安心托幼工作;托幼一体化工作和其他安心托幼行动项目均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和不定期实地督查。市教育和卫健部门积极协同,加强幼儿园开设托班服务的业务指导,加强师资培训,开展了托幼一体化专项培训,对幼儿园托班的课程、婴幼儿保育和保健进行培训。每年暑期,市级委托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开展保育员专项培训。为提升托育质量,2023年我市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学习形式。邀请上海市幼教专家送教上门,同时各县区均派出骨干教师在上海市优秀园所挂职跟岗一学期,学习上海市托育工作先进经验,并通过网络会议进行分享,推动我市托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五、存在的问题
六安市实施安心托幼行动以来,通过一系列具体政策和规划的实施,让优质托幼一体化服务的未来更可期,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资源总体不足,城区严重匮乏。由于托幼需求大部分在城镇,而我市城镇公办园建设一直是我市学前教育的弱项短板。2022年省对市考核,要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55%,普惠率不低于90%,而我市两项指标为56%、92% ,全省位次非常低,市主城区仅为32.8%和60.6% ,距省要求差距极大,公办及普惠资源的严重匮乏,造成幼儿“入园难”“入园贵”,公办园及普惠园招生压力大,对于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务,心有余而力不足,全市可提供托幼一体化服务的幼儿园以民办园居多,普惠托位有限。
2.师资不足。已开展托幼服务的幼儿园均没有配备专职保健员,托班也只能和幼儿园正常班级配备一样的师资力量。
按照国家、省幼儿园编制核定标准测算,六安市现至少需核定幼儿园专任教师编制近6000名,但现有在编幼儿教师仅2462名,保健员及保育员全部为幼儿园自聘或兼职人员,尤其保健员多为临时兼职,学历及任职要求达不到托育需求。幼儿园整体托育经验不丰富、托育课程开发困难。
3.设施设备不符合托育标准。我市有许多幼儿园为2014年以前建设的幼儿园,与现在幼儿园建设标准差距较大,离托育要求差距更远。
六、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婴幼儿“托育难”、公办园“入园难”问题,加快调整全市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进度,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1.构建多种形式托育服务供给体系。按照“公办示范托育机构为引导、托育一体化为主体、民办托育机构为补充”的原则,推进各县区公办托育机构规划建设和公办幼儿园开设普惠性托班。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建立托幼服务机构,重点推进街道(社区)托育点建设,依托街道(社区)建立普惠性托育点,扩大托育服务的受益面,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托育服务需求。
2.持续加大公办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建设。按照“新建一批,改建一批、回收一批、集团办园一批”的思路,在公办学位资源短板差距大的城区,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公办学位供给。新建园、改扩建幼儿园内规划提供2-3岁托位;鼓励支持高校、中职院校、市属学校等有条件的学校或教育集团举办幼儿园开设托班,在城区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增加幼儿园托幼一体化供给。
3.提升托幼服务质量水平。加强托育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加大托幼一体化工作的指导,举办托幼一体化服务交流分享及观摩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鼓励一园一案根据实际提供多样选择服务,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感谢您对我市托幼一体化工作的关心、支持与理解,欢迎今后多提出宝贵意见。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六安市教育局教育科
联系电话:0564-3379453
六安市教育局
2023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