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1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时间:2023-06-29 16:54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马向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产品深加工的建议》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并在乡村产业发展领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您的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并组织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建议研究落实情况

一是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政策扶持。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我市每年将农产品加工业相关内容写入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省委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中,并制定印发了一系列有关指导性意见,如《六安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六安市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关键性工程实施方案》《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六安市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等,有力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可持续发展。各县区也结合各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落实了优惠扶持政策和相关推进措施。金寨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全县特色产业链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2022—2025年,每年整合涉农资金5亿元培育壮大全县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链式发展;舒城县2023年整合县财政资金3.7亿元,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霍山县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规模不低于4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特色产业、各类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产品品牌创建等。金安区每年设立1500万元发展现代农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建设“两强一增”、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等等。

二是强化农产品加工业资金支持。市、县两级分别组建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公司,构建集融资、投资、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国有投资平台。2022年以来,市产业基金投资与省农业产业化基金合作,出资0.5亿元设立规模1亿元的六安国元农业投资基金,基金全部投资我市涉农企业。据统计,市产业基金投资我市涉农项目9家次,金额1.27亿元。引进域外资本投资本地涉农项目6家次,金额1.03亿元。独资设立规模2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主要服务于我市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扶贫带动效果明显企业,并与省农业产业化基金合作,出资0.5亿元设立规模1亿元的六安国元农业投资基金,基金将全部投资我市涉农企业。目前已投资我市海洋羽毛项目3000万(2023年4月)。此外,省国元公司在金寨县设立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2亿元,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前以股权投资方式支持金寨县合益食品融资2000万元、先辉食品融资1000万元。

三是强化农业企业科技支撑。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在茶叶、水果、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切实加强政府、企业和科技团队的紧密联系和对接,积极主动争取安农大、省农科院、皖西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我市设立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机构,邀请国家茶叶、桃技术体系知名专家来我市指导授课、合作交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我市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的龙头企业达到157家,其中建有科技研发中心的企业达19家,占比12%,近3年内,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更新加工设备、开展产品研发的龙头企业达到513家,总投资额达到41.6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做大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围绕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做大县域农产品加工业体量,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行业产能,发展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和增长潜力大的“朝阳产业”,实现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力争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体量和效益同步增长。

(二)增强龙头企业综合实力。分产业、分档次实施农产品加工企业提档升级行动,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科技研发、装备改造升级和智能化应用,力争每年新增40家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家左右亿元企业,并在粮油加工、羽绒羽毛加工、畜禽加工、预制菜等领域实现10亿元企业零的突破。着力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招大引强工作,各县区每年确保完成1个全国知名“头部”企业引进任务和1个5亿元重点投资项目落地任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施农产品加工领域政策扶持项目和政府投资重点工程。

(三)提升农产品精深加水平。分产业、分品种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布局,提升加工层次,提高增值收益,开拓高端消费市场。引导农业企业技改扩建和提级扩能,开展茶叶、中药材、果蔬、肉类、水产品等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加工,着力提升加工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作,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四)优化农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引导龙头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开展商标注册,充分发掘品牌经济价值。支持开展中国驰名商标和“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名牌产品和驰名、著名商标生产企业通过并购、联合等多种途径进行品牌整合,着力打造旗帜性品牌。引导品牌农产品策划包装、创新设计和宣传创意征集应用,挖掘提升品牌文化内涵,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六安特色的国内知名品牌。面向长三角和上海市,积极开展六安瓜片、霍山石斛、皖西白鹅、六安小龙虾、六安脆桃等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我市农业品牌对外影响力。

(五)持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一系列纾困惠企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精准帮扶农产品加工企业渡难关、解难题、增活力、快成长。有效整合各类涉农资金,以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用足用活国家产业发展用地政策,落实乡村产业发展目标和指标,支持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在内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完善企业包保和干部联系帮扶制度,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取各类惠企政策和产业项目支持,并在税收、信贷、技改、物流、销售、原料供给等方面全面兑现相关优惠政策。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六安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564-3379356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