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8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文旅局发布时间:2023-07-10 09:08
字号: 下载我要纠错打印 收藏


何振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打造文化新地标,完善总分馆体系

全市共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8家,其中市级馆1家,县级馆7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916个,实现市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全覆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新闻出版局《安徽省2022年“15分钟阅读圈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推动我市全民阅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精神文化需求,推进“15分钟阅读圈”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公益普惠、覆盖全省”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新建、改扩建一批城市阅读空间,2022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400万,建成并运营城市阅读空间34个,服务周边约60余万群众。依托已建成的六安市图书馆联盟,在各县区以县区图书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村级农家书屋为服务点搭建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网络,实现各阅读点、服务点之间图书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实现“一卡通”共建共享,达到优质文化资源最大程度利用。

(二)加强资源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六安市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个提供藏书和借阅的地方,更是一个将读者与知识、体验、创新力联系起来的场所,经过多年积累,全市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丰富,全市图书馆馆藏量达211.3万册,2022年全市各级图书馆共新购纸质图书33.6余万册次,其中市级馆8.86万册次,县级馆24.2万册次。数字资源库新增9TB,2022年全市各级图书馆累计接到馆读者284.63万人次,同比上涨30.8%;书刊外借180.38万册次,同比上涨22.7%。持证读者总量达20.03万,较2021年新增3.45万注册读者。截止到目前,市图书馆累计接待客流384万人次,办理读者证13.4万张,文献借还流通628万册(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3000余场。据“安徽省文化云”系统平台通报,市图书馆连续两年系统年度绩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叶集区图书馆、裕安区图书馆、舒城县图书馆、霍邱县图书馆、金寨县图书馆以考核满分成绩并列2022年全省县级图书馆第一。

二、存在问题

如您指出,我们在社区图书馆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图书馆人均数量仍然不足,部分公共文化设施尚需完善;二是基层图书馆服务管理水平不高,活动开展质量不高;三是服务功能单一,难以满足居民多层次需要。

三、下步打算

文化建设是培根铸魂、凝神聚力的重要事业。做好图书馆建设,更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为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今后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进一步深化“书香安徽”全民阅读,推动“书香六安”建设,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023年度我市将采取新建、改扩建等多种方式新建35个城市阅读空间。推动实施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以市图书馆为龙头,以全市图书馆联盟和各县区图书馆总分馆制为纽带,以市拉县、以县促乡、以乡带村,对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村(社区)进行新一轮建设,对各种设施设备进行“查缺补漏”。促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整体提升,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

二是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性地采取送书下乡、文化扶贫、建设乡村图书馆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送图书等文化下乡活动,有计划地组织流动图书借阅活动,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阅游六安、“我的书屋•我的梦”等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线上服务供给能力。开通新媒体平台官方账号,提供预约、线上借阅、活动报名、参考咨询等便民服务窗口。建立“结对子、种文化”工作机制和志愿服务下基层机制,履行市图书馆中心馆业务指导职责,有步骤地对县区图书馆进行业务指导。

三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加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依托市级文化馆开展经典诵读、阅读分享、大师课等体验式、互动式的公共阅读活动;鼓励“走出去”,创新开展“家庭教育公开课”、“江淮读书月”、“阅读马拉松”“皋城公开课”等品牌文化活动。鼓励提炼文化IP,加强文创产品体系建设。面向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不同群体开展特色文化服务,推动建立订单式、菜单式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平台。、

四是探索创新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一方面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拓展服务内容,改善服务方式,逐步引入志愿者队伍、流动图书馆服务车、无人值守图书馆,进一步提高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图书馆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为群众提供咖啡、简餐等各类便民服务,优化内部环境,改善居民的学习阅读环境。既让老人爱读,让孩子喜欢,更应该让年轻人也乐意驻足。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提案对于加快推进我市文化事业发展有积极意义,希望您一如继网的关心、支持我市文化旅游工作。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文化艺术科

联系电话:0564-3379272

六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6月15日


标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要评论

  • *正文:
  • 验证码:
  • 勾选显示真实姓名(如不勾选,默认会员用户名评论)
关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