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函
尊敬的王朝云等代表:
你们在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高位推动六安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议案》(财经类第12号)收悉。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氢能产业发展的关心,现根据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着力布局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引进了龙头企业安徽明天氢能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成了安徽省首个氢能产业园、首座加氢站、首条万套级氢燃料电池自主生产线,获批了首个氢燃料电池院士工作站,开通了首条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线,建成了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等,并成功加入广东省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强化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成立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领导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编制实施《六安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氢能产业作为我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六安市“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六安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合六经济走廊发展规划(2020-2025年)》等规划中,均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列为重点布局发展的新兴产业。在省内率先出台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政策(《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意见》),2022年又在新出台的《六安市支持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中,提出了燃料电池物流车示范应用配套奖补政策。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合力抓好加氢站备案、管理等工作,市直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编制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和布局规划,已经制定印发《六安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加氢设施建设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二)支持氢能产业领域研发创新。综合运用“三重一创”、科技专项、创新创业等多项政策,支持我市企业实施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累计拨付各类奖补资金超1.2亿元。其中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获批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明天氢能成功申报安徽省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其“基于自主电堆的高比功率自增湿燃料电池系统”和“20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等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获批省科技重大专项、“大功率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先进制造项目”入选省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清单,获得省、市政策资金联合支持。同时,鼓励龙头企业搭建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成功创建了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工业设计中心、安徽省产业创新中心等多个省级创新平台。依托安徽工研院六安院开展相关领域技术攻关,成功引入了冯汉升团队、王奇团队,团队携带的“燃料电池用空气压缩机及其制造工艺开发”和“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燃料电池催化剂及电堆集成”项目具备独立知识产权,已进入小试、中试阶段,
(三)开展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我市与广东省佛山市积极对接,加入由12个城市组成的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并于2021年获批建设。市级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国家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建设纳入财政预算,财政全额补贴燃料电池公交车购置款。目前,我市已在市区开通2条燃料电池公交线路,示范运行燃料电池公交车30辆、物流车1辆;建成加氢站2座,其中明天氢能加氢站日加注能力1200kg,可满足50-80台燃料电池客车运营加注,金安区加油加氢综合能源站日供氢能力500kg。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取得明显进展,明天氢能已开发完成110kW燃料电池系统,12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并在燃料电池汽车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空气压缩机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同时,我市建成了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实现兆瓦级制氢-储氢-氢能发电的全链条技术贯通,今年4月27日,安徽省首个氢能环卫示范应用场景上线启动仪式在明天氢能公司举行,填补了安徽省环卫氢能应用场景空白。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推动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发挥现有院士工作站、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作用,支持和引导承担单位积极开展氢能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解决行业工业共性问题。紧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合六经济走廊建设和上海合作机遇,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科创资源,加强研发创新合作,支持明天氢能、安徽工研院六安院等企业和平台全力开展燃料电池电堆、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动将我市打造为全国知名的燃料电池自主创新高地、高端制造基地和多元应用试验区。推动金安区氢能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省级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尽快完成建设验收,开展“大功率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先进制造项目”中期评估,积极争取后续省级资金支持。
(二)示范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以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领域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公交、厢式物流车、环卫车示范应用,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积极推动在合六城际等线路上进行燃料电池汽车替代示范。利用物流园区、大宗商品运输场景,推动市内、城际间以及区域内燃料电池物流车的示范运营。开展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根据我市示范应用实施方案,配合做好燃料电池公交车采购工作。
(三)拓展氢气来源。充分利用安徽省内炼焦、氯碱、丙烷、煤化工等工业副产氢资源,结合现有工业副产氢产能及工业用氢消费地理布局,加强供氢合作,推动实现廉价副产氢就近使用,确保氢气资源的低成本稳定供给。在未来制氢项目管理调整的情况下,依托金寨县、霍山县、霍邱县等地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推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氢,打造立足于本地清洁能源的中长期绿色氢气供应体系。
(四)加强加氢设施建设。围绕示范应用需求,重点选择在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周边、加油(气)站以及合六城际客运枢纽等布局建设加氢站,为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的规模化运营以及市政专用车、城际客运车的示范推广提供加氢支撑。探索多元化建站模式,积极推动加油(气)站改建加氢站或扩建为油(气)氢合建站。积极争取安徽省《支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质扩量增效若干政策》资金、落实《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加氢站建设项目给予资金奖补。
回答未尽事项,请及时沟通。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办复类别:B类
联系单位:六安市发改委产业科
联系电话:0564-3379847
2023年6月28日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人大人选工委。